五言雜興七首 其七
身輕客已去,睡美體新浴。
南風吹好句,歷歷韻松竹。
雖云天耳聽,擬以幽夢續。
不辭舉似人,恨汝心眼肉。
身輕客已去,睡美體新浴。
南風吹好句,歷歷韻松竹。
雖云天耳聽,擬以幽夢續。
不辭舉似人,恨汝心眼肉。
客人已經離去,我身感輕松,剛沐浴完身體舒適便睡了一覺。南風吹來了美妙詩句,那韻律清晰得如同松竹之聲。雖說好似是用天耳聽聞,還想在幽夢中繼續探尋。我并不吝于將這些好句說給別人聽,只遺憾你被世俗蒙蔽了心眼。
身輕:指客人離去后身體和精神上的輕松之感。
歷歷:清晰的樣子。
天耳:佛教語,指能聞極遠聲音的神通之耳,這里表示一種超凡的聽聞。
擬:打算。
舉似人:說給別人聽。
心眼肉:指心眼被世俗蒙蔽,不能領會詩意。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中可推測,詩人在客人離去后,處于一種閑適狀態,于自然環境中獲得靈感,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對自然詩意的體悟和珍惜,突出特點是意境清幽、想象奇特。展現了詩人高雅的情趣和對精神世界的追求。
炎天雷雨霽,大塊洗塵氛。林樹含青靄,山腰抱素云。懸空虹彩見,穿漏日光曛。今夜清輝好,虛齋只待君。
簿領正塵埃,天邊驛使來。姓名傳寶琰,朋舊集蘭臺。始望豈及此,故人安在哉。曾陪丞相幕,撫事勿驚猜。
風流老禪思不羈,悠然邂逅川水湄。謾笑支郎愛神駿,素聞玄度能工詩。天關九重守虎豹,江海萬傾生蛟螭。棗大如瓜信可食,何時徑往尋安期。
江上逢春坐不歸,只將無語對斜暉。神龍作雨猶三變,大鳥沖天祇一飛。木偶衣冠成底事,銅人弦管謾藏機。仰頭遙望云飛處,誰結茅堂在翠微。
曾見操觚試棘闈,少年文采似君稀。秋來應有梯云夢,桂子吹香墮綠衣。
游從舊分唯三徑,依倚新交只瘦筇。紅葉碧花詩滿眼,秋來多病苦無悰。
荷照新陂柳十圍,葛衫輕試晚涼稀。觀濠惠子元同約,看竹王猷屢未歸。坐即邀僧分野翠,吟常并鶴到斜暉。墨香記取留題處,蕉影青搖白板扉。
此身江海即蜉蝣,小住庵中五百秋。萬劫有窮唯道在,八方無礙與天游。虎龍夜合黃金鼎,鸞鶴朝飛白玉樓。暫向世間忘爾汝,一瓢春酒肯相留。
陰曀層天涕淚垂,群芳啜飲更葳蕤。欣欣蓓蕾令余樂,花發骸塵我為誰。
別君金陵城,遇君錢塘驛。落魄江湖懶折腰,笑傲公侯但長揖。柳花吹香撲酒缸,酒波滟滟如春江。西湖天鏡碧墮地,吳山蛾眉春入窗。平生豪氣如虹吐,馀子紛紛何足數。驛亭把酒歌別離,醉聽江潮鳴萬鼓。
相望一江暮,難期對月明。青山移病遠,白雁系書輕。天地看喬舄,兵戈阻漢纓。秋風散麋鹿,憶爾闔閭城。
四更棲鳥驚,山白初上月。起開東閣看,正在云峰缺。
不寐知夜長,起視天宇闊。散漫草上風,朦朧云間月。寒禽鳴疏樹,黃葉墮階闥。俛仰觀群物,惆悵不敢發。誰云螻蟻壤,能使泰山?。蒼鷹鎩六翮,狡兔營三窟。何當威弧正,王旅得肆伐。箘簬雖微材,尚可施羽筈。豈意風浪舟,心猶隔胡越。士生非金玉,有足難自達。周嫠不恤緯,楚放常懷闕。平生葵藿情,忍與霜露歇。玄冰膠坤軸,非君孰能斡?申章匪繁辭,悲憤不可遏。
記得江頭別,悤悤又一年。船開官渡口,帆落寺門前。不守垂堂戒,翻思彼岸懸。近傳消息到,令我意茫然。
四時花草逐時新,袞袞年華過眼頻。景物無窮人自老,新花應解笑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