遣興示子賢
安貧萬事秖隨緣,羞澁囊空乏一錢。
濁酒難賒應有恨,焦琴屢典已無弦。
飯盂抄雪唯求飽,茗盌翻濤喜自煎。
錦里先生有詩卷,破愁時誦兩三篇。
安貧萬事秖隨緣,羞澁囊空乏一錢。
濁酒難賒應有恨,焦琴屢典已無弦。
飯盂抄雪唯求飽,茗盌翻濤喜自煎。
錦里先生有詩卷,破愁時誦兩三篇。
安于貧困,萬事只能隨遇而安,羞澀于囊中沒錢。難賒到濁酒,心中應有遺憾,焦尾琴多次典當,如今已沒了琴弦。用飯盂舀雪只為求飽腹,喜歡自己煎茶,看茶在碗中翻涌。錦里先生有詩卷,煩悶時誦讀兩三篇來消解憂愁。
秖:同“只”。
羞澀:難為情,這里指沒錢的尷尬。
濁酒:質量差的酒。
焦琴:即焦尾琴,這里泛指琴。典:典當。
飯盂:盛飯的器具。
茗盌:茶碗。翻濤:指煎茶時茶湯翻滾。
錦里先生:指唐代詩人杜甫,這里借指有詩才的人。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中可推測詩人處于貧困的生活狀態,可能在生活不如意時創作此詩,以表達自己安貧樂道、自我排遣的心境。
這首詩主旨是展現詩人安貧樂道的生活態度。其特點是語言質樸,情感真摯。在文學史上雖可能無重大影響,但體現了詩人在困境中堅守精神追求的品質。
來時趁作世情游,歸去凄涼遣客愁。
萬事世間多反復,一生此地幾春秋。
天寒樹老葉全脫,水落岸高溪不流。
行路崎嶇縱難料,江湖付與一孤舟。
歲暮風欺客,天開日解圍。
雪消無奈白,云細不禁飛。
目盡江無盡,吾歸雁亦歸。
曉來清徹骨,塵物污人衣。
吾聞何月卿,逸氣欲傾瀉。詞源浩班揚,詩律薄風雅。
想初讀書眼,坐閱燈幾炧。士生貴適性,安得計用舍。
青鞋踏九疑,絲絇遠金馬。飄然瀟湘游,采芷動盈把。
吁嗟既憂患,猶得營萬瓦。我無茅一廬,劫劫思里社。
忽辭端委侍巖廊,歸臥菟裘退老堂。
遠避勢家蕭相國,旁連永巷郭汾陽。
江如渭水煙波碧,山似靈巖草木香。
公向此閑留杖屨,寧知身在赤城傍。
先生平生無俗嗜,博取珍奇自娛戲。案間雙尺本蛟龍,怪底雄雌俱出地。
含精古鐵色沈沈,質白玉兮價黃金。有時風雨暗堂室,直恐雷電相搜尋。
浄業知君專筆硯,白首殘編天眼見。一朝出此瑞文房,神物化成非鍛煉。
閱遍千人誰得將,主人比德端且方。永供黃卷鎮邊幅,明窗浄幾生輝光。
先生歌成驚杰句,助發鏗鏘得君故。何人似與郭代公,寶劍豪篇不須賦。
歸來豈不好,去國意如何。
主圣憂思切,時危習俗訛。
山高更回首,天闊阻悲歌。
一寸丹誠地,余生感憤多。
為瑞應便種麥鴉,余光猶得映書車。
也知一臘要三白,故作六霙先百花。
授簡才慳慚賦客,披蓑句好憶漁家。
擬酤斗酒聽琴操,三百青銅落畫叉。
又是山寒水綠秋,年華冉冉鬢邊流。
一聲孤雁人千里,三點寒更月半樓。
宦海浮生成底事,騷人徹骨是長愁。
天空地迥凄涼夜,一曲商歌一掉頭。
杜宇來何處,天涯又復鳴。
空山聽更激,寒夜窈難明。
故國三千里,春風第一聲。
年年羈旅地,愁絕不勝情。
翠嶺蒼巖帶落霞,水云平野一川斜。
二山相距無千里,數口俱仙有兩家。
仇穴便當營草屋,武陵何必訪桃花。
擇鄉試復詢風俗,善政人人令尹夸。
寒花冷艷為誰發,霜露泠泠祇汝侵。
弱質向人如有托,清香絕世本無心。
會逢仙老收靈藥,不用騷人費苦吟。
十載豈無陶靖節,東籬蕭索待知音。
山似牛頭峽,水如龍尾灣。
半生多罪垢,浣洗塵土顏。
仙人舊聞名,一往何年還。
岫幌煙為鎖,玉扉誰與關。
忽聞響答谷,恍若猿叫山。
我欲紀末契,焉得茅三間。
泉漏聽琴筑,風雨聞佩環。
木杪青螺髻,得非云霧鬟。
蕭辰俛仰及嚴冬,白發空云是至公。
造雪不成天本恕,喚梅未醒句無功。
可能人事無消長,只待天時有變通。
節物相關愁似醉,一庭霜葉一窗風。
大隠休夸渾俗塵,由來空谷有幽人。
只無憂患催垂白,何必功名掛汗青。
我已退非金馬客,君宜上應少微星。
卜隣有意誅茅切,竹杖交頭到夢屏。
天地一指耳,笑付杯中春。
蒙頭布衾在,得失更勿論。
前時曳竹杖,步過桑麻村。
買費一千錢,十年度寒溫。
恭儉德之基,福謙有鬼神。
未能行于人,敢不施諸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