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上休日示求道人
老禪獨臥千巖表,枯木寒云伴此身。
只倚藜根作詩本,肯分秋色與騷人。
心源落落故難合,筆勢翩翩想絕倫。
記取濠梁斷金語,三山好處要傳真。
老禪獨臥千巖表,枯木寒云伴此身。
只倚藜根作詩本,肯分秋色與騷人。
心源落落故難合,筆勢翩翩想絕倫。
記取濠梁斷金語,三山好處要傳真。
老禪師獨自臥于千巖之上,只有枯木寒云與他相伴。他只靠著藜杖作為作詩的靈感源泉,怎肯把秋色分給詩人。他內心豁達,所以難以與世俗之人相合,筆勢瀟灑,想來定是無人能及。記住濠梁之上那如斷金般的話語,三山美好的景致要傳揚其真意。
老禪:指老禪師。千巖表:千巖之上。
藜根:藜杖,這里指以藜杖為作詩靈感來源。
騷人:詩人。
心源:內心。落落:豁達、開朗。
濠梁斷金語:濠梁,出自《莊子·秋水》中莊子與惠子游于濠梁之上的故事;斷金,出自《易·系辭上》“二人同心,其利斷金”,這里可能指某種有深意的交談。
三山:傳說中的海上仙山,這里泛指美好的地方。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從詩的內容推測,可能是詩人在拜訪一位隱居的老禪師后所作。當時社會或許存在一些世俗紛擾,而老禪師的超凡脫俗給詩人留下深刻印象,詩人借此詩表達對老禪師的敬意和對其精神境界的向往。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老禪師的心境和詩才。其突出特點是意境清幽,運用意象和典故增添韻味。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詩人對超凡脫俗精神的追求。
夢入鴻華已數年,才來半日即回船。蔡純死后馬生老,怪底張奴不悅禪。
羊車行樂處,歌吹隔蕭墻。賴有鄰房女,時來說故鄉。
返顧同黃鵠,將分戀玉杯。淚從今日墮,愁自故鄉來。夫子且絲竹,中原尚草萊。夢中如識路,應向謝公臺。
哭損雙眸斷盡腸,怕黃昏后到昏黃。更堪細雨新秋夜,一點殘燈伴夜長。
流水澄若無,溪魚宛游空。磊磊聚圓石,澹蕩偏能工。高寫象山曲,伏響回草中。何朝飲麋鹿,蹄蹤去難窮。
新恩多出宰,羨爾獨游吳。官閣傍連寺,春城半入湖。山川良具美,井邑未全蘇。誰解陳封事,翩翩待玉鳧。
春風桃李總依依,領得春心入翠微。不是尋常掛冠去,灑然真若浴沂歸。
抗首望西秦,朝廷急用人。玉關疏控扼,紫塞隔荊榛。痛昔《籌邊賦》,憐君侍從臣。誰為謝安石,談笑凈胡塵。
君子哉若人,千古此聲實。玉如丸復丸,初筮得陽七。苦心中自藏,有房不營蜜。尚友濂溪翁,泛交亦何必。坐我小耶溪,相看眼如漆。
德云住山不住水,孤峰絕頂無生理。華亭住水不住山,扁舟覆沒波濤閒。東林老僧兩不爾,半水半山半城市。茅堂背郭池水邊,水清水濁皆栽蓮。蓮高出泥能幾許,梁鹙林鶴交相覷。主人避客如避仇,移居更卜溪水頭。溪水泠泠溪樹古,樹下兩翁相對語。曰公乃是東林禪,適來適去非偶然。此溪舊名虎溪水,西去東林二三里。昨日遠公今又來,溪山還爾真奇哉。老僧大笑謝不敏,口雖不言心蠢蠢。癡心癡想難告人,從秋至臘今又春。春來幾日風景好,舊路重尋難草草。良時正值朋侶佳,蹇驢出郭多同儕。繆生楊生與鄭子,勝游厭走紅塵里。相呼相喚東復東,隔溪流水桃花紅。溯洄直到曾游處,三瞻四顧不忍去。商量勸我受清福,把茅蓋頭萬事足。萬事足,勿復云,釣魚老翁聾亦聞。歸來坐到東林月,四壁無人為君說。
繡館人人倦踏青。粉垣深處簸錢聲。賣花門外綠陰輕。簾幕風柔飛燕燕,池塘花暖語鶯鶯。有誰知道一春情。
一曲離愁淺黛嚬。云帆渺渺下煙津。山長水遠客愁新。柳絮低迷千里夢,桃花蕩漾一江春。小樓疏雨可憐人。
我昔嘗讀黃絹碑,長嘆越國無男兒。孰知種山山下水,千載有此一段奇。嗚呼哀哉蔡孝子,風烈遠過恢與羈。乃翁白首困縲紲,半年不脫兒心悲。請身荷械代父罪,或甘黥涅居軍麾。況遇兵興擊叛卒,身先矢石死不辭。當時非無賢太守,孝子抱志終不施。人間無路可赴訴,投命河伯祈天知。自為銘志及訟牒,欲愬以魂贖以尸。精哀意切語不怨,孝與忠厚俱天資。臨河更效結纓死,顛沛于禮曾無虧。父脫累囚子愿畢,身在九泉甘若飴。名聞九重獲旌表,賜廟憫孝風華夷。胡為祠宇乃如許,一間破屋河之湄。未聞設誄有度尚,絕妙更欠邯鄲詞。我來贊幕欽孝烈,顧瞻廟猊成吁嘻。他年太史作佳傳,愿于紙尾書吾詩。
秦淮一相見,云鶴兩閑身。共愛青蘿寺,俱為白發人。楚江花后別,吳苑雨中春。今日因師去,莼鄉夢又新。
莫問平居意,萍花自在春。青山新舊約,帝里去來人。世事從磨勘,微官負屈伸。三家誰月旦,忍說子非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