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望楚山最高頂
山水觀形勝,襄陽美會稽。
最高唯望楚,曾未一攀躋。
石壁疑削成,眾山比全低。
晴明試登陟,目極無端倪。
云夢掌中小,武陵花處迷。
暝還歸騎下,蘿月映深溪。
山水觀形勝,襄陽美會稽。
最高唯望楚,曾未一攀躋。
石壁疑削成,眾山比全低。
晴明試登陟,目極無端倪。
云夢掌中小,武陵花處迷。
暝還歸騎下,蘿月映深溪。
觀賞山水的壯麗,襄陽比會稽還要美。最高的山就是望楚山,我卻從未攀登過。那石壁像是刀削而成,眾山與之相比都顯得低矮。天氣晴朗時我試著登山,極目遠眺看不到邊際。云夢澤在手掌中顯得渺小,武陵的繁花讓人迷失。傍晚騎馬歸來,藤蘿間的明月映照在幽深的溪水上。
形勝:指地理位置優越,地勢險要,這里指山水壯麗。
會稽:今浙江紹興一帶,古代以山水秀麗聞名。
攀躋:攀登。
登陟:登山。
端倪:邊際。
云夢:古澤名,在湖北、湖南一帶。
暝:傍晚。
具體創作時間不詳。襄陽是歷史文化名城,山水秀麗。詩人可能在游覽襄陽時,被望楚山的雄偉所吸引,從而登山并創作此詩,表達對襄陽山水的喜愛。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襄陽望楚山的壯美。其特點是寫景生動,對比和夸張手法運用巧妙。在文學史上雖不屬經典名作,但展現了詩人對自然的敏銳感知和描繪能力。
艷比鮫人淚顆,光交帝網珠絲。
根苗何處種相思。不道相思是此。
鸚鵡啄殘何有,珊瑚碾就無疑。
隨人拋擲本如斯。但少記歌娘子。
柳堤九曲暗青絲,
畫戟叢中晝影遲。
傳說姑蘇新樂府,
只緣太守例能詩。
落葉掩蕭關,幽禽自往還。
窗分遙岫綠,人共白云閒。
秋老詩懷減,囊空酒興慳。
祇馀雙管在,長寫米家山。
大雞如人立,小雞三寸長。
造物均付予,危冠兩昂藏。
出欄風易倒,依草枯不僵。
后庭花草盛,憐汝計興亡。
為指芒鞋更向前,
匡廬深處許安禪?
前身應是山居客,
說著峰頭意惘然!
夜靜乘涼坐水亭,
草頭隱映見孤螢。
瞥然飛過銀塘面,
俯仰浮光幾點星。
少年愛花隨處家,祇得歲月來無涯。
眼看生意年年謝,花開花落成長嗟。
退思堂前五株桂,爛漫又著秋來花。
今年花事計數盡,得醉莫惜啼昏鴉。
絳云漫空送飛霰,濃香泛浥波晴霞。
試揀繁枝掛鸚鵡,翠蕤云帔紛交加。
屈原《離騷》攬芳芷,不見古干攢仙葩。
嗟予篤嗜不論命,娿娜相對無疵瑕。
自憐歲歲花經眼,把盞更削秋園瓜。
蠻方相待留手跡,移栽兩樹新萌芽。
明年花開應更盛,坐視日月如轉車。
盛衰犖落復誰料,祇恐兩鬢摧霜華。
余芳墮地坐客散,耿耿白日西南斜。
若深小盞孟臣壺,
更有哥盤仔細鋪。
破得工夫來瀹茗,
一杯風味勝醍醐。
雙璧佳城在此中,九原并蒂作芙蓉。
峨眉月冷鵑聲斷,南國香銷馬鬣封。
絕代勛名傷往事,千章古木亂疏鐘。
光芒萬丈知難掩,一夜風雷起臥龍。
百戲魚龍聚。晝陰陰、云房冰洞,帝城無暑。日晡波心張水幄,列坐徹侯公主。其外有、傾城士女。
少頃蠻奴乘象至,整鞭梢、踏入金塘去。喧豗甚,爾何怒。
鼻殷捲盡西山雨。看水面、濤飛海立,銀傾雪注。猶記昆明傳象戰,莋馬僰童跋扈。今已慶、太平寰宇。
浴罷含元宣立仗,望赭袍、一朵紅云吐。率百獸,御階舞。
遠謫江湖舳尾銜,到來辛苦向誰談。
畏人野鶴長依嶺,厭事山僧祇住庵。
黃雀頓來成一飽,白醪新熟喜初酣。
疏頑近日尤堪笑,坐任飄風去自南。
暫辭城郭去,杳杳入藤蘿。
海氣連空迥,嵐光拂樹多。
鳥啼山客醉,葉動野猿過。
向夕聞清磬,其如客思何。
吾生本是疏狂客,幾回落魄長安陌。棄置應慚骨相屯,壯年自失干時策。日驅羸馬口微吟,仰天大笑乾坤窄。嗚呼一歌兮歌慨慷,燕山六月飛嚴霜。
歸舟歸舟黃河曲,揮汗如漿苦炎燠。水淺舟膠不得行,逢人恥作窮途哭。高堂慈母念子深,倚閭此際枯愁目。嗚呼二歌兮歌慘切,仗劍指天天為裂。
有弟有弟俱牛衣,家徒四壁常苦饑。燕閩相去道路遠,別來一載音書稀。知汝日夜望我歸,夢魂常繞天涯飛。嗚呼三歌兮歌已短,一領征衣淚痕滿。
有姊已老有妹貧,平生惟此骨肉親。知余流落兼苦辛,家庭悵望應傷神。廿年蹤跡半道路,平生壯志成灰塵。嗚呼四歌兮歌轉澀,猿狖聲哀山鬼泣。
老妻半世空糟糠,少婦席未煖君床。男年十五女七歲,去年別我俱恓惶。丈夫成名既不早,胡然久居天一方。嗚呼五歌兮歌愈急,朱顏燈下流黃濕。
有朋有朋多窮交,平生風誼如同胞。揚云拓落眾所棄,數子不敢輕相嘲。此日飄零勿復道,與君矢志甘衡茅。嗚呼六歌兮歌且緩,伐木聲殘腸欲斷。
擾攘烽煙何太急,四海紛紛飛羽檄。但見縱橫戎馬多,何處哀鳴鴻雁集。書生徒抱杞人憂,中宵起舞空悲泣。嗚呼七歌兮歌已終,黃昏曠野凄寒風。
門生諸子在,二客亦能同。
更約籃輿出,東林候遠公。
溪上橋危亭亦高,
柳陰直下有魚舠。
夜來雨足洪初漲,
突岸沖磯聲怒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