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陽池送朱二
當昔襄陽雄盛時,山公常醉習家池。池邊釣女日相隨
一朝物變人亦非,四面荒涼人徑稀。意氣豪華何處在
征馬分飛日漸斜,見此空為人所嗟。殷勤為訪桃源路
當昔襄陽雄盛時,山公常醉習家池。池邊釣女日相隨
一朝物變人亦非,四面荒涼人徑稀。意氣豪華何處在
征馬分飛日漸斜,見此空為人所嗟。殷勤為訪桃源路
昔日襄陽繁榮昌盛時,山簡常常醉倒在習家池。池邊釣魚的女子每日相伴。一旦事物變遷人也不再是從前的樣子,四周一片荒涼,行人稀少。當年的意氣風發、豪華景象如今在哪里呢?遠行的馬匹分別,太陽漸漸西斜,看到這景象只能讓人空自嘆息。我懇切地去探尋那桃源之路。
山公:指山簡,西晉將領,鎮守襄陽時,常去習家池飲酒作樂。
習家池:位于襄陽,是一處古跡。
意氣豪華:指當年的豪邁氣概和繁華景象。
征馬分飛:遠行的馬分別,指友人離去。
殷勤:懇切。
桃源路:出自陶淵明《桃花源記》,指通往世外桃源的路。
具體創作時間不詳。可能是在襄陽由盛轉衰的時期,詩人送友人朱二時,看到襄陽的荒涼景象,觸景生情而作。當時社會或許經歷了動蕩,使得曾經繁華的襄陽變得荒涼。
這首詩主旨是借襄陽的興衰變遷,抒發對時光流逝、世事無常的感慨,同時也有對友人離別的不舍。詩中今昔對比強烈,情感真摯,具有一定的感染力,反映了當時社會的變化和人們的心境。
倉前山下路夭斜,茉莉新開滿院花。最是晚來香氣盛,泛船浦口兩三家。
停棹投漁火,人煙自一區。遠行銜月淺,隔水度營孤。夕露無聲墜,寒猿有淚呼。臨流歸夢促,安得涉江湖。
猶憶金陵佳麗地,于今契闊已三年。斷云不見江東樹,明月曾歸浙右船。茅阜觀中蒼術煮,石門洞口白猿懸。輸君仕宦偏蕭散,疑是王喬跨鶴仙。
萬古瞢騰等夢迷,蒼山看久越無為,花紅花落首休回。高下相爭風綠藕,陰晴不定雨黃梅,漸宜蒲扇共清杯。
天上辭魁柄,拂衣巖石間。乾坤雙眼靜,日月一身閑。目極朝東水,心懷直北山。應憐沙際雁,亦解向陽關。幸陪雙絕巘,偶念莽蒼間。野旱經時赤,行云盡日閑。蕭蕭看脫木,悄悄對空山。幾欲兼忘去,江湖獨往還。
猿臂生何晚,彫蟲死較遲。晚生妨底事,遲死獨堪悲。
毒霧昏昏水拍天,孤帆風雨瘴江邊。鯨波去日渾如夢,虎穴歸來始自憐。終夜眼穿看斗柄,幾人身已試蛟涎。滇陽萬里渾驚訝,又隔滇陽路五千。
扁舟一葉任西東,煙水微茫處處同。釣罷歸來無個事,數聲欸乃夕陽中。
書館蕭條聞夜風,閉門孤坐與誰同。誰鄰有子燈前讀,忘卻情懷是客中。
京國雨初霽,虛堂夜氣涼。新月上團團,坐久流清光。露葉閃明晦,河云互飛揚。機籟發天秘,起弄琴與觴。千里同今夕,幽愁結中腸。濕螢低復舉,棲鳥亦驚翔。適時物乃貴,人生何慨慷。夜久境逾靜,居然庭樹秋。氣機發群動,時節無淹留。涼露浴蟾彩,浮云澹河流。微生競如發,瀰思志常周。精爽一以竭,榛煙蔽前丘。道貴善持養,日入當偃休。寄言學仙子,文字徒冥搜。
濁酒新開綠綺鳴,白云湖上掩柴荊。興來陶令還辭社,老去龐公不入城。一疏中原高病色,千秋吾黨見詩名。故人徑作書相別,握手看君負此生。
風物鮮妍飾禁城,豪家戚里競留情。花圍錦幄清明宴,香擁珠樓乞巧棚。叱撥馬搖金轡具,帡幪車飏繡簾旌。他年定擬持鉛槧,細數繁華紀太平。
戰罷歸來月再盈,懸知得失系心旌。應門稚子占蛛信,刺繡佳人聽鵲聲。
陰曀日飄發,悠悠折客程。凄深林壑氣,淡泊水天情。寒霧依江暮,霜華逐浪生。思家尋夢早,可奈旅魂驚。
此君那可一日無,桃花不復怨玄都。得公明月千斛珠,我羞魚目真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