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詩寄德粲并簡內觀諸友 其一
春風本自掣肘去,那更病留過一旬。
滿眼山川雖不改,連天桃李已成塵。
銀河誰與洗兵馬,寶唾安能泣鬼神。
悵望故人分雪此,飛云落日在綸巾。
春風本自掣肘去,那更病留過一旬。
滿眼山川雖不改,連天桃李已成塵。
銀河誰與洗兵馬,寶唾安能泣鬼神。
悵望故人分雪此,飛云落日在綸巾。
春風原本就像被人拉著胳膊一樣匆匆離去,更何況我還因病滯留了一旬。眼前的山川依舊沒有改變,可漫天的桃李卻已化為塵土。誰能像銀河一樣洗去戰爭的兵馬,又哪能靠唾沫般的言辭感動鬼神。惆悵地望著故人在這里共賞雪景,只有飛云和落日映照在綸巾之上。
掣肘:拉住胳膊,比喻有人從旁牽制,工作受干擾,這里形容春風匆匆離去。
寶唾:珍貴的唾沫,這里指言辭。
分雪:共賞雪景。
綸巾:古代用青色絲帶做的頭巾。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但從詩中“洗兵馬”等內容推測,當時可能處于戰亂時期,詩人因病滯留,看到時光流逝、美好不再,從而有感而發,寫下此詩寄給友人,表達自己的心境。
這首詩主旨是感慨時光、憂慮戰爭、思念友人。其特點是借景抒情,情感深沉。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詩人在特定時期的情感與思考。
論交海內盡名流,豈謂風塵尚黑裘。公子何人虛左席,將軍猶自借前籌。三年下瀨功羞說,此日浮湘鬢颯秋。酌酒對君還慷慨,澠池勛業異時收。
長與紅塵斷往來,茅堂移在白云堆。發同木葉逢秋改,心似爐煙向晚灰。老樹偏宜孤鶴立,幽花止為一人開。溪翁本是忘機者,珍重群鷗莫見猜。
西子溪頭春到也,大家追趁芳菲。盤雕剪錦換障泥。花添金鑿落,風展玉東西。先探誰家梅最早,雪兒桂子同攜。別翻舞袖按新詞。從今排日醉,醉過牡丹時。
聞道麒麟斗海東,親令白日蝕當中。牛腸鱗甲知何物,干犯天光半夜紅。
宋朝園寢云為殿,越國浮屠樹作幢。斜日西陵煙火亂,暮山無數滿船窗。
十里春風五里橋,到山猶覺路岧峣。叢叢花草蕭蕭竹,幾處柴門閉寂寥。
懷李樓前春水深,郡公多暇重登臨。長江對我一杯酒,白日在天千古心。筆無留翰漢老吏,詩有馀才唐正音。年來初度未須祝,手植甘棠新作陰。
陰洞懸乳泉,石沁古苔峭。紺粉落秋紅,芙蓉澹斜照。孤吟白日晚,疊嶂玄猿叫。高懷誰與儔,天風遞長嘯。
沈沈此夜,對湖天坐久,悲歌誰發。不飲相看都似醉,何況乍聞凄咽。霧鎖三年,塵生幾處,不見明明月。也應愁照,戰旗百幅如血。昨夜達旦何人,持將玉斧,道是修微缺。陰翳仍留風未掃,碧海那能澄澈。且莫遲留,歸途只怕,宵禁嚴城徹。更誰能問,千秋何夕今夕。
紅芳曉露濃,綠樹秋風冷。共喜巧回春,不妨閑弄影。今花得古名,旖旎香更好。適意欲忘言,塵編詎能考。喬木生夏涼,芳蕤散秋馥。未覺歲將寒,扶疏方繞屋。青蕊冒珍叢,幽姿含曉露。政爾破荒寒,詎免傷遲暮。
國誠寧矣。遠人來觀。修義經矣。好樂無荒。
藏書閣在已無書,山色依然滿舊居。留得婦人三墨竹,金鐘聲里尚扶疏。
南北承恩寵并隆,明堂三禮屬宗工。鳴珂聲動夔龍上,染翰名高琬琰中。東觀藏書稱武庫,西山副墨見文雄。來逢開閣招賢日,浪跡應無嘆轉蓬。
悵想子山起一經,是誰幫濟未成名。短檠初事人皆笑,宗伯先公獨用情。
黃昏陡覺峭寒生,漏澀銅壺第幾更。未放六花齊苑樹,先留半月抹宮城。一陶風俗還純素,盡領乾坤入太清。應是上方觀下界,放教雙眼一時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