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園觀雨兼晴后作
貧賤少情欲,借荒種南陂。我非老農圃,安得良土宜。
秋成不廉儉,歲余多餒饑。顧視倉廩間,有糧不成炊。
晨登南園上,暮歇清蟬悲。早苗既芃芃,晚田尚離離。
五行孰堪廢,萬物當及時。賢哉數夫子,開翅慎勿遲。
貧賤少情欲,借荒種南陂。我非老農圃,安得良土宜。
秋成不廉儉,歲余多餒饑。顧視倉廩間,有糧不成炊。
晨登南園上,暮歇清蟬悲。早苗既芃芃,晚田尚離離。
五行孰堪廢,萬物當及時。賢哉數夫子,開翅慎勿遲。
我貧賤沒多少欲望,借了塊荒地在南坡耕種。我并非老農夫,哪能知曉土壤是否適宜。秋收時不節儉,過后就常挨餓。看看糧倉,有糧卻沒法做飯。清晨登上南園,傍晚伴著悲切的蟬聲休息。早種的禾苗長得茂盛,晚種的田地莊稼稀疏。五行中哪一樣能廢棄呢,萬物都得抓緊時機生長。賢能的幾位朋友啊,展翅高飛別遲疑。
南陂:南邊的山坡。
農圃:菜農和果農,泛指農民。
良土宜:指適合耕種的好土壤。
廉儉:節儉。
芃芃:草木茂盛的樣子。
離離:形容莊稼稀疏,不茂盛。
五行:指金、木、水、火、土。
此詩可能創作于詩人生活貧困時期。詩人可能因貧賤而親自參與農事,在田園勞作與觀察中,結合自身生活困境有感而發,同時也可能是看到一些賢能之士未及時施展才華,故而寫下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反映詩人貧困生活與對農事的思考,勸勉賢能者進取。其特點是質樸寫實,在田園詩中展現生活的真實一面,有一定現實意義。
玄上玄玄且莫尋。日常除劃我人心。清閑歡樂作知音。莫向靈臺留一物,自然結正水中金。恁時云步上瑤岑。
馬上貂裘裂。料明妃、幾番回首,舊家陵闕。留得胡沙千年恨,寫入冰弦四列。想歷遍、關河風雪。彈動伊涼哀怨曲,把梨園風韻都消歇。南部樂,向誰說。多情只記瀟湘瑟。縱而今、宮移羽換,此懷難竭。便有傳來中原譜,終帶穹廬煙月。甚長是、未歌先咽。顧曲周郎今已矣,滿江南誰是知音客。人世事,幾圓缺。一段江南綠。望依依、沙鷗起處,輞川橫幅。十里平郊人煙聚,掩映汀洲幾曲。試與問、隱君林屋。花徑竹門春窈窕,有蒼顏綠鬢人如玉。揮白羽,跨黃犢。高情遠繼巢由躅。向滄浪、濯纓垂釣,自歌還續。手種陂塘千株柳,隔斷紅塵萬斛。算獨有、漁舟來熟。待約西施同載酒,趁桃花、浪暖相追逐。尋勝地,訪遺俗。海底珊瑚樹。問鮫人、幾時擎出,碎為繁露。茜女拾來紉成佩,妝點江南歲暮。便掩映、含章窗戶。更著絳綃籠玉骨,怕黃昏、不向孤山路。銀燭暗,未歸去。夢中曾被梨云誤。最難忘、長沙形勝,水聲東注。若見何郎須相報,不改揚州韻度。道秾艷、尚堪重賦。一點酸心渾不死,笑桃根、桃葉非吾故。空谷底,謾延佇。
白發蒼顏落照邊,敝裘羸馬惡風前。熏心醁醑凡三月,撲面緇塵又一年。世事升沉看木偶,天機消長閱韋編。投閒欲效耆英社,何處花光似洛川。
又與黃花負夙期,天南霜露滿人衣。酒尊有禁逢佳節,紗帽無情對落暉。俯聽秋聲從樹起,仰看云影送鴻飛。登臨不用增惆悵,咫尺承恩上紫微。
青鞋踏雨花鋪徑,朱艦凌風柳拂堤。天竺舊游心已懶,孤山行處路應迷。
夾泥花上燕巢邊,翠箔桑空蠶又眠。天氣才晴風候別,坐看盆藕出雙錢。
露桃風柳兩依依,畫在丹青亦自奇。若在墻頭并驛畔,過春都是折殘枝。
彥士吾宗少,才名遜爾先。勝情酣一石,雄藻灑千篇。幽谷須騰翼,青云蚤著鞭。無為抱楚璞,淪落怨流年。
紺海縑山路不平,團圞花下忍伶俜。從今不入巫云夢,已筑樓臺七寶成。
艷壓唐宮獨此株,馬嵬坡下淚流初。絳羅卷處芳魂返,紅暈生時淺夢蘇。慵自臥,醉難扶。三郎還惜舊情無?霏微細雨胭脂濕,誰畫霓裳罷舞圖?
客里送行客,驪駒不忍歌。秋光薊門老,歸興越山多。自是交情切,其如離別何。春風芳草綠,重望到鑾坡。
白雪繅成繭子綿,黃云剪就稻花天。千家村里無開市,二尺溪頭有系船。
畫戟連云甲第高,內官如雨送春醪。貢金半鑄分封印,賜錦多裁侍宴袍。自古圣明非獨治,至今材武系相遭。文章且共安微命,廊廟由來錄舊勞。
譜刻初成不世珍,壽筵遙動滿堂春。相門根柢瞻喬木,仁里光陰祝大椿。晚福漸看周甲子,仙方何用守庚申。持觴伐鼓從今始,莫愧康衢古逸民。
冬如春暖促梅花,折得疏枝贈使車。試上黃金臺上望,無邊紅杏奪晴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