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疏山化主
疏山開山矮師叔,手中木蛇稱最毒。
近江無水山無柴,我昔到時無不足。
休論苦瓠與甜瓜,是圣是凡同一家。
但看開山好基業,與伊隨分著些些。
疏山開山矮師叔,手中木蛇稱最毒。
近江無水山無柴,我昔到時無不足。
休論苦瓠與甜瓜,是圣是凡同一家。
但看開山好基業,與伊隨分著些些。
疏山開山的矮師叔,手中的木蛇號稱最為狠毒。臨近江邊卻好像沒水、山里好像沒柴,但我昔日到那時卻覺得什么都不缺。別再談論苦瓠和甜瓜,無論是圣人還是凡人都是同一家。只要看看開山創下的好基業,為它也盡些自己的心力。
化主:佛教中負責募化的僧人。
木蛇:具體所指可能是矮師叔手中的某種法器或有特殊象征意義的物品。
苦瓠:味苦的葫蘆。
伊:指代疏山。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可能是詩人在與疏山化主交流過程中,有感于疏山開山祖師的事跡和疏山的現狀而創作。當時佛教發展,寺廟建設、募化等活動頻繁,詩人借此詩鼓勵化主為寺廟發展盡力。
這首詩主旨是鼓勵疏山化主為寺廟貢獻力量。其特點是語言質樸,通過意象和對比表達深刻思想。在文學上雖未產生廣泛影響,但反映了當時佛教文化氛圍。
誇多斗靡匪真儒,格致無功是守株。欲向此中尋妙訣,放心收后細觀書。
卜游非不早,宿疴滯霪霖。景霽散新暄,和飆動神襟。欣此竹林侶,相送出江潯。起矚原上樹,早已貯清陰。百卉競芳葳,群溜奏徽音。乍言歲序易,猋忽春已深。欲攬青皇轡,其如白發侵。不為人外游,恐負枝上禽。遵渚發輕舠,擊汰和清唫。斗酒酌船艎,對坐四山岑。昔仕各鄉土,結托歡從今。緬思慰同隱,道真以相尋。
鵝湖十丈古松下,吃得一杯茶味甘。卻坐僧窗撥寒火,滿編新句又同參。
常年搖落不知悲,九日今年感鬢絲。綠醑滿眼竊自壽,黃花插頭從帽敧。孤心久寄風霜外,生意長含日月私。已息塵機甘退斥,猶將筆硯愧支離。
長懷邴曼容,遠慕蘧伯玉。養志則安能,寡過亦所欲。邈哉誤儒冠,坐使衣食促。籯書不論金,終身未易讀。灑掃慚老僧,日食才一粥。
把江湖清興,都分付、與烏犍。向芳草陂塘,駕風移霧,擬泛平川。肩頭吟篷書幔,引疏狂、放浪野云前。古道撐低落照,寒林載出長煙。西湖畫舫剡溪船。爭似此安然。看月上桃林,歌聲欸乃,角枻鞭舷。醉來滄洲入夢枕,蓑衣背上且高眠。一任松濤卷地,不妨麥浪翻天。
眾人皆醉屈原醒,天祿寥寥白發生。束缊君當游相國,那能我自勝公榮。
溪頭煙煖蘋花春,豈獨滿渚亦滿汀。春城綺繡艷溪曲,柔玉摻摻歌采蘋。采采芳鮮日將暮,玉盌瓊盂旋分貯。水晶闕冷禁城寬,蘭棹夷猶緩歸去。鄉來小亭橫水滸,雨震風凌日榛莽。山鬼嘯梁猿嘯渚,寂寞風煙向誰訴。仙槎忽從銀浦來,吟疆開拓搜吟才。眼前有句未暇著,只著畫樓臨水開。一雙浮圖筆插架,層級高低與樓亞。從來天巧不曾藏,紛紛俗眼空茫羊。賦此須還造樓手,大蘇小杜相先后。柳惲才華更有馀,那堪一等愛樓居。
書來只說住高峰,不記松林第幾重。欲揀青巒問茅舍,秋山一樣白云封。頌罷南華誰得聞,兩川寒玉一禪身。松邊彈舌低聲念,莫引龍來變作人。
犢車薄不乘,步行耀玉顏。逢儂都共語,起欲著夜半。
澄清萬里肅冰壺,開府東南亦壯圖。方岳舊臣仍鞅掌,憲臺新命更專符。天連瘴海濤聲靜,地控羅浮岳色孤。計日東歸憐繡袞,星辰三殿待追趨。
昨夜枝頭,問誰啼血,灑來并入花叢。縱使春歸,也須偷注殷紅。為伊細數行蹤。記鄉關、棧閣千重。曾隨花蕊,葭萌驛前,一路飄蓬。淡煙粉水,斜月綿州,華陽士女,蜀國絲桐。便為花鳥,魂猶戀此安窮。欲拜低頭,最憐他、姓氏相同。莫愁濃。溪山此間,不異新豐。
新題材更新思想,新語言兼新感情。君每言之何切切,我能為此肯惺惺。人逢尋壑常孤往,船到穿橋自直行。他日吾詩光景好,雪峰高聳大河橫。
紫陽道院古丹青,恨渠猶畫化胡經。晚香滅沒人歸后,自有天風撼玉鈴。
遙傳天語下青霄,使節榮瞻駐此橋。燕喜有筵供勝會,舊家文物話唐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