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時二首
徘回宋郊上,不睹平生親。獨立正傷心,悲風來孟津。
大方載群物,先死有常倫。虎豹不相食,哀哉人食人。
豈伊逢世運,天道亮云云。
太空流素月,三五何明明。光耀侵白日,賢愚迷至精。
四時更變化,天道有虧盈。常恐今夜沒,須臾還復生。
徘回宋郊上,不睹平生親。獨立正傷心,悲風來孟津。
大方載群物,先死有常倫。虎豹不相食,哀哉人食人。
豈伊逢世運,天道亮云云。
太空流素月,三五何明明。光耀侵白日,賢愚迷至精。
四時更變化,天道有虧盈。常恐今夜沒,須臾還復生。
我在宋郊徘徊,卻看不到昔日的親人。獨自站著正傷心時,悲涼的風從孟津吹來。天地承載萬物,人有生老病死的常理。虎豹都不相食,可悲啊人卻互相殘害。難道是遭遇了這樣的世道,天道確實如此啊。天空中流瀉著皎潔的月光,十五的月亮多么明亮。月光的光輝幾乎掩蓋了白日,賢人和愚人都迷失了最根本的道理。四季不斷變化,天道有盈虧。常常擔心這月光今夜消失,可轉眼間它又會重新出現。
徘回:即徘徊。
孟津:古黃河渡口名。
大方:指天地。
常倫:常理。
伊:助詞。
亮:確實。
三五:指農歷十五。
至精:最根本的道理。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但從詩中對人相食等社會現象的描寫,可推測是處于一個社會動蕩、民不聊生的時期。詩人目睹社會的殘酷和人生的苦難,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在于批判社會現實的殘酷和表達對天道無常的感慨。其突出特點是情感真摯,批判有力。在文學史上雖不算特別著名,但反映了當時社會的一些狀況和文人的思考。
楚客對吳山,歸心常自苦。守土切須防,半夜俱飛去。
半生走三吳,問舍如捕風。敢辭百尺樓,高臥愧元龍。向來江道人,卜宅湖山中。安知三十年,忽如化人宮。蒼云翳修竹,飛閣凌春空。主人兩鬢霜,驅車大河東。豈念五畝園,方作萬里封。而我志幽獨,長年羨冥鴻。翻無容足地,茅茨剪蒿蓬。
蒼蒼碧玉盤,烏兔東西跳。一氣母群兒,各弄性情妙。雷動蟄龍飛,天老哀猿吊。俯首問洪濛,萬古一長嘯。
并照巫山出,新窺楚水清。羈棲愁里見,二十四回明。必驗升沈體,如知進退情。不違銀漢落,亦伴玉繩橫。
東北巖疆,想玄菟樂浪,江水同源。草檄飛書,幕府仗青蓮。算幾度、興衰天運,未須回憶當年。取次一笴乘風,來響驚弦。閨中不勞思婦,夢征人萬里,無定河邊。磊落曾看,滄海數為田。待掃蕩漫天氛祲,岸巾容色翛然。此際恰料歸時,定在秋前。
共惟南郡族,來配謫仙家。錫土縻天寵,翻經雨佛花。光華他日喜,牢落暮年嗟。馀慶知難泯,庭蘭已茁芽。
行客送行客,況又值新秋。莼鄉此去萬里,先我上扁舟。三載烏奴聚首,異縣鄉情對語,乘月幾登樓。去去遠蜀口,日日望吳頭。丹青手,描不就,此離愁。半生萍梗江漢,別恨最綢繆。遠水長空一色,風順波平如掌,雁序際天游。故舊有相問,猶滯劍南州。
微雨灑復止,春山人獨行。西湖知不遠,照眼小桃明。湖心風乍起,云影暗雷峰。但覺波光白,不知煙翠濃。湖波太嬌軟,畫船殊難載。最宜拿小艇,盡領煙水態。諸峰競弄影,湖水與搖曳。不用借樓臺,為渠作莊麗。歡情酒維持,好景詩記錄。吳儂生湖山,此語差不俗。名勝多難復,風流不可攀。蒼涼莫懷古,祠廟滿吳山。海氛傳聞惡,閩浙防有變。朝旨起尚書,昨日湖上宴。二月向杭州,何人見獨游。猶能輕世事,日日醉湖樓。春暖桃柳新,六橋多士女。祇愁風雨來,路長奈何許。漸與諸峰熟,又憐湖水妍。湖山豈識我,欲去莫流連。
渡海歸來一炷香,八齋早欲臥僧房。平泉免向崖州死,博得生前萬口羊。
開花借水,信天姿高勝,都無俗格。玉隴娟娟黃點小,依約西湖清魄。綠帶垂腰,碧簪篸髻,索句撩元白。西清微笑,為渠模寫香色。常記月底風前,水沈肌骨,瘦不禁憐惜。生怕因循紛委地,仙去難尋蹤跡。縹檻深栽,彤幃密護,不肯輕拋釋。等差休問,未容梅品懸隔。
我生百不諧,進退得坎井。二毛初抱子,亦足慰衰冷。珠庭照日角,眉目秀而炯。人言驥墮地,意作千里騁。居然萬金產,每見百憂醒。嗟哉時夜計,便欲老箕潁。安知隨泡露,變滅失俄頃。悲來淚成河,俯仰吊孤影。
萬里瞿塘峽,春來六上弦。時時開暗室,故故滿青天。爽合風襟靜,高當淚臉懸。南飛有烏鵲,夜久落江邊。
西華有路入中華,依約山川認永嘉。羽客昔時留筱簜,故人今又種煙霞。壇高已降三清鶴,海近應通八月槎。盛事兩般君總得,老萊衣服戴颙家。
桐陰路轉,葉底殘花墮。已過禁煙節,傳新火。見伊鐙影畔,朱顏斂、雙眉鎖。久久回身坐。不言不語,但只冷落別個。分明好事偏遭破。先驗釵鳳拆,衾鸞亸。假道元無意,還則肯、相從么。此恨天鑒那。平生心愿,未經恁般折挫。
王父依諸舅,夫人實外家。往時拜顏色,仰德重咨嗟。世事如流水,仙游只暮霞。可堪衰紼涕,風雨白楊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