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周岐麓臺長泛西湖遂宿藕花居
湖畔乍逢驄馬使,沙行同入鷺鷗群。六橋水抱珠林月,兩竺峰盤寶界云。岸柳藏鶯侵坐密,園花隱麝隔溪分。況同佛院移蓮榻,共息塵機理貝文。
湖畔乍逢驄馬使,沙行同入鷺鷗群。六橋水抱珠林月,兩竺峰盤寶界云。岸柳藏鶯侵坐密,園花隱麝隔溪分。況同佛院移蓮榻,共息塵機理貝文。
玉雪祠官貂帽低,笑乘飛雁上天梯。寶幡繡重團金粟,鈿合香嚴印紫泥。官饌每供千歲鹿,驛程深聽五更雞。流沙可是河源地,搖首揚鞭更欲西。
朝辭鳳闕五云邊,夕上龍江萬里船。文軌會同瞻日月,關河迢遞入云煙。離家歲久星霜易,報國心存鐵石堅。今夜潮生何處泊,時時翹首望南天。
并蒂連枝朵朵雙,偏宜照影傍寒塘。只愁畫角驚吹散,片影分飛最可傷。
飲馬九曲溪,遙望武夷峰。長林抱回合,丹崖造空濛。浮暉澹寒翠,水木皆曼容。薄游限塵務,促景尼奇蹤。緬懷紫陽子,千載誰與同。瓊佩遙煙霧,石函閟遺封。羈猿怨幽澗,飛蘿冒芳叢。瑤琴空流泉,桂枝徒秋風。帳望佳期阻,纏綿憂思重。殷勤尺素書,愿寄云間鴻。
堪笑先生四壁無,寒窗剩有五車書。一童只許長須伴,半世長同只影居。白屋不嫌藜藿少,朱門卻厭稻粱馀。枕流漱石多佳趣,不羨人閒駟馬車。
漠漠平林,閑步到西冷橋畔。認一片紫泥香土,曾埋幽怨。油壁青驄何處是,清風明月誰人餞。小荒亭,寂寞短碑殘,題詩編。挈騷客,攜吟管。披荊棘,剔苔蘚。嘆美人身世,春光一現。贏得千秋傳勝跡,不教瓦礫同輕賤。向孤山,再訪小青居,憐卿伴。
故人半載天涯隔,得見題名勝夢思。今日經過驛亭里,再三吟詠壁間詩。
翠屏香斷。夢繞瀟湘岸。舊曲不禁愁汗漫。分付秦箏斜雁。吳箋賦恨難成。丹青惱殺蘇卿。一片碧梧蒼石,誰教寫出秋聲。
涼風升寒節,切切充重幃。堅冰戒時至,鴻雁明其幾。春滋凈不處,秋隼方高飛。鑒物沈幽志,誰能不懷歸。素月臨丘榛,灼灼澄圓暉。圓暉豈不愛,零露沾我衣。遲我同懷子,濡滯尚安之。呼琴為子鳴,調苦使心違。不恨歲載徂,但恨知音稀。盈縮本恒理,傷哉生別離。
高才晚歲終難進,勇退當年正急流。不獨二疏為可慕,他時當有景孫樓。
久作東山客,山空少四鄰。汲泉從老圃,隔嶺見行人。虎豹應須遠,雞豚亦自馴。幽棲猶未穩,更訪武陵春。
舟入天涯望曉晴,遙瞻王氣在金陵。九天日月開洪武,萬國山河屬大明。文武復興龍虎地,衣冠重整鳳凰城。鶯花似錦春如畫,處處笙歌樂太平。
蕊珠宮里小仙娃,暫別椒房抑翠華。底事塵緣猶未斷,謫來人世作名花。
丞相墳前雙闕摧,泉聲隱隱柏崔嵬。金牛已向秦中去,銅馬空傳渭上來。叢竹雨留銀燭淚,落花風飏楮錢灰。百年華表塵千劫,聞道曾孫始一回。
夜發白沙驛,亭午至冰口。中流郁風霧,密雨蔽原皂。冥濛蛟龍過,隱轔怒雷吼。傾歌臥帆席,馮翼惑前后。畏途生頃刻,顛倒亂足手。倉皇投山館,喜懼劇紛糾。攝身整衣整,沾濕及肩肘。平生歷道路,艱險頗曾受。未能外形骸,豈敢輕衰朽。捐軀匪成仁,垂堂不宜狃。總轡登前嶺,煙云尚昏黝。經阻有妨虞,姬文亦奔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