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忠顯挽詞 其一
黃屋辭丹闕,貞臣赴敵營。
觧言終不反,先面竟如生。
誰并當時節,獨流千祀名。
承家有賢嗣,諒不愧西平。
黃屋辭丹闕,貞臣赴敵營。
觧言終不反,先面竟如生。
誰并當時節,獨流千祀名。
承家有賢嗣,諒不愧西平。
皇帝離開了皇宮,忠誠的臣子奔赴敵營。訣別之言表明他知道自己不會回來,他的面容到最后竟還像生前一樣。當時有誰能與他的氣節相比呢?他獨自留下了流傳千古的名聲。他有賢能的后代繼承家業,想必不會愧對西平郡王的聲譽。
黃屋:古代帝王專用的黃繒車蓋,這里指代皇帝。
丹闕:宮殿,因宮殿的門樓多涂成紅色,故稱丹闕。
觧言:訣別之言。觧,通“訣”。
先面:指死者的面容。
千祀:千年。
承家:繼承家業。
賢嗣:賢能的后代。
西平:西平郡王,這里可能是指與劉忠顯有某種關聯或可作為賢能典范的西平郡王。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的內容推測,當時可能處于戰爭時期,皇帝面臨危險,劉忠顯為了保護皇帝或履行臣子的職責奔赴敵營并犧牲。詩人有感于他的忠誠和氣節,寫下此詩來紀念他。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劉忠顯的忠誠氣節,突出特點是通過簡潔的語言和鮮明的對比展現人物形象。在文學史上雖可能沒有廣泛影響,但對于研究當時的忠君思想和人物事跡有一定價值。
聞道銅臺下,鸕鶿舊有陂。新渠自誰鑿,春水亦漣漪。枕席心愈靜,園林物自私。相望淇澳近,移種竹千枝。
東君催綠到人間,染遍園林更水灣。日暮東風半城郭,春來煙樹滿江山。閒云出岫連天遠,大海浮楂破浪還。時局安危勞問訊,少陵詩思動鄉關。
登我徂徠山,瘦蛟怒立龍撐髯。天風振籟落金粉,石苔點破螭紋斑。舟回暮泊湘江曲,兩岸清風鳳毛綠。鷓鴣啼歇水云深,錦瑟無聲睡初熟。明朝解纜過西湖,冰魂折裂青珊瑚。寒香浮動山月白,扣門夜半呼林逋。沈醉歸來情脈脈,偶逢畫史詢行跡。揮毫寫作歲寒圖,旗亭遠送天涯客。
碧嶂嶙峋夔子國,白云縹緲昭君鄉。平生不識巫山面,今日巫山到眼傍。
爐熏抽蕙裊高寒,列宿低光近醮壇。夜屋忽驚檐溜響,曉畦旋放桔槔閑。政須酬酢乘多暇,況間憂虞取一歡。投轄孟公留客意,應伴月路醉扶還。
抖擻征衣衣上塵,歸來白發一番新。剩將酒向愁邊酌,卻恐人嫌醉里真。世事飽諳唯欲睡,詩情漫苦只能貧。歲寒松柏東風外,付與千林自在春。幸自無人識姓名,忍將兩腳鬧中行。元從有我安排了,強欲趨時作么生。案上一編聊慰眼,世閒萬事不關情。此心唯有沙鷗信,來往江頭自不驚。
照日深紅暖見魚。連村綠暗晚藏烏。黃童白叟聚睢盱。麋鹿逢人雖未慣,猿猱聞鼓不須呼。歸家說與采桑姑。旋抹紅妝看使君。三三五五棘籬門。相挨踏破茜羅裙。老幼扶攜收麥社,烏鳶翔舞賽神村。道逢醉叟臥黃昏。麻葉層層苘葉光。誰家煮繭一村香。隔籬嬌語絡絲娘。垂白杖藜抬醉眼,捋青搗麨軟饑腸。問言豆葉幾時黃。簌簌衣巾落棗花。村南村北響繰車。半依古柳賣黃瓜。酒困路長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門試問野人家。軟草平莎過雨新。輕沙走馬路無塵。何時收拾耦耕身。日暖桑麻光似潑,風來蒿艾氣如薰。使君元是此中人。
文武才名自古難,西來英采動朝端。旌旗影遠山河壯,鼙鼓聲高虎豹寒。慷慨風塵長躍馬,折沖樽俎并登壇。豐碑綠草祠前月,萬樹鳴飆倚劍看。
自古人言,慶在子孫,端有由來。看長庚孕李,昴星佐漢,福從人召,瑞自天開。曾憶當年,乃翁熊夢,豈在區區春祀禖。祗憑個、仁心積累,厚德栽培。天工信巧安排。試說與君當一笑哉。記年時此際,嗷嗷萬口,俾之粒食,活及嬰孩。歲始星周,事還好在,故遣麒麟出此胎。何須問,是興宗必矣,業廣基恢。
聞汝言愁亦欲愁,茫茫身世費前籌。負人自具將軍腹,責我難逃子羽頭。未信華陰真有市,何曾棘刺解成猴。商量一榻安心法,那得人間聚窟洲。何處雞聲曉夢余,思量世事轉愁余。彰身有具麒麟楦,抵掌能談鸚鵡車。久結塵緣難了卻,強看勝境更紛如。三千白發頻臨鏡,一字行藏問碧虛。
白鷺芳洲廿里長,家家花發暖飛香。輕舟未忍隨潮去,公主墳西吊夕陽。
一艇溪回帶雨輕,斷崖千仞入云平。丹楓石壁先祠古,黃葉山椒野史成。攜茗漫嘗新汲水,摩碑為檢舊題名。偶談遺事還增感,坐對寒巖別有情。
一局閒尋五木經,橛梟盧白意冥冥。未能后擲如前擲,將奈長亭又短亭。
乾坤清氣產英豪,大隱天津道德高。雪月風花閒諷詠,溪云水竹自游遨。畫前有易心能悟,刪后無詩句獨謠。金薤琳瑯垂萬世,無窮雅興自滔滔。
清明已過十馀日,華雨闌珊方寸深。春色惱人眠不得,黃鸝飛過綠楊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