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荊軻傳作六首 其三
讀書擊劍未蹉跎,儒雅偏于慷慨多。豈有先生非樂毅,何曾太子識荊軻。燕風已起離騷賦,楚調如追易水歌。壯士至今猶發指,寇讎長枕報秦戈。
讀書擊劍未蹉跎,儒雅偏于慷慨多。豈有先生非樂毅,何曾太子識荊軻。燕風已起離騷賦,楚調如追易水歌。壯士至今猶發指,寇讎長枕報秦戈。
陸走無非水,樓居并是泥。
褰裳難跋涉,執蓋困扶攜。
國慮白圭壑,城危智伯堤。
旸烏果安在,轉覺漏天低。
太學師名士,初逾志學年。
樹蘐竭甘旨,肯室擅林泉。
盜踵兵戈起,家并里社全。
陳蕃舊懸榻,惜未致斯賢。
往時參大政,諸老扈先朝。合執調元柄,猶乘問俗軺。
登良爰改紀,肅政各遷喬。明甚奎文揭,堅能泰岳搖。
吳山懸夜月,浙水噴秋潮。薦拔皆奇士,寅恭盡選僚。
重名三翮鼎,古韻九成韶?;旌戏盏壎?,因循習尚驕。
不扶儒學起,焉革庶風澆。周繼言堪考,殷因世未遙。
西湖舊精舍,南渡昔圜橋。祠植三賢仆,書重萬卷雕。
武林增炳煥,文廟鬰岧峣。不朽垂聲價,無窮沸詠謠。
學肩游子夏,謨過益臯陶。鵬運三千日,龍飛九五朝。
遐方馳幣聘,曲藝齒旌招。共擬膺三錫,何煩奉六條。
有心思綠野,無意上青霄。壯節甘恬退,高風久寂寥。
一閑如我愿,百病應時消。僉謂衣當袞,公宜館有翹。
終須坐廊廟,未許老漁樵。世道存元氣,天時正斗杓。
圍腰堪玉帶,畫像早金貂。慶會逢樛木,恩榮侈蓼蕭。
自憐耽杜酒,誰肯顧顏瓢。每辱高軒過,無嫌哄市囂。
七旬慚暮景,三載傍清標。再見知何日,臨風淚欲飄。
四時天地共成春,千古羲黃寸壤鄰。
空復飛車行萬里,本無弱水隔三神。
大人尺蠖同伸屈,俗物群狙易喜嗔。
子欲從吾參此妙,倒翻銀漢洗塵巾。
五季乾坤混為一,艱難得之容易失。一拳槌碎四百州,新法宰相王安石。
二蘇中尤惡大蘇,周二程張俱不識。紹圣奸臣講紹述,元祐諸賢紛竄斥。
東坡飽吃惠州飯,心知惇卞乃國賊?;秀彼l見似人,海棠一株困荊棘。
海內文章蜀黨魁,蜀第一花世無匹。邂逅相逢心相憐,瘴雨蠻煙污玉質。
憶昔蒟醤筇竹枝,適與張騫遇西域。彼徒生事勞遠人,此感與國同休戚。
屈原放廢郢都喪,箕子囚奴殷錄訖。惠州未已更儋州,必欲殺之至此極。
立黨籍碑封舒王,竟使大梁無社稷。此詩此畫系興亡,可忍細看淚橫臆。
萬變觀時事,誰其肉食謀。
乾坤一儒腐,今古兩眉愁。
白首生何益,青春逝不留。
孤燈夜夜坐,曉角動軍樓。
野鳥呼風金粟堆,曲江宮殿委荒苔。
是非誰辦筆褒貶,鴻燕屢驚春去來。
偃月人今奸骨朽,浣花翁未醉眉開。
吟君詩罷登山崦,立盡斜陽尚懶回。
倚樓開戶展青銅,老矣猶能酒面紅。
浪許滿頭生壽髪,幾堪落葉見秋風。
每思舊事全如夢,自喜新詩漸不工。
棺槨衣衾俱未辦,他年何處葬虛翁。
先祖八十四,卒予生之年。
先父五十六,予甫三歲焉。
厥今七十叟,萬死偶獲全。
過父豈不愧,逮祖恐未然。
初學晚頗進,粗亦窺圣賢。
常感知己恩,不報負我冤。
夢寐此心明,暗室如青天。
無田與兒孫,未為無所傳。
霜天鐘鼓趣晨興,老我無氈腳似冰。
千騎馬塵跑玉勒,一枝梅影伴香燈。
年當致仕元無位,心亦懷歸苦未能。
政用括囊保衰暮,可勞妬婦憤填膺。
早與梅花歃血盟,歲寒同社保幽貞。
八詩共識林和靖,一賦誰知宋廣平。
邂逅老夫傳此本,殷勤今日送君行。
開元宰相和羹事,鐵石心腸待晚成。
兩玉人俱出相家,一時頓有富才華。
登樓賦詠追王粲,落帽風流致孟嘉。
未肯一莖生白髪,相逢九日醉黃花。
蘇臺欲往何由得,獨立吳山眺晚霞。
難兄捐閫寄,無復救襄人。
半紀嬰孤壘,中朝扼柄臣。
秦非里奚智,徐為偃王仁。
萬事由天命,乾坤歷數新。
等是耕王土,誰令住海濱。
死沈凡幾屋,生哭并無人。
可痛淮連浙,兼憂廣及閩。
鯨鯢容此物,螻蟻視吾民。
浪祭推潮鬼,虛祈主地神。
懷襄吾未見,七十五年身。
豈料生逾七十年,孩提脫死瘴鄉煙。
未能湯餠觴朋友,祇合爐香拜祖先。
養性有書知道理,奪胎無藥學神仙。
天都峰下舊茅屋,消得嚴灘十日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