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江秋曙
扁舟東路遠,曉月下江??。
瀲滟信潮上,蒼茫孤嶼分。
林聲寒動葉,水氣曙連云。
暾日浪中出,榜歌天際聞。
伯鸞常去國,安道惜離群。
延首剡溪近,詠言懷數君。
扁舟東路遠,曉月下江??。
瀲滟信潮上,蒼茫孤嶼分。
林聲寒動葉,水氣曙連云。
暾日浪中出,榜歌天際聞。
伯鸞常去國,安道惜離群。
延首剡溪近,詠言懷數君。
小船駛向東路,路途遙遠,拂曉的月亮掛在江邊。潮水漲起波光瀲滟,蒼茫中孤嶼被水分開。樹林里寒風吹動樹葉沙沙作響,清晨水汽與云相連。朝陽從浪中升起,船歌從天際傳來。梁鴻常常離開故土,戴逵也惋惜與友人分離。伸長脖子眺望,剡溪已近,吟詠著詩懷念著幾位友人。
江??(fén):江邊。
瀲滟(liàn yàn):水波蕩漾的樣子。
信潮:定期漲落的潮水。
暾(tūn)日:剛升起的太陽。
榜歌:船歌。
伯鸞:指東漢梁鴻,字伯鸞,因得罪權貴而離鄉隱居。
安道:指東晉戴逵,字安道,性高潔,不樂當世。
延首:伸長脖子遠望。
剡(shàn)溪:水名,在今浙江嵊州南。
具體創作時間和背景不詳,但從詩中可推測詩人在一次東行的旅途中,于秋江拂曉時有感而發,可能當時詩人離開友人,內心有所感慨。
這首詩描繪秋江拂曉景色,以景襯情,借典故抒發離情,展現出詩人較高的寫景抒情能力,在同類寫景詩中有一定特色。
衍碧樓頭咽玉簫,平蕪漫漫樹迢迢。江山舊事猶能說,淚灑燕支染六朝。遙夜人憐獨倚闌,危樓掛夢不禁寒。移燈細把無題讀,忍作西昆一例看。
剪碎霜綃巧作團。玉纖特地破朝寒。疏花好向釵橫見,瘦影難敲月墮看。將舊恨,入眉彎。不須多樣縷金幡。當時千點東風淚,怪見妝成粉未乾。
東西二九夾孤城,一點人煙雙鏡青。試覓長橋斬蛟處,草花生磷晚風腥。
溪漲漁家近,煙收鳥道高。松花飄可惜,睡里灑離騷。
絳帳何人拜馬融,已應羞面見兒童。早知自照頭顱丑,枉用文章殺李公。咄咄歸來技已窮,函書翻欲媚桓公。佳兒似此何須數,空使諸人恕乃翁。拊髀平生志八區,暮年家國付夷吾。誰言子女能相豢,可笑周郎淺丈夫。
服貂駕高馬,言自燕金臺。通逵一揚策,辟易千人開。威焰掣霆電,前赴越城隈。越城有遺址,桂蠹生塵埃。秦時左纛貴,今日俱蒿萊。
楚人好魚目,越人薦明珠。一日三至門,主人行徐徐。相見才一言,薄送下前除。洛陽蘇季子,黃金滿后車。鄒軻誦堯舜,白首走道途。
出門回盻意彌遲,伯氏承歡只片時。一面風光隨馬去,曲江春色浴鳧知。鶯和別調如相問,燕送新聲似有期。臨去鵬程應萬里,早傳春信慰人思。
門堆桑葉網蛛絲,暫出呼童掃一時。數步即還仍卻掃,孤蹤猶恐隔鄰知。
共道西巖好,明朝最上登。尋山洵有約,撥草得無曾。古徑從云臥,新詩共客徵。閒吟聊自適,跌宕信烏藤。
日撫摩崖刻,招吾得兩癡。讀書妨百事,負米計嬌兒。語妙人無迕,諧多意益悲。相尋風雨夕,煮茗慰棲遲。
雨馀風葉飛長林,使君別去愁難任。也知鳴鐸自天意,肯謂乘軺非我心。燕山青連北極近,渭水東入黃河深。請看祖席半門下,它日被褐今朝簪。
菟裘有意身將老,社圃無端釁已萌。篡魯由來因羽父,過齊爭奈遇彭生。
落日在龍城,羌兒向柳營。彎弓窺漢月,吹笛作秦聲。天似穹廬覆,風從班馬生。當年霍驃騎,一劍此橫行。
柳色深深聽曉鶯,玉闌愁依夢分明,閑花斜落小釵橫。蝴蝶前生原夜合,楊花身后作浮萍,東風輕薄誤多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