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翁子秀移竹
嘗讀東坡詩,不可居無竹。
況此真瑯玕,一一溫如玉。
得非瑤池種,阿母所愛育。
一日三封植,近之誰敢觸。
山僧不知貴,遣送如薪束。
坐成阮家林,色映兵廚醁。
主人何必問,抱琴來就宿。
此君不須多,瀟灑數竿足。
卻笑陶元亮,但采東籬菊。
嘗讀東坡詩,不可居無竹。
況此真瑯玕,一一溫如玉。
得非瑤池種,阿母所愛育。
一日三封植,近之誰敢觸。
山僧不知貴,遣送如薪束。
坐成阮家林,色映兵廚醁。
主人何必問,抱琴來就宿。
此君不須多,瀟灑數竿足。
卻笑陶元亮,但采東籬菊。
我曾讀過蘇東坡的詩,說生活中不能沒有竹子。何況這些真正的美竹,每一根都溫潤如玉。莫非它們是瑤池的仙種,是西王母所喜愛培育的。一天三次培土栽種,誰敢靠近去觸碰。山僧不懂得竹子的珍貴,像送柴草一樣把它們送來。轉眼成了如阮家那樣的竹林,竹色映照出兵廚美酒的綠波。主人不必多問,抱著琴來此住宿。這竹子不用很多,瀟灑的幾竿就足夠。反倒嘲笑陶淵明,只去采東籬的菊花。
次韻:按照別人詩的韻和用韻的次序來和詩。
瑯玕:美竹。
瑤池:神話中西王母所住的地方。
阿母:指西王母。
封植:培土栽種。
阮家林:指魏晉時期阮氏家族竹林聚會,這里形容竹林。
兵廚醁:指美酒。
此君:指竹子。
陶元亮:即陶淵明,字元亮。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中可推測,當時詩人收到山僧送來的竹子,由此引發感慨,結合前人愛竹、愛菊的典故創作此詩,表達自己對竹子的喜愛和獨特的生活情趣。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竹子的喜愛和對高雅生活的向往。其突出特點是用典豐富,以竹為中心展開情感抒發。在文學上體現了文人對自然之物的審美和精神追求。
□望□□洞,北□刻劃兼無雙。怪□□奇□,□□□□□。虬龍□□脊,彪兕怒翀羾。□□作澒洞,哀湍瀉春撞。磨崖名相踵,快意言多哤。賞心或自得,有力誰扛。想當秋水至,萬壑爭淙淙。仙圣會縹緲,松竹導旌幢。祇今巖岫間,彷佛馀舌杠。豈無避世翁,臺背霜眉龐。□許尋子真,不辭拜老龐。華發去鄉國,炎荒寄逢窗。偶著兩□歷,端令寸心降。危守跂鳥翼,旅食空酒缸。歸鴉識故棲,野燒明枯樁。送客雨霖霏,催□鼓逢逢。推枕耿不寐,取火續寒缸。哦詩雜蠻語,嘲哳愧新腔。
上陽無子局方闌,又到乘龍第一盤。餅餤未來聊樂耳,郎君好好點籌看。
淳風日澆喪,世道江河流。傾危售奸欺,笑談隱戈矛。得時鼠為虎,失勢鷹成鳩。秦越可骨肉,父子堪仇讎。天道既漠漠,人事良悠悠。誰能挽滄溟,一洗生民羞。
夙昔登壇客,于今出塞雄。擁旄摧太白,橫槊貫長虹。文武周卿亞,詩書晉帥同。轅門環甲胄,記室聚章縫。斧鉞軍容盛,樓船將令崇。投鞭縈渤澥,礪劍拂崆峒。鴨凈遼江綠,狼銷碣石紅。天高鯨觀峙,塞絕雁門通。券議新頒鐵,標模舊建銅。平陽勛七十,第一讓元功。
霜臺御史新為郡,棘手廷評繼下車。首謁梓桐王處士,教風從此重詩書。
壺中別景絕塵埃,不是山靈閟不開。午夜月華冬夜雪,為無人向此時來。
裊露牽風夾瘦莎,一星星火遍窠窠。閑門永巷新秋里,幸不傷廉莫怕多。
城頭烏夜啼,還過上林棲。上林高樹多好枝,歸飛啞啞東復西。起看江月沈江底,使君遠游中夜起。軟紅陌上踏青陽,快馬猶龍車似水。烏夜啼,啼送君。驅車出門風欲薰,東方日出如車輪。
今朝壽酒泛黃花,郁郁蔥蔥氣滿家。愿得唐兒舞一曲,莫嫌國小向長沙。
后時獨立誠難事,猶賴階庭有菊叢。綽約霜前弄姿態,非如群木萬株紅。
弁山之陽冠吳興,峮嶙巀?望不平。煥然仙宮隱其下,眾山所仰青復青。雪花夜積山如換,乘興行舟須放緩。平生不識五老峰,且寫吾鄉一奇觀。
幸逢清世。四海皆兄弟。人未老,身無系。閑情湖水闊,高興吳山邃。酣歌后,黑甜一枕南窗睡。華誕今朝是。綺席排良會。□□□,□□□。霞觴斟壽酒,彩服鏗金佩。從今去,長生永享千秋歲。
公家王母九十馀,大父侍立垂白須。子孫還如祖妣壽,康強不用旁人扶。誰家高曾見五世,不比徐卿生二雛。聞說一門能養志,膳羞壺酒隨親意。畏暑黃童扇枕忙,學啼萊子斑衣戲。發為碧落新除吏,兒齒童眉復駘背。得壽當如衛武好,著書擬邁張蒼貴。餌菊三公未聞道,芳泉萬斛空勞費。豈知安樂便延年,無意益生生自至。高堂大幅垂輕絹,畫出嬋娟金翠翹。不如畫出綵衣去,使人知德如唐堯。
更重恩怨歸青史,一事清涼剃白頭。愿約鴻蒙騎莽眇,再來華表看神州。
雨咽蟬箏,寒遲雁綴,轉添秋寂。羈愁易積,未比年時禁得。怕無多、殘水剩山,西風萬一霜訊急。喚新亭舊感,滄江零夢,并成凄測。三年倦旅,慣節序驚心,浪吟銷日。游情頓減,負了岷峨靈跡。料芳期、望春尚賒,無心記省東去驛。閉閒庭,暗怯荒城、畫角涼吹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