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寧遇盂蘭節有感
蘭盂愁節碧蘭花,倚遍欄桿日未斜。乍見鼎灰將化蝶,更聞鐘磬集啼鴉。人逢節序情多感,我強登臨恨轉賒。悵望白云遙涕淚,自憐飄梗滯天涯。
蘭盂愁節碧蘭花,倚遍欄桿日未斜。乍見鼎灰將化蝶,更聞鐘磬集啼鴉。人逢節序情多感,我強登臨恨轉賒。悵望白云遙涕淚,自憐飄梗滯天涯。
牛磨人俱轉,車旋水即流。爭如霖雨足,所至息人牛。
一住卅七年,欲別屢回顧。新居非不佳,鄰坊那似故。
魏郎日共無喧酒,舊學新詩得細論。可見高情重離別,又同一舸宿煙村。
黃葉隱溪橋,歸云擁高樹。為問蕩舟人,蒼煙是何處。
深明大廈仗誰支,不復彷徨無所之。奮臂河山再造日,高聲吶喊竟過時。風云為態仍多變,金玉其心在自持。他日相逢須一笑,并肩同拜杜陵詩。
枇杷門巷夜焚香,新月窺人上短墻。滿地竹陰寒不掃,綠云影里拜空王。
劉生絕名價,豪俠恣游陪。金門四姓聚,繡轂五香來。塵飛瑪瑙勒,酒映硨磲杯。別有追游夜,秋窗向月開。
休論臭腐與神奇,康樂還生謝客兒。我有浮溪農圃在,他年分付小樊遲。
桑黃渺渺躡飛塵,清路人傳天子真。宰相無須保車駕,至尊雄武動如神。
陋儒華發入金門,也向彤廷預討論。朝退每陪賢俊后,詩成曾感帝王尊。九重親為書宸翰,多士人均仰圣恩。共羨太平千載遇,自嗟無力報乾坤。
回雁峰高起夕嵐,孤舟落日系江潭。雁知瘴癘愁南渡,逐客明朝路更南。
玉人何處住,一室對孤岑。池上蓼花白,山中秋意深。林穿蔣詡徑,座擁河汾琴。未覺衣纓在,滄洲更遠尋。
職司風紀有清聲,郡邑咨詢羨獨行。當道豺狼應遠遁,窮檐父老總歡迎。繡衣照日三春暖,白簡飛霜一道清。自昔勤勞煩使者,觀風應得悉民情。
質非高古謝罍樽,漫向陳編挹圣言。久判馀生甘掃墓,尚懷先友欲登門。功名自昔歸羊傅,丘壑從來著謝鯤。何日扁舟澠若去,眼看荔子壓枝繁。閬風當日奉清樽,猶記銀鉤灑七言。別去凄涼渾一夢,只今疏懶且衡門。已非絕足那希驥,自比游塵或佐鯤。珍重曲江勞仰止,人間歲晚雪霜繁。愧無庭論發奇樽,閑放騷人大小言。徐孺真能下蕃榻,孔公尚記出膺門。赤霄覽德聊追鳳,滄海尋仙更踏鯤。華發蕭蕭公健在,一將金奏洗哇繁。
宿雨壓枝頭,薰風晚更柔。香從閬苑拂,彩借卿云浮。逸語霏玄屑,清情湛碧流。煙霞一片石,千載待冥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