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七首 其二
仲冬巖寒,三界無安。
富者快樂,貧者饑寒。
不識玄旨,錯認定盤。
牛頭安尾上,北斗面南看。
仲冬巖寒,三界無安。
富者快樂,貧者饑寒。
不識玄旨,錯認定盤。
牛頭安尾上,北斗面南看。
仲冬時節(jié),巖谷寒冷,整個三界都沒有安寧之處。富有的人享受著快樂,貧窮的人卻忍受著饑餓和寒冷。如果不能領悟玄妙的旨意,就會錯誤地認定標準。就像把牛頭安在牛尾上,把北斗星朝著南方去看一樣荒謬。
仲冬:冬季的第二個月,即農歷十一月。
三界:佛教用語,指欲界、色界、無色界,這里泛指整個世界。
玄旨:玄妙的旨意,通常指佛教的教義。
定盤:原指戥子、秤等器具上的定盤星,比喻確定的標準。
偈通常是佛教高僧用來傳達佛法教義的一種形式。此偈創(chuàng)作時間可能是在冬季,當時社會貧富差距大,人們多為世俗欲望所困,難以領悟佛法的玄妙。作者通過此偈,希望點化世人,讓大家認清世間真相,領悟佛法真諦。
這首偈以冬季的寒冷和世間貧富不均的現(xiàn)象為切入點,揭示世人認知的錯誤,強調領悟佛法玄旨的重要性。它以通俗易懂的語言表達深刻佛理,在佛教偈語中具有一定代表性。
長城水嗚咽,夜夜作秦語。問子何代人,防胡舊軍旅。冤魄滯孤魂,不得歸鄉(xiāng)土。白水洗白骨,瘢盡水酸楚。洗多成黑流,水性毒于蠱。立馬古戰(zhàn)場,長嘶待天雨。
源自名山水,清高直到今。芬芳皆過眼,不昧是初心。
鐵色欺侵,正遠岫馳黃,舊綠殘弱。時序為刀,肅霜為網(wǎng),凌遲戲言開幕。鉛華日薄,夜生潮汐風交斫。至廣陌。深處、菊青心魄永停泊。天之繼者,逐了秋聲,抹了秋痕,隕了秋籜。待人間、孤光漸涸。西行蓽路接冥漠。吾夢礫沙淹霧閣。淺飾凝白,靜署一界蒼涼,綻些星露,秘緘檐角。
五十年前側帽郎,北湖千頃踏秋光。重來一事供惆悵,不見風流夏五娘。
扶疏雙樹似禪堂,綠酒銀瓶喚客嘗。麗藻世傳蘇屬國,高名人識蔡中郎。三峨云霧揮毫落,九曲溪山入話長。已?平原留十日,漫將離色賦河梁。
芙蓉秋色滿銀塘,白鷺雙飛下晚涼。記得采蓮看越女,醉騎驕馬映垂楊。
清溪作寱語,湛然大笑之。僅能知大用,尚未識天機。貪隨言語轉,錯認二阿師。個中關捩子,卓然絕百非。三學未嘗坐,何說非與是。半藏未有言,奚論贊與毀。解語非干舌,能知誠匪智。為報清溪公,無事莫生事。
兵莫憯于志,鏌铘為下利??苣箨庩?,心則使之至。畏壘祝庚桑,庚桑宜遠避。親譽及畏侮,其來必以次。簡發(fā)而為櫛,數(shù)米而為餌。使民相盜軋,豈不由賢智。賢者建人杓,猶令人交刺。是以南榮趎,蹙然悲生寄。七日裸糧求,三言求一義。此義終抱一,衛(wèi)生寧可二。侗然兒子初,安得人鬼忮。宇宙出天門,有無分兩位。自無之有難,自有歸無易。名實介眉閒,死生失交臂。天和既可同,人好安足累。無為無不為,萬物無不治。
子美百花潭北莊,君今占作詠歸堂。山分劍閣云根瘦,江送蓬婆雪汁香。漱石枕流紅錦浪,浮家泛宅白鷗行。何人夜誦相如賦,給札蘭臺看堵墻。
壽酒年年宴此晨,未論腰帶綰黃銀。人無豐約閑應好,事有乘除樂亦均。素履不渝從我好,世途寡合任渠嚬。紛紛華要曾何補,誰謂儒冠真誤身。
堂吏喧呼擁后先,綵簾微動八音宣。圣恩汪濊儒臣集,天語丁寧宰相傳。翠葉銀幡高壓帽,玉盤珍果謾堆筵。沾濡拜舞歸來晚,馬上題詩不記鞭。
湘筠剪瓏璁,橫陳在君床。雖然缺嫵媚,亦可藉清涼。病馀偶此適,非敢效專房。
危橋橫古渡,村野帶平林。野鶩寒塘靜,山禽曉樹深。雨微風?!?,云暗雪侵尋。安道門前水,清游豈獨吟。
求福招提小步廊,憶攜詩卷共追涼。年來行處常迂路,才近君家即斷腸。一樹梅花掩舊居,主人仙去客來疏。白頭留得吟詩友,每見郎君勉讀書。
云驥橋邊路,繁臺寺畔亭。登臨壯古昔,時序嘆流冥。乍見芳草歇,那堪霜霰零。冬殘柏自秀,春逼柳先青。叨有衣冠會,能教酒盞停??駥①e作主,興與醉為醒。講武仍存記,威弧合準經。鵠違遵取觶,貆獲放懸庭。矢勁風推疾,弦開月避形。奔貍失故窟,矯鶴墜生翎。疊發(fā)無單中,虛歸必染腥。叔才羞縱送,蒲弋愧娉婷。末德矜先捷,高賢哂一丁。雖非尚力藝,亦異養(yǎng)心靈。改服游荒寺,攜壺扣寂扃。雪光搖凍薄,冷鳥下昏汀。宿鴿爭嵓坎,鳴鐘出石欞。衣因樂乃發(fā),慮以道為寧。憶昔游梁始,伊余實孺齡。探镮游汴館,懷橘向王廷。十五飛觚翰,冠年志典刑。彎弓獵草澤,走馬向林坰。頗類沙頭雁,還慚水上萍。謬隨朝日月,過舉犯雷霆。擯斥傷垂鵠,棲遲學聚螢。無論顏灼灼,巳是發(fā)星星。巖眺殘雙屩,川游寄一舲。煙霜日慘慘,河漢夜泠泠。感舊聊今詠,勞歌啟后聽。世情真箭括,吾意竟云軿。嗜武非良節(jié),摛文豈至馨。緬思羨門子,永慕令威丁。海帝金銀闕,江妃碧玉瓶。終當別茲土,長嘯入滄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