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陽日招四弟歸莊飲節
湘潭不可見,吊古意何深。桂棹搖池綠,蒲觴泛柳陰。艾行為虎戲,笛響訝龍吟。莊上堪行樂,同觀奪錦心。
湘潭不可見,吊古意何深。桂棹搖池綠,蒲觴泛柳陰。艾行為虎戲,笛響訝龍吟。莊上堪行樂,同觀奪錦心。
山瘦更培秋后桂,溪澄閑數晚來魚。臺前過雁盈千百,泉石無情不寄書。十里松蘿陰亂石,門前幽事雨來新。野霜濃處憐殘菊,潭上花開不見人。
年來六十增三歲。卻憶去年趨盛會。風流人物勝斜川,灼灼有同前日事。不知弦管催新水。但見飄飄縈舞袂。主人情厚酒行頻,酩酊莫辭今夕醉。
不是愛花即肯死,只恐花盡老相催。繁枝容易紛紛落,嫩葉商量細細開。
國無定亂之劍,四海晏清。門無白澤之圖,全家吉慶。若道有承恩力處,正是土上加泥。更或削跡吞聲,亦乃持南作北。到這里縱橫十字,未免誵訛。據位投機,猶較些子。寒山逢拾得,撫掌笑咍咍。
庭前一架已離披,莫折長枝折短枝。要待明年春盡后,臨風三嗅寄相思。
天水相涵萬象清,咸池真樂妙無根。大音豈在九霄外,有意聽時卻不聞。
十年重過石橋行,松下清流載濯纓。洞隔煙霞知地遠,壇連仙佛信天成。人如云意俱閑適,山帶霜容似瘦生。步出亭皋便歸去,它時林壑又寒盟。
花柔玉靚出中門。織茸衫,繡領巾。逐時妝樣恰宜身。蓮襯步,起微塵。華堂歌酒密圍春。竟無計,駐征輪。鬢影衣香千種好,終不似,那人人。
灰忍迫老衰,奇窮一字慳。夜讀過嶺集,詩意忽我還。問詩在何所,百端了無關。非內亦非外,亦不在中間。越女論劍術,破秘只一言。忽然而得之,絕境安所傳。平生學為詩,辛勤徑難開。中間一轉關,乃自焦山回。閨閣失軟暖,初未昧去來。殘照此江山,霜鐘入江雷。此境永不滅,不記人世推。德山事龍潭,積久無所得。一夕侍師坐,告退阻徑黑。師為具火捻,欣喜遂來接。愕然出不意,到手忽吹滅。驚悟乃下拜,初獲善知識。自此行天下,不疑老僧舌。我于禪機鋒,如以水投石。惟此一公案,懔懔箭鋒直。至持非以手,至行非以走。如何吾儒事,冰淵全所受。逍遙意悲涼,行歌傷孔叟。出為一大事,寧復期速朽。患身屬有私,踐形庶無負。何能時去來,由我屈伸肘。
天迥樓高,日長院靜,琴聲幽咽。昵昵恩情,切切言語,似傷離別。子期何處,漫高山流水,又逐新聲徹。仿佛江上移舟,聽琵琶凄切。休說。春寒料峭,夜來花柳,弄風搖雪。大錯因誰,算不翅六州鐵。波下雙魚,云中乘雁,嗣音無計,空嘆初謀拙。但愿相逢,同心再綰重結。
通身是眼見不及,遍身是耳聞不徹。通身是口說不著,通身是心鑒不出。直饒盡大地明得,無絲毫透漏。猶在半途,據令全提。域中日月縱橫掛,一亙晴空萬古春。
未知何處是吾廬,南北悠悠意所如。不愛渭川千畝竹,與君江上卜新居。
百姓相忘堯帝春,耕田鑿井淡無情。只今正是何年月,日日月從東向生。
坤靈闌跡漢何時,木石深山圣得知。大塊鑿開真境秘,太虛蘊出眾峰奇。攀蘿攬秀俯可即,秉燭窮幽遠莫窺。盍遣神龍謹封護,勿容俗子亦游嬉。
寂寂鶯辭故苑,凄凄蛩訴高秋。梧桐院靜獨登樓。徐書鴻北向,照影月西流。髣髴褰帷一笑,依然剪水明眸。單衾轉側想嬌柔。莫辭今夜夢,添作異鄉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