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和韋蘇州詩呈周守敦義
江城五月雨,千里荷花香。清風吹葛衣,鈴齋有余涼。
日晏吏卒散,槐陰掃高堂。歸來欲偃仰,嘆息不敢康。
設醴致佳客,論交到相忘。高文如大烹,未慣染指嘗。
何當侍函文,獲賦蔓草章。君方扶揺摶,我獨蓬蒿翔。
生平一壑美,未見北海洋。愿言承至教,雖老當自強。
江城五月雨,千里荷花香。清風吹葛衣,鈴齋有余涼。
日晏吏卒散,槐陰掃高堂。歸來欲偃仰,嘆息不敢康。
設醴致佳客,論交到相忘。高文如大烹,未慣染指嘗。
何當侍函文,獲賦蔓草章。君方扶揺摶,我獨蓬蒿翔。
生平一壑美,未見北海洋。愿言承至教,雖老當自強。
江城在五月里細雨飄灑,千里荷塘散發著陣陣清香。清風吹動著葛布衣裳,官署里有絲絲涼意。天色已晚,吏卒都散去了,槐樹的陰影籠罩著高大的廳堂。我歸來后想放松休息,卻又嘆息不敢貪圖安逸。擺下甜酒招待佳客,暢談交友達到相忘于形的境界。高雅的文章如同盛大的烹飪,我還沒習慣參與品鑒。何時能侍奉在您身邊,得以賦出如《蔓草》般的篇章。您正像大鵬展翅高飛,我卻如蓬蒿間低飛的小鳥。我一生只領略過一壑之美,還沒見過北海那樣的汪洋。希望能得到您的教誨,即便年老也要自強不息。
韋蘇州:指韋應物,曾任蘇州刺史。
鈴齋:指州、府長官辦事的地方。
偃仰:安居,休息。
康:安樂。
設醴:指置美酒款待賓客。
大烹:指盛大的烹飪,比喻文章氣勢宏大。
函文:對老師的尊稱。
蔓草章:《詩經·鄭風·野有蔓草》,這里借指優美的詩文。
扶搖摶:出自《莊子·逍遙游》,大鵬展翅高飛的樣子,比喻人的志向遠大。
蓬蒿翔:比喻人志向不高,只能在小范圍內活動。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題可知是追和韋應物的詩并呈給周守敦義。當時詩人可能處于相對平淡的生活中,結識了有才華、有志向的周守敦義,在交流中激發了自己的感慨和進取之心,從而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友人的敬意和渴望得到教誨,激勵自己奮進。其特點是借景抒情,對比鮮明,用典自然。在文學史上雖影響不大,但展現了詩人的心境和文學交流中的情感表達。
我年近七十,與世長相忘。
筋力幸可勉,扶衰業耕桑。
身雜老農間,何能避風霜。
夜半起飯牛,北斗垂大荒。
來客無僮奴,剝啄自叩戶。
主人亦蕭然,茗飲不能具。
清言正絕倒,日莫亟散去。
更欲盡所懷,衣薄畏霜露。
我昔浮滄溟,浩渺難具論。
中外漭不辨,日月互吐吞。
神龍忽上騰,尾鬛風霆奔。
積浪自生火,烈焰焚乾坤。
笑謂同舟子,世豈無鵬鯤。
聊持豪逸氣,壓汝破碎魂。
平生著書汗馬牛,一事不施今白頭。
河洛未清非我責,山林高臥復何求。
愚公可笑金堆屋,老子唯須糟筑邱。
華表無人識歸鶴,煙波底處有馴鷗。
入冬已兩旬,澤國霜始??。
可憐青青草,一夕生意盡。
嗟予蒲柳姿,去日若飛隼。
草衰有復榮,我發寧再鬒。
微官雖置散,束帶終自憫。
漸退用婦言,千載付一哂。
萬里秦吳稅駕遲,還鄉已嘆鬢成絲。
城邊綠樹山陰道,水際朱扉夏禹祠。
項里楊梅鹽可徹,湘湖莼菜豉偏宜。
圖經草草常堪恨,好事他年采此詩。
僧廬土木涂金碧,四出徴求如羽檄。
富商豪吏多厚積,宜其棄金如瓦礫。
貧民妻子半菽食,一饑轉作溝中瘠。
賦斂鞭笞縣庭赤,持以與僧亦不惜。
古者養民如養兒,勸相農事憂其饑。
露臺百金止不為,尚愧七月周公詩。
流俗紛紛豈知此,熟視創殘謂當爾。
杰屋大像無時止,安得疲民免饑死。
墟落斂暮煙,林梢偃新月。
河橋燈漸閙,柳岸船猶發。
薄酒吹欲無,佇立搔短發。
誰知七十翁,歲晚念裘褐。
意行無所之,偶傍陂頭立。
空村犬吠豪,高樹蟬嘒急。
風塵一身老,海宇萬感集。
還家日己暮,草露青鞋濕。
秋風一夜老汀蘋,剡曲稽山發興新。
青嶂會為身后冢,扁舟聊作畫中人。
園林揺落知寒早,父老逢迎覺意真。
歸舍不妨成小醉,眼明細柳貫霜鱗。
園荒闕掃除,籬敗且枝梧。
久旱池萍死,新霜野蔓枯。
寒爐殊未議,濁酒卻時酤。
飛動郊原興,饑鷹待指呼。
佐命貂蟬再世孫,手鉏瓜壟傍青門。
超騰已得丹換骨,戀著肯求香返魂。
正復悲秋如騎省,可令病渴似文園。
庭前柏樹西來意,握手何時得共論。
禽吟陰森林,鹿伏樸樕木。
嗚呼吾徒愚,仆仆逐肉粟。
聨翩憐鳶肩,覆??速戮辱。
艱難還山間,獨欲足畜牧。
躋梯棲西谿,筑屋宿北谷。
光芒常當藏,櫝玉觸俗目。
夢回聞汝讀書聲,如聽簫韶奏九成。
且要沈酣向文史,未須辛苦慕功名。
人人本性初何欠,字字微言要力行。
老病自憐難預此,夜窗常負短燈檠。
骨相元作臞儒酸,況復疾豎乘衰殘。
鵓姑聲急雨方作,烏桕葉丹天已寒。
封姨青女交作戹,竹君禇生卻憐客。
小兒但喜夜爐紅,老夫更愛晨窗白。
蝸牛負廬亦自容,是豈不足支窮冬。
已勝展缽三椽下,莫羨苴茆萬戶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