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口攢宮三首 其一
哀痛千秋血詔傳,遺臣何以報皇天。山河萬里留東澳,兵甲三朝喪朔邊。竟使單于封馬鬣,可堪嘗侍握龍淵。酬恩自矢惟溝壑,化作啼烏玉樹前。
哀痛千秋血詔傳,遺臣何以報皇天。山河萬里留東澳,兵甲三朝喪朔邊。竟使單于封馬鬣,可堪嘗侍握龍淵。酬恩自矢惟溝壑,化作啼烏玉樹前。
一宿三秋寺,閑忙與曉分。
細泉山半落,孤客夜深聞。
鶴去巢盛月,龍潛穴擁云。
苦吟方見景,多恨不同君。
如我如君者,不妨身晚成。
但從時輩笑,自得古人情。
共莫更初志,俱期立后名。
男兒且如此,何用嘆平生。
一望一蒼然,蕭騷起暮天。
遠山橫落日,歸鳥度平川。
家是去秋別,月當今夕圓。
漁翁似相伴,徹曉葦叢邊。
交道有寒暑,在人無古今。
與君中夜話,盡我一生心。
所向未得志,豈惟空解吟。
何當重相見,舊隱白云深。
君詩通大雅,吟覺古風生。
外卻浮華景,中含教化情。
名應高日月,道可潤公卿。
莫以孤寒恥,孤寒達更榮。
謫宦自麻衣,銜冤至死時。
山根三尺墓,人口數聯詩。
仙桂終無分,皇天似有私。
暗松風雨夜,空使老猿悲。
一飯尚懷感,況攀高桂枝。
此恩無報處,故國遠歸時。
只恐兵戈隔,再趨門館遲。
茅堂拜親后,特地淚雙垂。
驅馬傍江行,鄉愁步步生。
舉鞭揮柳色,隨手失蟬聲。
秋稼緣長道,寒云約古城。
家貧遇豐歲,無地可歸耕。
漳水醉中別,今來猶未醒。
半生因酒廢,大國幾時寧。
海畔將軍柳,天邊處士星。
游人不可見,春入亂山青。
一到天臺寺,高低景旋生。
共僧巖上坐,見客海邊行。
野色人耕破,山根浪打鳴。
忙時向閑處,不覺有閑情。
家枕三湘岸,門前即釣磯。
漁竿壯歲別,鶴發亂時歸。
岳暖無猿叫,江春有燕飛。
平生書劍在,莫便學忘機。
未得青云志,春同秋日情。
花開如葉落,鶯語似蟬鳴。
道合和貧守,詩堪與命爭。
饑寒是吾事,斷定不歸耕。
酒寒無小戶,請滿酌行杯。
若待雪消去,自然春到來。
出城人跡少,向暮鳥聲哀。
未遇應關命,侯門處處開。
帝里無相識,何門跡可親。
愿開言重口,薦與分深人。
卷許新詩出,家憐舊業貧。
今從九江去,應免更迷津。
罷郡饒山興,村家不惜過。官情隨日薄,詩思入秋多。
野獸眠低草,池禽浴動荷。眼前余政在,不似有干戈。
快活田翁輩,常言化育時。縱饒稽歲月,猶說向孫兒。
茅屋梁和節,茶盤果帶枝。相傳終不忘,何必立生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