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氏石岡十景詩為省身賦 其九 吉祥庵
石岡清絕處,蘭若傍巖開。年遠僧稀少,經廊生綠苔。
石岡清絕處,蘭若傍巖開。年遠僧稀少,經廊生綠苔。
我初未識君,人以君為笑。垂頭老鸛雀,煙雨霾七竅。
敝衣來過我,危坐若持釣。褚裒半面新,鬷蔑一語妙。
徐徐涉其瀾,極望不可徼。卻觀元嫵媚,士固難輕料。
看書眼如月,罅隙靡不照。我老多遺忘,得君如再少。
從橫通雜藝,甚博且知要。所恨言無文,至老幽不耀。
其生世莫識,已死誰復吊。作詩遺故人,庶解俗子譙。
心衰面改瘦崢嶸,相見惟應識舊聲。
永夜思家在何處,殘年知汝遠來情。
畏人默坐成癡鈍,問舊驚呼半死生。
夢斷酒醒山雨絕,笑看饑鼠上燈檠。
荊溪父老愁三害,下斬長蛟本無頼。
平生倔強韓退之,文字猶為鱷魚戒。
石門之役萬金耳,首鼠不為吾已隘。
江湖開塞古有數,兩鵠飛來告成壞。
勸農使者非常人,一言已破黎民駭。
上饒使君更超軼,坐睨浮山如累塊。
髯張乃我結襪生,詩酒淋漓出狂怪。
我作水衡君作丞,他日歸朝同此拜。
老翁山下玉淵回,手植青松三萬栽。
父老得書知我在,小軒臨水為君開。
試看一一龍蛇活,更聽蕭蕭風雨哀。
便與甘棠同不剪,蒼髯白甲待歸來。
元章作書日千紙,平生自苦誰與美。
畫地為餠未必似,要令癡兒出饞水。
錦囊玉軸來無趾,粲然奪真疑圣智。
忍饑看書淚如洗,至今魯公余乞米。
兩慰鬰相望,東西百步場。
插旗蒲柳市,伐鼓水云鄉。
已作觀魚檻,仍開射鴨堂。
全家依畫舫,極目亂紅妝。
瀲瀲波頭細,疏疏雨腳長。
我來閑濯足,溪漲欲浮床。
澤國山圍里,孤城水影傍。
欲知歸路處,葦外記風檣。
未易名堯德,何須數舜功。
小心仍致孝,余事及平戎。
典禮從周舊,官儀與漢隆。
誰知本無作,千古自承風。
古井沒荒萊,不食誰為惻。
瓶罌下兩綆,蛙蚓飛百尺。
腥風被泥滓,空響聞點滴。
上除青青芹,下洗鑿鑿石。
沾濡愧童仆,杯酒暖寒栗。
白水漸泓渟,青天落寒碧。
云何失舊穢,底處來新潔。
井在有無中,無來亦無失。
幽人無事不出門,偶逐東風轉良夜。
參差玉宇飛木末,繚繞香煙來月下。
江云有態清自媚,竹露無聲浩如瀉。
已驚弱柳萬絲垂,尚有殘梅一枝亞。
清詩獨吟還自和,白酒已盡誰能借。
不惜青春忽忽過,但恐歡意年年謝。
自知醉耳愛松風,會揀霜林結茅舍。
浮浮大甑長炊玉,溜溜小槽如壓蔗。
飲中真味老更濃,醉里狂言醒可怕。
閉門謝客對妻子,倒冠落佩從嘲罵。
今日南風來,吹亂庭前竹。
低昂中音會,甲刃紛相觸。
蕭然風雪意,可折不可辱。
風霽竹已回,猗猗散青玉。
故山今何有,秋雨荒籬菊。
此君知健否,歸掃南軒綠。
東來誰迎使君車,知是丈人屋上烏。
丈人今年二毛初,登樓上馬不用扶。
使君負弩為前驅,蜀人不復談相如。
老幼化服一事無,有鞭不施安用蒲。
春波如天漲平湖,鞓紅照坐香生膚。
帣鞲上壽白玉壺,公堂登歌鳳將雛。
諸孫歡笑爭挽須,蜀人畫作西湖圖。
汝陰多老檜,處處屯蒼云。地連丹砂井,物化青牛君。
時有再生枝,還作左紐紋。王孫有古意,書室延清芬。
應憐四孺子,不墮凡木群。體備松柏姿,氣含芝術薰。
初扶鶴立骨,未出龍纏筋。巢根白蟻亂,網葉青蟲紛。
乃知蔽芾初,甚要封殖勤。他年皮三寸,狐鼠了不聞。
日日出東門,步尋東城游。
城門抱關卒,笑我此何求。
我亦無所求,駕言寫我憂。
意適忽忘返,路窮乃歸休。
懸知百歲后,父老說故侯。
古來賢達人,此路誰不由。
百年寓華屋,千載歸山丘。
何事羊公子,不肯過西州。
使君不用山鞠窮,饑民自逃泥水中。欲將百瀆起兇歲,免使甔石愁揚雄。
西湖雖小亦西子,縈流作態清而豐。千夫余力起三閘,焦陂下與長淮通。
十年憔悴塵土窟,清瀾一洗啼痕空。王孫本自有仙骨,平生宿衛明光宮。
一行作吏人不識,正似云月初朦朧。時臨此水照冰雪,莫遣白發生秋風。
定須卻致兩黃鵠,新與上帝開濯龍。湖成君歸侍帝側,燈花已綴釵頭蟲。
身世相忘久自知,此行閑看古黃腄。
自非北海孔文舉,誰識東萊太史慈。
落筆已吞云夢客,抱琴欲訪水仙師。
莫嫌五日匆匆守,歸去先傳樂職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