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城二首
楚望迷千里,孤城草樹濃。憑臨點衣雨,容易落花風。人事年年改,風光處處同。未能忘出處,徙倚更書空。綠野望不極,登臨引興長。憑高延澤國,搔首對風光。乍出鶯貪柳,新歸燕揀梁。欣欣物華好,吾亦引清觴。
楚望迷千里,孤城草樹濃。憑臨點衣雨,容易落花風。人事年年改,風光處處同。未能忘出處,徙倚更書空。綠野望不極,登臨引興長。憑高延澤國,搔首對風光。乍出鶯貪柳,新歸燕揀梁。欣欣物華好,吾亦引清觴。
仙臺有路隱煙霏,一抹赫曦明翠微。欸乃聲中篷影出,漁歌又逐雪濤飛。
所期今昔力為擔,每至淳漓必再三。因事而言先史意,譽誰必試眾謀參。文如有闕真余罪,獻或無徵亦邑慚。渺渺中心誰與察,此身已擬怨勞甘。
江上巍巍萬歲樓,今春花鳥作邊愁。傷心欲問南朝事,鳳去臺空江自流。愿及行春更一年,中流簫鼓振樓船。不知何處吹蘆管,城外風悲欲暮天。不堪惆悵滿離杯,水碧沙明兩岸苔。無限塞鴻飛不度,二陵風雨自東來。孤云獨鶴共悠悠,別作深宮一段愁。萬乘旌旗何處在,白云猶似漢時秋。華表峨峨有夜霜,海天愁思正茫茫。遙知漢使蕭關外,泣上龍堆望故鄉。塞上風云接地陰,萬方多難此登臨。坐中有老沙場客,霄漢長懸捧日心。江南江北望煙波,南國浮云水上多。共說總戎云鳥陣,中原將帥憶廉頗。邊風蕭颯動江城,獨上高樓故國情。磧里征人三十萬,空教弟子學長生。愁看直北是長安,云樹深深碧殿寒。心折此時無一寸,夢魂不到關山難。洞庭西望楚江分,回首姑蘇是白云。今日南湖采薇蕨,何時重謁圣明君。
青云明日羨翻飛,應念陶家獨掩扉。君最往還知五柳,何曾送客解依依。
流光去無著,倏焉歲云除。東風動畎畝,朝日生蓬廬。琴書委空壁,菽麥食無余。即事已如此,前路復何如。
生意日無涯,乾坤自不知。受風荷柄曲,擎雨柏枝垂。靜坐觀群妙,聊行覓小詩。臨階愛新竹,抽作碧參差。
晦跡江城無可為,楚騷三讀未舒眉。甑塵瓶罄艱生事,挾策姑為童子師。
老松屈盤倚亭樹,靈物那無鬼神護。只愁一夜風雨來,化作神龍擘崖去。
寂寞揚雄宅,荒蕪董子園。生涯謀轉拙,儒術道空存。野竹鈔書盡,清池洗墨渾。唯應門外水,花發似桃源。
龍庭四面翠連峰,碧草銀沙掩映中。十二天街清似水,門前琪樹動秋風。瀛島高飛孤鳳凰,不知人世有炎涼。獨憐短翮羈棲苦,五色文章照眼光。
鹡鸰飛滿萬年枝,羯鼓聲聞博塞時。自是開元太平事,不曾聞有豆萁詩。
束書辭薊北,乘傳過山東。帆送孤舟急,河流百折通。夕陽疏雨外,寒草澹煙中。無限詩人意,何勞覓畫工。
薄羅初欲換單衣,社肉裁分燕又歸。喚得春來卻催去,滿庭紅雨杏花飛。
伐辛夷兮采芳芷,茸荷屋兮蔭蘭渚。佳人去兮不歸,靈連蜷兮愁望予。涉世徑兮歷險阻,駕玄驂兮又文牡。歲冉冉兮既不我留,悵懷鄉兮汨夷猶。葛藟離離兮石間,雨冥冥兮山之幽。旋予馬兮故阿,陟堂址兮搴女蘿。霜露交下兮亭皋,秋風夕兮洞庭波。山何為兮巃嵷,木何為兮蒙密,公有亭兮何不日鼓瑟。日鼓瑟兮復吹?,憺娛樂兮萬福來。
疇昔侍嚴親,俱為綵服人。游蘭已多益,得桂復同春。風樹悲歡異,萍波聚散頻。峽中盡遺事,何處不沾巾。君行杳何許,萬里蜀云西。野色春期近,林煙曉意迷。天藏巴峽小,星逼劍關低。莫使鄉愁亂,咬咬信子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