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張濟川夜雪二首 其一
雪彩鱗鱗照夜徂,化工游戲翦輕酥。
竹聲搖破夢千里,蓬跡轉來天一隅。
寒壓短檠花自落,風驚別浦雁相呼。
平明攜杖前溪去,誤入仙人白玉壺。
雪彩鱗鱗照夜徂,化工游戲翦輕酥。
竹聲搖破夢千里,蓬跡轉來天一隅。
寒壓短檠花自落,風驚別浦雁相呼。
平明攜杖前溪去,誤入仙人白玉壺。
雪光閃爍照亮了夜晚,大自然如在游戲般剪出輕盈的雪花。竹聲搖動,打破了我千里之外的夢境,我如蓬草般輾轉來到天的一角。寒冷壓迫著短燈,燈花自行落下,風驚動了別浦的大雁相互呼喚。黎明時我拄著拐杖前往前溪,仿佛誤入了仙人的白玉壺。
鱗鱗:形容雪光閃爍的樣子。
徂:過去,消逝。
化工:指大自然。
輕酥:比喻雪花。
蓬跡:像蓬草一樣漂泊的蹤跡。
短檠:矮燈架,借指燈。
別浦:河流入江海之處。
平明:天剛亮的時候。
具體創作時間地點不詳。從詩中“蓬跡轉來天一隅”可推測詩人當時處于漂泊狀態,在一個雪夜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借雪夜之景抒發漂泊孤寂之情,同時展現對自然美景的喜愛。其特點是寫景生動,意境清幽,在文學上體現了詩人對自然細致的觀察和獨特的情感表達。
乍到不驚秋,聞聲恰惹愁。半行飛帛字,初寫曝衣樓。度月迷相喚,沖云誤獨留。未緣天子射,誰者覓書投。
江南木葉飛,江北百草黃。風煙澹莽蒼,悵望川途長。寒魚聚其群,鴻雁忽成行。俯仰念時物,索居耿凄涼。昔我二三子,敦好攻文章。漂零時相失,尺素不得將。人生四方志,企爾揚聲光。登山豈無車,涉水亦有航。真誠諒不隔,離別庸何傷。忽忽意不懌,獨步登高丘。群山紛糾蟠,前當大河流。八月草木凋,萬里風云愁。寒晶蕩白日,孤鴻去悠悠。鴻飛不可極,其下禹九州。古來英雄士,百戰橫戈矛。念我當壯年,弗獲茲地游。豈無干時略,欲往誰見收。君看天馬駒,失足羞氂牛。
神農祭天凡幾墟,武王伐紂竟何如。圓通無礙留斯境,正始玄風洗太虛。王屋終堪高士臥,竹林不慕七賢居。當陽峪上絞胎釉,恍見陶神降玉除。
新詩走風雨,感謝老兵來。藥圃昏長樹,柴門靜古苔。妒晴鳩狎喚,怯冷燕頻回。解說銷愁事,何由斷酒杯?
莽雨如何?正難奪、萬山老碧。況孤鳥、橫空側轉,一聲長唧。得似詩中須李白,陡然來去無尋跡。問淵明、識得此中云,破石立?攀崖樹,摩天壁,雁摧回,猿愁白。使辛公見此,必為狂啞。喚劍囊中休寂寞,此時何不逞揮斥?爾見乎?振澗起長風,推山急。
柔姿能耐幾時消,況是春來臘后飄。曉幕薄寒飛旋濕,夜窗多恨滴無憀。風前趙女愁堪訴,老去郎顏鬢易凋。惟有山梅解相惜,深崖鐵干鎖冰條。
登封一室青山下,長至千官玉陛前。赤腳欲凌神蓋雪,朱衣曾惹御爐煙。慚無袞職絲毫補,愿祝皇圖億萬年。靜坐寒窗看羲畫,經筵或者問韋編。
離離園中樹,花開動無數。或紅如丹朱,或白如瑩素。今日正自佳,明晨不如故。易盛還易衰,浮華眼前度。物情何參差,天地均雨露。南山有松柏,壽并金石固。
微月瞰高樓,樓中酒初瀉。旁見谷城山,孰為呼月者。騰騰露光景,寂寂開迥野。笑問圯上翁,何如此山下。
此地曾三宿,重來尚眼明。寒泉高岸下,還似昔時清。
北山崚嶒兮配井絡之勛名,子孫繩繩兮聿彰厥聲。一麾不顧兮番禺君,甘領祠官兮掛長纓。操存益固兮涵養益深,臨行一念兮尤清明。坦溪渺渺兮配流慶之深長,園林帶宅兮風月無疆。鷗鷺受盟兮舉清觴,胡不百年兮長徜徉。澡身更服兮恪氣安詳,遺頌灑然兮墨耿光。北山寂寞兮號東風,坦溪嗚咽兮繞玄宮。曉露滴滴兮泣蒼松,芳草萋萋兮券臺窿窿。體魄永藏兮魂徂太空,一聲蒿里兮春無容。
望峽初愁遠,當前忽不知。如何船進處,卻在棹停時。
津亭芳草碧毿毿,人立東風酒半酣。萬點落花舟一葉,載將春色到江南。
閤皀山青瑣夕霏,仙翁舊館尚依稀。歸來倘似遼東鶴,愁殺千年老令威。
心血悠悠送歲華,賞音人隔水天賒。三生因果來瓊玖,一片風雷嘯莫邪。芳樹不曾隨夢冷,好云常恨被山遮。何由竟負蘇章笈,親向瀛壺漱曉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