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李忠定靖康傳信錄二首 其一
國勢已紛如,忠賢久見疏。天心未悔禍,兵事竟成虛。玉府非金穴,魚符是蠟書。空聞求內禪,猶自昧前車。
國勢已紛如,忠賢久見疏。天心未悔禍,兵事竟成虛。玉府非金穴,魚符是蠟書。空聞求內禪,猶自昧前車。
秋期忽已半,凄凄天氣涼。豈不悲搖落,惜此滿月光。流輝掩南極,素影回東方。城霞散如綺,庭露森成霜。列星失其耀,玉繩何微茫。徘徊循廣除,吸景行急觴。愿因三五夕,復見重輪祥。繼明溥離照,千秋永無疆。
借得天公半日晴,好山看盡眼偏明。肩輿午入崇安路,荷葉池塘聞雨聲。
近年畫竹擅名譽,九龍山人誰比肩。歘忽乘云去無跡,但有遺墨人間傳。中書彩箋盈尺許,寫贈平生鳳池侶。彷佛瀟湘月下船,掀篷臥看青鸞舞。翠簾不捲珊瑚鉤,虛亭六月風颼颼。山人或者念疇昔,云端應下蒼精虬。
白紙有清真,以墨添圖字。紙亦愿犧牲,代答人間意。烈火總燃燒,高熱思吞水。水下就深淵,寧自身焚毀。
嶺外花無數,分移頗歷年。破除猩血染,舒卷蜀城箋。
生來自愧不為儒,斂手逢人念起居。空有一腔離別恨,倩誰修作萬言書。
舟子引百丈,日行灘幾重。登飯暮相向,競說挽舟功。
冉冉飛光疾,持憂益自摧。已殘華發去,復貶玉顏來。祗有將離草,曾無卻老杯。落花知寂寞,應為一徘徊。
花霧濛濛遠,山云冉冉高。幸陪金紫客,時睹赭黃袍。
去去山程復水程,離魂消盡子規聲。布帆雖趁南風穩,恨不同君詠月明。
長途鞍馬倦黃塵,喜見空巖萬疊云。漫漫野煙迷去鳥,蕭蕭林葉帶殘曛。苔封老檜龍鱗起,石礙流泉燕尾分。夜敞松窗耿無寐,一庭蘿影月紛紛。
略彴低橫露淺灘,瘦筇獨立月華殘。一枝拂掠渾如舊,思入清江煙水寒。
危樓千仞逼蒼穹,甌粵乾坤眼界中。勝覽未窮人易別,一尊還許幾時同。
郁郁舂陵舊帝家,黍離千古此興嗟。蕭王何事為天子,本愛金吾與麗華。麗康遺壤亙荒途,白水煙消拱木枯。陌上停驂聊借問,帝鄉今有舊親無。
洞庭張樂地,瀟湘帝子游。云去蒼梧野,水還江漢流。停驂我悵望,輟棹子夷猶。廣平聽方籍,茂陵將見求。心事俱已矣,江上徒離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