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上人訪予相山夜聞二子誦書有詩次韻
杖錫東來意亦勤,寒巖枯木自相親。
方驚妙論雨侵坐,忽喜新詩光照人。
物外交游清似水,夢中憂患碎如塵。
兒童正欲承礱錯,應覺臨文便有神。
杖錫東來意亦勤,寒巖枯木自相親。
方驚妙論雨侵坐,忽喜新詩光照人。
物外交游清似水,夢中憂患碎如塵。
兒童正欲承礱錯,應覺臨文便有神。
你手持禪杖從東邊前來,心意十分殷勤,就像寒巖與枯木自然親近。我正驚嘆你精妙的言論如雨點般打在座位上,忽然又欣喜你新詩的光彩照亮了人。超脫世俗的交往清澄如水,夢中的憂患破碎如塵。孩子們正想接受磨礪,應該會覺得面對文章便靈感涌現。
杖錫:僧人手持錫杖云游四方,這里指因上人前來拜訪。
寒巖枯木:常用來比喻禪者的心境或生活環境,這里指因上人的狀態。
物外交游:超脫世俗的交往。
礱錯:磨礪。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可能是在相山,詩人與因上人交往過程中,因上人的到來和交流引發了詩人的感慨。當時詩人或許處于一種寧靜的生活狀態,對超脫世俗的交往有著向往和追求。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對因上人的欣賞和對超脫世俗生活的向往。其特點在于運用生動的意象和比喻,營造出清幽的意境。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詩人在日常交往中的情感和感悟。
黃葉紛紛舞勁風,
反膏收液歲成功。
明年滿眼春容好,
卻在今時索寞中。
山川《禹貢》記嵎夷,劉豫更名竟不移。
好古猶尋羲仲宅,多文久廢李斯碑。
槎無童女求瑤草,戶有耆氓織檿絲。
莫以魚鹽卑相業,烝民利賴到今茲。
劍閣橫空鎖蜀門,
資中巖岫若云屯。
天傾白日千山砥,
峽束長江萬里奔。
筠陽有賢牧,典選得望郎。漢廷急獻納,使節乃輝光。翰墨一門盛,人才當代良。平生愿識面,今日獲升堂。
培塿無大木,溝瀆無巨魚。窈然澗壑深,渺若江海潴。澗壑雖云深,蕭艾寧廢諸。江海雖云廣,蛭螾亦與居。
昔在元祐初,重選館閣才。時我高王父,實與數子偕。黃門任言事,薦口曾為開。有孫不能振,白發自興哀。
草木日搖落,道路方阻長。豐年米故賤,逆旅錢自荒。暝宿村舍煙,朝行板橋霜。豈不愿息肩,于此增徬徨。
谷目多名士,西軒與石門。
族皆通一譜,君獨秀諸孫。
叔季斯人少,耆英幾個存。
可憐同社叟,反袂賦招魂。
漫游隨處挾飛仙,更向禪林息萬緣。同調喜聯交似水,卑棲愧羨翼垂天。吟成或寫憂時涕,施盡難馀買賦錢。君豈負芻如越石,陽春無地不人憐。
坐殘山月耽玄靜,聽徹天風送步虛。結客幾能金比諾,傍禪堪證覺為如。門留獨客誰題鳳,鋏對狂歌豈羨魚。歸去馬卿仍四壁,篋中惟有異人書。
浪蕩貪觀野鴨兒,
犯叢林合講清規。
鼻頭捏破知慚愧,
燒炷楓香供養伊。
澄江橫秋色,碧空凌皦日。
江清洗素心,日皓麗貞質。
松檜檠寒姿,桃李有嘉實。
君子秉德輝,終敬以無失。
自有三臺曲,齊拋八寶簪。
可憐秋色里,獨唱望江南。
法宇巍峨聳碧躔,珠宮寶剎故依然。
平分白下山川勝,暗憶金陵創建年。
名德到今傳幾輩,藏經猶自護諸天。
江山尺寸歸新主,尚有穹碑記賜田。
江上清香隔水聞,
林間不見雪紛紛。
春寒忽憶登山屐,
歸夢猶尋谷口云。
閑來讀書更吟詩,
聰訓一編手自持。
悟得養身兼接物,
桐城學士是君師。
三月愁霖多急雨。桃江綠浪迷洲渚。西塞山邊飛白鷺。煙橫素。一聲欸乃山深處。
紅雨繽紛因水去。行行尋得神仙侶。樓閣五云心不住。分鳳侶。重來翻恨花相誤。
湖山秀美冠東南,
況此山椒枕碧潭。
眼界寬平無限景,
個中好處不容參。
脈脈廣川流,蘭楫從此去。
殘雪蘊叢薄,夕陽隱荒戍。
麻姑朝未回,仙壇想如故。
村莊四五家,衰草門外路。
飛瀑界青碧,稠杉緲煙霧。
遙企山中人,頗愜山中趣。
快然念吾儕,仙風幾時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