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居用唐人韻得五首 其三
四戶啼螀亂,秋陰欲上階。菊花收作枕,草蔓緝成鞋。得句先書壁,因琴別置齋。溪云與山月,總不費安排。
四戶啼螀亂,秋陰欲上階。菊花收作枕,草蔓緝成鞋。得句先書壁,因琴別置齋。溪云與山月,總不費安排。
冰輪偏向城頭掛,河漢寥寥夜。一片關山,千秋楚漢,萬帳更齊打。
何如移向東湖舍,照豆棚瓜架。草響溪橋,水明山店,兒女追涼話。
唐堯咨務成,謙謙德所興。積漸終光大,履霜致堅冰。
神明道自然,河海猶可凝。舜禹統百揆,元凱以次升。
禪讓應天歷,睿圣世相承。我皇陟帝位,平衡正準繩。
德化飛四表,祥氣見其徵。興王坐俟旦,亡主恬自矜。
致遠由近始,覆簣成山陵。披圖按先籍,有其證靈液。
中歲山林頗有情,
柳條花萼弄春晴。
目長無事江門外,
獨立斜陽看水生。
鑒湖揮手十年余,里社誰尋舊草廬?
今日相逢皆后乘,高風端不為長裾。
皋比暫向龍門設,塵尾聊從虎帳舒。
惆悵君歸當雨雪,故園梅信復何如?
行來人世塵千里,
夢繞故山春萬重。
慈母新年音信缺,
遙瞻白云是中峰。
南泉無過,口能招禍。
趙州禮拜,草賊大敗。
徑山不管,結案據款。
文殊普賢,且過一邊。
天開華德嗣音徽,嘗擁真人御殿闈。萬國母儀坤積載,兩朝圣嗣日光輝。羞籩忽棄參差荇,寶匣空馀浣濯衣。從此昭陵原上路,又添遺老泣皇妃。
慶壽蟠桃曉霧昏,忽聞笳鼓咽都門。宮闈有范遺文母,社稷無憂付圣孫。四海心喪同祖妣,一封手詔易陵園。君王孝感凌穹昊,未盡東朝欲報恩。
鴟張何用嚇鹓雛,
此態人間未必無。
練實梧桐非腐鼠,
莊生惠子豈其徒。
秋風七月動燕關,
云散金臺游子還。
欲上高樓重愁思,
海濤東望阻天山。
晚寒釅、沈云罥網,細雨微纈。簾際酸風乍掣。霏花漸釀暮雪。記昨夜、星辰前夜月。小樓畔、綠酒香冽。悵贈佩、傳箋俊游侶,今宵惇輕別。
思結。夢中翠管凄咽。念霧鬢、煙鬟驚鴻態,楚楚清露怯。嗟鳳思鸞愁,都付啼鴂。怨歌斷闋留淚痕,看取斑斑淚血。
瀛海塵飛紅桑折。銀云浦、暗停畫楫。舊盟穩、瑤緘回藎篋。在天愿、比翼鶼鶼萬籟寂。靈犀肯向籠鸚泄。
問子游何之,長嘯而不言。民生悲局促,輕舉思浮天。
寄軀于飛蓬,陽風乘飄然。夜光無自耀,明膏不自煎。
服丹身無影,所至如云煙。贈子寂寞床,玄虛為廣旃。
行行至青原,朝夕聊安禪。白發穢光儀,年華亦已暮。
如彼蘭蕙芳,離披向霜露。子才逸卿云,復有鸞龍度。
慷慨泣明珠,光輝誰不顧。吳越多知音,而今重詞賦。
聞子父兄名,新知盡成故。行矣路方長,時時望丘墓。
莫即學蘇耽,仙成上煙霧。
田田香葉滿橋陰,
鏤玉仙葩照玉潯。
應恐天姿太明潔,
淺紅微綠護芳心。
遠來無物示拳拳,
到老生涯尚闕然。
坐久但貪情話好,
又勤雞黍費囊錢。
玄云起丘山。祥氣萬里會。龍飛保蜿蜿。鳳翔何翙翙。
昔在唐虞朝。時見青云際。今親游萬國。流光溢天外。
鶴鳴在后雷鋒。清音隨風邁。成湯隆顯命。伊摯來如飛。
周文獵渭濱。遂載呂望歸。符合如影饗。先天天弗違。
輟耕綜時綱。解褐衿天維。元功配二王。芬馨世所稀。
我皇敘群才。洪烈何巍巍。桓桓征四表。濟濟理萬機。
神化感無方。髦才盈帝畿。丕顯惟昧旦。日新孔所咨。
茂哉明圣德。日月同光輝。
柳眼傳情,花心蹙恨。春風處處關方寸。
朱簾卷盡畫屏閑,云鬟半亸羅衣褪。
燕語鶯啼,日長人困。魚沈雁斷無音信。
琵琶聲亂篆煙斜,寸腸欲斷無人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