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湯與立父 其二
一門今七世,誰復似君家。
盛事追公藝,高風暎伯華。
板輿方就養,玉樹遽興嗟。
叔子今何在,魂應到馬牙。
一門今七世,誰復似君家。
盛事追公藝,高風暎伯華。
板輿方就養,玉樹遽興嗟。
叔子今何在,魂應到馬牙。
如今這一門已經傳承七世了,還有誰能像你家這樣呢。家族的盛事可與張公藝相比,高尚的風范能與伯華相輝映。本是坐著板輿去奉養長輩,玉樹般的人卻突然離世令人嘆息。湯與立如今在哪里呢,他的魂魄應該到馬牙山了吧。
公藝:指張公藝,唐代人,九世同居,唐高宗封禪泰山時經過其家,問其家族和睦之道,他寫了一百多個“忍”字作答。
伯華:指羊舌肸(xī),字伯華,春秋時晉國賢大夫,以賢能著稱。
板輿:古代老人乘坐的一種交通工具,這里指奉養父母。
玉樹:常用來比喻優秀的人才。
叔子:可能是湯與立的字,這里指代湯與立。
馬牙:可能是山名或地名。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推測是湯與立之父去世,詩人有感于湯家七世同堂的興盛家族以及湯與立的優秀,在其離世后寫下此詩表達哀傷與惋惜。
此詩主旨是哀悼湯與立。突出特點是用典豐富,通過歷史人物襯托湯家的盛事與湯與立的賢能。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展現了當時文人對家族道德和個人品德的重視。
鵲巢傍檐古木,魚啼臨水長條。暮靄橫拖匹練,春冰薄似輕綃。深林已生宿霧,遠樹猶帶斜暉。犬吠鄰家社散,雞棲學舍兒歸。
瑤華飛墜報先春,為筑金臺迓野人。卻笑嵇生態疏放,徒慚逸少意清真。煙銷翠嶺麟游遠,月轉滄江鶴夢頻。見說郡齋無個事,高名偏映御屏新。
矮屋檐前老桂叢,清陰分破廣寒宮。誰知萬古香無價,藏在黃金一粟中。
掩重關、綠陰深窈。鶯聲都在高柳。蘭椽添筑松廊小,難認舊時窗牖。槐雨驟。悵買棹、偏遲已是春歸候。梅圓似豆。早屏錦無香,砌苔如洗,閑煞掃花帚。茅堂靜,坐對藥奩茶臼。客來便瀉紅友。橫山鈿朵飛蒼靄,直到邏村溪口。逋翁后。算人境、詩仙只有冰清叟。漁蓑織就。肯相借門前,風潭百頃,一放釣絲否。小村莊、香茅蓋屋,冷筠萬個搖翠。柳絲榆莢紛無數,更護回闌幽砌。芳草地。剩仙令、當年老鶴眠云底。窗南竹幾。對花架紅深,茶煙青裊,籬曲短門閉。黃塵道,忽漫相逢燕市。倦游苦憶鄉里。鼠須付與云林叟,寫出清幽如此。圖畫里。須認取、雙橋宛轉通流水。他時艇子。好艤浦尋詩,隔溪喚酒,共枕綠蓑睡。
不凍肩山聳,方暄鬢雪濃。或云壽者相,敢道德人容。補助無靈藥,扶持賴瘦筇。傍觀莫相笑,年事合龍鐘。
騁望攄幽抱,茲游良已遲。岡巒聯楚蜀,臺殿閱陳隋。云物蒼茫外,鶯花寂歷時。談兵懷杜牧,對酒寫烏絲。
福德元無實,本光常湛寂。圓明法界內,杳廓無窮極。
先生七十引年歸,送別都門柳絮飛。潞水東風斜捲幔,金臺晚照遠銜衣。收功桃李心初遂,行樂桑榆志未違。況復潁川多故事,到家爭仰德星輝。歸老儒官七十馀,扁舟唯載舊詩書。泥融野岸晴飛燕,飯熟行庖曉薦魚。花柳風煙新歲月,桑麻雨露舊村墟。到家處處堪行樂,應有兒童為挽車。彭祖岡南古潁川,先生茅屋尚依然。甘貧已道為官好,勇退爭誇引老賢。歸路載添新白發,到家唯有舊青氈。耆英洛社如堪結,留取風流久遠傳。
香玉春來困不勝,啼鶯喚夢幾時應。可憐憔悴田家女,促織聲中對曉燈。
海水群飛沸冀州,軍書鐵劍壓衣韝。風云助我飄姚氣,戎馬從茲汗漫游。再造元黃新日月,義深君父古春秋。安排不戀人間樂,血淚先隨癸水流。
紅燭清樽度歲時,人家圃集夜遲遲。那堪旅館寒燈下,獨寫家書話別離。
匆匆春馭去何忙,挽系難憑柳線長。好著新晴送行色,莫教風雨漫彷徨。
把酒從來不可期,吾降今日少人知。
筆硯無靈久,寒檠自掩門。虛名何預我,漫刺重煩君。茶外無祗待,詩邊得細論。別懷莫兒女,相祝張吾軍。
介叟從來仆命騷,吟魂招得楚江濤。也知筆力千鈞重,莫怪山城紙價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