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因格非見寄二首 其二
兀坐時看屋,閑居晝掩門。
吳吟聊遣興,楚些欲招魂。
否泰宜周易,行藏付魯論。
不須傷老大,眠食度朝昏。
兀坐時看屋,閑居晝掩門。
吳吟聊遣興,楚些欲招魂。
否泰宜周易,行藏付魯論。
不須傷老大,眠食度朝昏。
獨自坐著時常望著屋子,閑居時白天也掩著門。吟唱吳地歌謠暫且排遣興致,誦讀楚辭想要招回魂魄。命運好壞應從《周易》中探尋,出仕隱居交由《論語》來定奪。不必為年老而傷感,安安穩穩地吃飯睡覺度過早晚時光。
兀坐:獨自端坐。
吳吟:吳地的歌謠。
楚些:指《楚辭》,“些”是《楚辭·招魂》里的語氣詞。
否泰:《周易》中的兩個卦名,否為壞運,泰為好運。
行藏:指出仕和隱居,出自《論語》。
魯論:指《論語》,漢代《論語》有《魯論》《齊論》《古論》之分,今本《論語》由《魯論》而來。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中可推測詩人處于閑居狀態,可能經歷了人生的起伏,在思考命運和人生的選擇,以一種平和的心態面對生活。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對人生的豁達態度。特點是用典自然,語言質樸。它展現了詩人在閑居中的精神世界,體現了其對傳統文化的借鑒和運用。
居山三十年,蔬食不過午。騰騰無所為,于世復何補。一食已足多,豈敢更奢取。年邁愧躬耕,賴有同道侶。兀坐嘗思過,勉此安心處。惺惺尚不堪,悠然見前古。
可憐楚人足悲訴,歲樂年豐爾何苦。釣魚長江江水深,耕田種麥畏狼虎。
邊姬一一口西曲,相送臚朐河水旁。箜篌彈盡不能別,淚濕征夫鐵裲襠。
八公昔事淮南王,丹成不救淮南亡。人言淮王上天去,八公驂乘同翱翔。不然五百馀年后,能使氐眼成蒼茫。白石依然白鼻馬,綠楊俱作綠沈槍。晉祚靈長豈在汝,嗚呼女輩誠荒唐。君不見淮南城外兵百匝,淮南令公朝玉皇。
往年曾讀興公賦,頗愛天臺擅美名。數幅生綃傳貌得,恍如陸地到蓬瀛。應真飛錫游行處,峭壁危峰跨石橋。便欲遠尋方廣寺,卻疑圖上有嘉招。
揚州繁盛接金陵,北賈南商滿市坰。惟有泮宮清似洗,衣冠長日坐談經。
畫角聲殘曙色遲,雪花如掌朔風吹。吟中二十年三昧,未了梅花一首詩。
客居何敢問菟裘,傍苑新成小筑幽。三徑逃名慚二仲,五湖歸夢有扁舟。西宮樹色憑軒入,太液荷香近酒浮。若欲別尋丘壑賞,晚來山翠更登樓。
白雪聲高俯眾鳴,縱橫筆陣萬人傾。端令蘇李為奴隸,肯放鐘王作主盟。六詔甘棠歌蔽芾,三槐清蔭侈舒榮。秋來多少霜臺興,蘭薦芬芳菊吐英。
新垣何處有云停,劫后皇碑倚晦冥。獨佇水東春日閣,愁參幢表夏王經。猶枯寒梗搖風勁,若抱時文揣圣聽。頹夕城淤古蓮死,轅門空對柳青青。
星辰歷歷電光微,瑞雨繽紛艷雪霏。絕頂昆崙天闕迥,琪花陣陣綠云揮。
破鏡三分去二分,看來惟有一分存。嫦娥妝飾何堪比,想是梳妝半葉痕。
羅浮四百峰,三萬六千尺。黃龍與白水,蓋美而未極。我登華首臺,穿云履危石。參差雜芳樹,挺拔惟松柏。藤蔓互交加,披草路可覓。道人導我行,杖策隨所適。但覺衣裘重,焉知林壑僻。寒巖不記名,石上字無跡。云洞窅深幽,久視有光隙。溪水鳴潺湲,鶴唳驚魂魄。不無杜宇悲,境幽意自懌。高下入云樹,遠近窮寬窄。森列殊萬狀,蒼翠但一色。山川有靈氣,磅礴相郁積。宜生卓犖才,欲訪竟寂寂。豈宜高潔士,遁世自藏匿。道衰賢哲退,道長小人息。影響如循環,今古無乖隔。長嘆薄言歸,耿耿安可釋。
大塊浮空轉兩輪,越南燕北共毫塵。齊州古莽應相笑,夢覺何人定識真。
俚人風俗非中原,處子不嫁如等閑。雙鬟垂頂發已白,負水采薪長苦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