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陳明錫見寄 其二
合去趨華闕,難教滯陋邦。
悲鳴憐老驥,迎吠厄群龐。
便腹書千篋,濡頭酒一缸。
懷君夜不寐,落葉打空窗。
合去趨華闕,難教滯陋邦。
悲鳴憐老驥,迎吠厄群龐。
便腹書千篋,濡頭酒一缸。
懷君夜不寐,落葉打空窗。
本應前往繁華的京城,難以忍受困在這簡陋的地方。可憐那老驥發(fā)出悲鳴,卻被一群惡犬阻攔。肚子里裝著千萬卷書,還能痛快地喝下一缸酒。想念你讓我夜晚難以入眠,落葉敲打著空窗。
合:應當。華闕:華麗的宮闕,代指京城。
滯:停留,被困。陋邦:簡陋的地方。
老驥:年老的駿馬,常比喻有志向的老年人。
群龐:一群惡狗,比喻小人。
便腹:腹大,這里指肚子里有學問。
濡頭:指飲酒。
具體創(chuàng)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中可以推測,詩人可能處于仕途不順的時期,被困在一個偏遠簡陋的地方,無法施展自己的才華。此時友人陳明錫寄詩問候,詩人便寫下此詩回應,表達自己的感慨和對友人的思念。
這首詩主旨是抒發(fā)詩人懷才不遇的悲憤和對友人的思念。其突出特點是運用比喻和借景抒情的手法,生動形象地表達情感。在文學史上雖可能沒有廣泛影響,但能反映出當時部分文人的境遇和心境。
火炬銀花照眼明,亂來誰得見升平。邦君解與民同樂,海上初移不夜城。傷時此夜憶神京,月照鰲山輦道平。朱雀街門舊行路,星毬飛上鳳凰城。
郭索何人捕草泥,朝盤新見玉團臍。卻思煙雨江南夜,紅火青蓑入稻畦。
去年識丁王,今年識老二。皆為盧生友,使我心再喜。觀音崖嵚崎,白魚洲浪起;終夕談不足,語若湘江水。古今烹一爐,民俗真掌指;詫汝胸中天,丘壑浩千里。嗟我書中蠹,雙耳如聾子;不賴吾子鑿,渾沌將至死。我有一言乞,乞子無輕易。毋但譚天口,著墨付之紙。古遠骎凋殘,今人嗤不理。不有鬼董筆,安能傳后世?五年以為期,斯君成此事。我欲酒中讀,共憶今宵醉。
閩州土俗戶不分,生子數(shù)歲學繡文。圍繃坐肆雜男女,誰問小年曾識君。古來夜行斯秉燭,今者衢路走紛紛。那更誅求使者急,鞭箠一似雞羊群。古來閨閣佩箴管,今者女工徵六軍。雖復太平少征戰(zhàn),設有備豫將何云。去年居作匠五千,耗費府藏猶煙云。官胥掊克常十八,況以鳩斂奪耕耘。祗今棄置半不用,民勞竟是誰歡忻?歲歲條章省煩費,幸且不省無方殷。唐虞在上儉且勤,后王猶復錦繡焚。豈有夔龍讓姚宋,不言忍使憂心熏。觀風自是使者職,作歌雖遠天應聞。
春來已自兩旬馀,欲借春看未見渠。煙樹隔湖三十里,寒梢依舊向人疏。
南山固言高,上有北流泉。女兒固言好,須得郎自憐。
小蠻能唱白家詞,笑把纖腰斗柳枝。愁絕尊前春未老,風流太守鬢成絲。
董子園邊放去舟,故人牽纜數(shù)相留。客心已逐花前發(fā),總聽驪歌不解愁。
英州夢米老,玉山逢大癡。堂成當信宿,為寫澹煙時。
為學貴師承,君業(yè)如日升。里巷峨門墻,恨我不可登。帳中未刊稿,于佛猶傳燈。今日望江右,郁陶與時增。
訓練精兵捷若神,從渠百變日如云。向來諸葛今何似?青眼高歌獨望君。
江流島嶼碧灣環(huán),兩岸樓臺晻靄間。細雨春帆來楚峽,遙天曉樹見吳山。嵐光去鷺半明滅,云氣與鷗相往還。欲訪鄉(xiāng)僧心已倦,十年為客鬢毛斑。
青山環(huán)抱水爭流,行盡云州入趙州。四野耕耘多樂歲,諸蕃出候不防秋。過橋花竹前村近,入谷松蘿小寺幽。妻子誰能免相憶,他鄉(xiāng)雖好莫淹留。
十載青云逐后塵,冰霜此日見陽春。書生別有迂談在,擬托陽關贈故人。
先聲已破鬼門關,螻蟻殘生掌握間。不信三苗不從化,將軍今是趙平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