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沈夷齋 其一
素秋金氣應,涼飆蕩炎蒸。仰觀眾星列,俯聽幽蟲唫。申旦不能寐,攬衣步前庭。我友逝言邁,告我東南征。誰云東南近,萬里越重城。浮云浩無極,我思何能任。飲以金屈卮,歌我吳趨行。聊且娛酣宴,無為獨沾纓。
素秋金氣應,涼飆蕩炎蒸。仰觀眾星列,俯聽幽蟲唫。申旦不能寐,攬衣步前庭。我友逝言邁,告我東南征。誰云東南近,萬里越重城。浮云浩無極,我思何能任。飲以金屈卮,歌我吳趨行。聊且娛酣宴,無為獨沾纓。
秀野詩翁,念故山、十年乖隔。聊命駕、朱門舊隱,綠槐新陌。好雨初晴仍半暖,金釭玉斝開瑤席。更流傳、麗藻借江天,留春色。過里社、將兒侄。談往事,悲陳跡。喜尊前現在,鏡中如昔。兩鬢全期煙樹綠,方瞳好映寒潭碧。但一年、一度一歸來,歡何極。
喬木村村出,榕陰接翠微。夕陽雙渚映,古道一人歸。煙火暮猶少,牛羊春未肥。愁心似鴻雁,處處逐煙霏。
我本青山云,無心還出岫。雖走塵埃中,時時夢三秀。
華屋沉沉乳燕飛,綠楊深處囀黃鸝。疏簾不卷薰風靜,坐看庭花日影移。
守歲萍蓬里,停驂信宿間。兩宵看臘去,三日見春還。萬里趨金闕,孤燈傍玉山。天時與人事,客況總相關。
旅葵應蔓井,荒藤已上扉。寂寂空郊暮,無復車馬歸。瀲滟故池水,蒼茫落日暉。遺愛終何極,行路獨沾衣。
老去知無用,歸來得自如。幾年眠客舍,今日愛吾廬。處世無長策,閑時讀故書。但能營一飽,渾莫問其馀。
清湛乾坤一色新,好風吹動月精神。明河仿佛通南海,列宿分明拱北辰。蟾窟易伸攀桂手,霓裳錯認舞花人。南樓歲歲來登眺,光景依然是四鄰。
三里青山接水云,菊花時節每尋君。也知僻地真須假,敢謂虛名可與聞。閒處漁樵如宿約,老來農圃亦徒云。惟應再結吟詩社,共對西神賦夕曛。
孤節聞張母,冰霜晚不渝。他年三尺牘,茲事數行書。掌故非功令,操毫過闔閭。恨無劉向手,列傳記全疏。
雪頂鬣鬖一半灰,蒲團長日委塵埃。二時鐘板催難起,千里書筒置不開。屐齒經春生白醭,杖頭過雨著青苔。有人問客家何處,荅道俱盧洲上來。
停云獨倚闌,扣門問來使。云是張公子,永昌送詩至。
風籜晴暄,晝桐陰早,燕閣新香時度。沁月樓臺,帶山城郭,西湖翠嬌紅嫵。甚愛此閑中趣,尋盟舊鷗鷺。共容與。倚闌干、靜看飛絮。吟嘯里,簾卷暖煙霽雨。向一碧波璃,幾東風、呼棹來去。秀玉芳蘭,伴絲簧、庭院笑語。漸梅霖清潤,喜近槐扉初暑。
落到梨花春似許。芳甸云昏,浪飐花無數。煙水冥茫無問處。春歸恰在春來路。聞道峭寒生薄暮。底事舟人,尚向蘆中住。柔櫓咿啞多謾語。溯流卻是隨風去。
一騎南來火未斜,冬深何意尚京華。書生自笑心腸窄,才獻芻言便憶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