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還故里過括蒼謝景思少卿示及諸公和詩次韻為謝
朝隨落月東郊去,暮逐歸云北浦還。
豈但勞農勤稼穡,要知為郡足清閑。
家傳詩句東山謝,學到精微陋巷顏。
今日倚欄聊解帶,欲看煙雨四邊山。
朝隨落月東郊去,暮逐歸云北浦還。
豈但勞農勤稼穡,要知為郡足清閑。
家傳詩句東山謝,學到精微陋巷顏。
今日倚欄聊解帶,欲看煙雨四邊山。
早晨伴著落月到東郊去,傍晚隨著歸云從北浦回來。不僅是慰勞農民督促農事,更要知道治理郡務也有清閑之時。家中傳承著如東山謝安般的詩句,學問達到了像陋巷顏回那樣的精微境界。如今靠著欄桿解開衣帶放松,想要觀賞四周山間的煙雨景色。
東郊:城東郊野。
北浦:北面的水濱。
勞農:慰勞農民。稼穡:農事。
東山謝:指東晉謝安,曾隱居東山,有文才。
陋巷顏:指顏回,孔子弟子,居陋巷,安貧樂道,學問精深。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中可推測,詩人回到故里,友人謝景思少卿出示諸公和詩,詩人次韻答謝。當時詩人可能處于一種相對閑適的狀態,有時間關注農事、欣賞自然景色。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閑適的生活狀態和對學問傳承的重視。其特點是語言質樸、意境清幽。在文學史上雖可能沒有重大影響,但展現了詩人日常的生活情趣和精神追求。
桐林老子俗情無,覽勝探奇不覺晡。幸爾清溪好明月,如行四十里冰壺。一溪徑險仆夫劬,三酌油油醉筍輿。隔岸火焱三四點,不知誰照夜灘魚。五更一霎清明雨,曉霧梨花夢白云。半嶺肩輿猶兀兀,一杯卯酒尚曛曛。大小萬竹望不見,上下牢巖過若飛。紅綴舞衣山躑躅,白裁玉版野薔薇。石鏡當年始發祥,皎如秋月弄寒光。山川精彩無人識,付與樵夫敲斲傷。
錢谷元非吾分外,握算亦能助太平。學術多君非口耳,此行認取舊書生。
幾日西風續續吹,晝眠無事夢回遲。強開倦眼宜澆荈,久閉孤懷稱苦辭。寒牖山來供雪意,空園葉落斫霜枝。于今節換無多感,祇是床前戲袞師。
百里歌聲奏管弦,三臺馳疏達甘泉。椿萱日永高堂上,桃李云蒸大邑前。燦爛冠裳龍闕下,飛揚綸綍鳳池傳。中朝屈指思良驥,極目黃金照海瀍。
建溪粒粟芽,中山千日醇。除憂與破睡,二物可策勛。滿堂風月佳,足慰閑散人。平湖深且綠,況乃清無塵。定盟得高友,共守寂寞濱。執禮雖雅道,拘拘誠苦辛。破帽與短衣,且用完吾身。危機陷富貴,不如安賤貧。成虧亦何有,抱樸皆天真。收斂貴深密,用舍隨詘伸。開簾對青山,朝夕煙光新。閉息觀其生,階篁綠初勻。
多難不須日嘆嗟,男兒身到即為家。階前一片雪融處,饒我春深復種瓜。
盜蹠橫行回屢空,便疑天道總非公。先將持戒為功德,因果方期不昧中。
山程遙。水程遙。柳色青青懶過橋。替人魂也銷。風無聊。雨無聊。別后啼痕枕上潮。誰憐風雨宵。
撤幕愁歸燕,頹垣警睡尨。魚聲飛玉署,花夢破璚窗。紫詔傳三省,黃巾出兩江。何時舞干羽?盡使有苗降。
失腳雙溪路,今經兩度春。不堪飛雪夜,還作望鄉人。世事方如夢,生涯笑此身。惟應兩蓬鬢,不負歲華新。
赤城云氣神仙家,千樹萬樹蟠桃花。十二樓臺起花外,石門水長通胡麻。當時劉郎亦草草,出山卻憶山中好。莫信丹丘日月長,玉人已共桃花老。山空水流云自飛,劉郎看花須早歸。
平塘玉立。薄羅飛起層層碧。人心不似花心密。待要相逢,未必相逢得。襪塵不動何曾濕。芙蓉橋上曾相識。櫓聲搖去江聲急。西北高樓,回首浮云隔。
東湖鸕鶿有幾歲,踏浪爭花何恁游。可憐汝輩異情性,拄杖獨看春岸頭。
霸州李哥年十五,出身本是娼家女。誓死愿作良人妻,不愿隨時學歌舞。白頭阿?不見容,籍我花名入官府。季哥有志不得酬,終夜號咷淚如雨。兒今未免從母命,母也須當聽兒語。凈洗容顏不食葷,一釵一裙只荊苧。唱歌得錢贍阿?,此身不敢辭辛苦。東城酒樓花滿煙,五陵公子羅尊俎。眾中一少忽相嘲,李哥出門氣如虎。益津縣監輕薄兒,不惜黃金買同處。阿?貪金不顧兒,暝地甘言密相許。縣監夜半排闥入,李哥拒之閉其戶。大言痛詈汝監邑,汝何不知民父母。手操白刃不容狎,縣監慚惶走無所。霸州太守聞且驚,吾州此女深可取。有子讀書舉秀才,年逾弱冠未婚娶。通媒六禮議成姻,一州歡傳得貞婦。后來賊兵犯霸州,李哥與夫遭賊虜。賊見李哥好顏色,但言殺夫不殺汝。李哥得言即誓死,與夫同死河之滸。烏乎李哥節義俱,赫赫聲名振今古。我今聞之多慨慷,激烈悲風起林莽。他年觀我李哥行,賊子奸臣面如土。
五月官軍入不毛,重岡復嶺接天高。小臣報國寧辭死,大將行兵無乃勞。漠漠野煙啼魍魎,陰陰山木掛猿猱。二更風雨來關峽,自喜挑燈看寶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