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高少保九日
誰將淡墨掃秋山,乞與衰翁獨倚欄。
白發試思何處去,黃花今有幾人觀。
老來自覺情懷惡,客里長嗟會面難。
卷盡浮云放明月,與公同倒百杯盤。
誰將淡墨掃秋山,乞與衰翁獨倚欄。
白發試思何處去,黃花今有幾人觀。
老來自覺情懷惡,客里長嗟會面難。
卷盡浮云放明月,與公同倒百杯盤。
是誰用淡墨勾勒出秋日的山巒,把這美景送給我這衰老人獨自倚欄欣賞。我思索著白發到哪里去了,如今又有幾人來觀賞這黃菊。年老后自覺情懷不佳,客居他鄉常感嘆見面太難。卷走所有浮云讓明月出來,我要和您一同喝盡百杯酒。
高少保:少保是官職名,具體所指不詳。九日:指農歷九月初九重陽節。
淡墨掃秋山:用淡墨描繪秋天的山巒,形容秋景如畫。
乞與:給予。衰翁:詩人自指。
黃花:指菊花,重陽節有賞菊的習俗。
情懷惡:心情不佳。
客里:客居他鄉。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客里”可推測詩人當時客居他鄉。重陽節是傳統節日,人們通常會登高、賞菊、聚會等,詩人可能在這一天與高少保相聚,有感而發創作此詩,表達自己的心境和與友人的情誼。
這首詩主旨圍繞重陽節的感慨與和友人的相聚。突出特點是情感豐富,既有對衰老、客居的愁緒,又有與友人共飲的豪情。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具有重大影響,但展現了詩人在特定節日的真實心境和情感交流。
笑辭天上九鼎貴,來種江東二頃田。屈指已無元老在,全身惟有國公賢。新亭不必悲王道,彭澤何曾改晉年。如此聲名半天下,人間野史亦堪傳。
年來隱計自為長,簪笏何如書滿堂。入眼晴云占歲氣,照門春日動江光。傳椒老子騰騰醉,騎竹兒童故故狂。車馬東華雖富貴,貧窮吾亦愛吾鄉。
水分西子采香徑,山是吳王避暑宮。可惜同來不同賞,落花飛絮曉濛濛。
景純過官舍,走馬不曾下。驀地趁朝歸,便遭官長罵。
朔風吹訃至,寒夜不成眠。邦國斯人淚,煙波寡婦船。故山春寂寂,丹旐晚翩翩。自古誰無死,脂韋浪百年。
茅亭竹徑是君家,一入塵寰鬢星華。何必秋懷偏感菊,滿園春菜亦黃花。
山曲東西塢,原高上下田。牛羊歸薄莫,禽鳥樂豐年。避世龐公老,思農季子賢。欲為耕鑿計,出處愧茫然。
牧陂樵擔度年年,糲食菜羹筋骨堅。一味心煎空失落,三分氣在且陶然。鑄熔意趣歸詞筆,圈點山川入性天。莫理磚頭灰屑事,忘貧傻樂自矜憐。
折得桂花三數枝,云溪又寄幾篇詩。詩香入在花香里,韻似龍涎火暖時。
讀書不致卿相事,生計或與樵漁同。杜門真是守株者,傍人過呼居童翁。今晨把鏡野服好,有月無酒山瓢空。綠陰滿地鳥聲罷,向日獨有葵花紅。
塵勞命薄縛重重,片暇歡愉亦未逢。雖侍王良學調馭,終無一技入亨通。
碧云師著金伽黎,空王殿上龍象隨。一夫長跽送古鼎,狀若獻寶波斯兒。群緇來觀集丈室,中有老夫曾致詞。云是山中舊時物,立誦窾識能無遺。惟有臣寰紀君賜,用顯厥考鄭伯姬。文詞詰屈錯盤誥,字體隱伏蟠蛟螭。蒼姬訖錄世屢改,不知何代來于斯。謝家寶樹易趙璧,巨構賈與秦城齊。鼎兮鼎兮什襲去,歲逾數紀今來歸。師聞此語重嘆息,兵火連年炎九域。金鐘大鏞棄路傍,總若沈沙銷折戟。珠還合浦獨無恙,護持信有天龍力。摩挲兩鉉濕煙霧,錯落丹砂映金碧。濁水摩尼五色兼,出海珊瑚高一尺。嗚呼羲軒之鼎真可求,禹鼎亦已淪東周。世所用者非爾儔,或膨豕腹徒包羞。調羹爾無與,覆餗爾不憂。歸來兮歸來,北山兮菟裘。汾陰自有為時出,切莫放光驚斗牛。
浩浩春波闊,冥冥夜雨縣。笙歌傳別館,燈火隔疏煙。作客頻遷次,傷時更可憐。明朝晴未卜,還是醉湖船。
滄江生事起垂綸,蜀使西來淚滿巾。萬里書傳巫峽雨,幾時歸摘楚江蘋。青猿知在關山聽,白發應催日夜新。人世百年堪俯仰,薊門一別五經春。
溪樹午蕭森,因君理素琴。乍將流水引,寫作落霞吟。別鶴飛何遠,游魚躍自深。只今懷往路,何處覓知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