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桂香
清晨未盥櫛,桂香遞秋風。
不知此花意,何為惱衰翁。
舉頭復何有,燕雁書晴空。
景物如此好,誰云吾道窮。
清晨未盥櫛,桂香遞秋風。
不知此花意,何為惱衰翁。
舉頭復何有,燕雁書晴空。
景物如此好,誰云吾道窮。
清晨還沒洗臉梳頭,桂花香氣隨著秋風傳來。不知這花是什么意思,為何要惹我這衰老之人煩惱。抬頭看還有什么呢,燕子大雁在晴朗的天空排成字。景色如此美好,誰說我的人生道路已走到盡頭。
盥櫛:洗臉梳頭。
遞:傳送。
衰翁:年老之人,詩人自指。
燕雁:燕子和大雁。
書晴空:指燕雁在天空排成行列,如書寫一般。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但從詩中可推測是秋季。詩人或許在生活中遇到一些不如意之事,處于一種較為低落的心境,但看到秋景后心境有所轉變。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在秋季景色的感染下,從煩悶到豁達的心境變化。其特點是情感有起伏,借景抒情自然。在文學史上雖無顯著地位,但展現了詩人細膩的情感和樂觀的生活態度。
瀍流西繞洛陽城,海內爭傳赤縣名。
地枕長河周下邑,天開神府漢東京。
故宮秋草銅駝陌,老樹斜陽杜宇聲。
況是經過風雪里,藍衫破帽感書生。
求仙無訣問蓬壸,縹渺神山一片孤。
溪水冰融隨岸闊,天風霜起任桑枯。
田疇死記廬龍塞,司馬生慚瑞獸符。
為問今宵寒夜月,照來還似舊時無。
天皇留相國,茲事果康哉。
勉勉垂溫語,頻頻賜御杯。
親喪時遣使,帝德日宏開。
會睹鹽梅合,鴻恩遍草萊。
藥爐茶灶小徘徊,依舊埋頭故紙堆。
門不誰何無客到,筆非畫諾已神來。
真看海上生明月,莫向風前奏落梅。
為問宏農作嘯客,不妨尊俎定常開。
自是吳分有歲災,連年杼軸已堪哀。獨饒此地無戎馬,又見椰帆海上來。
二百年來只養兵,不教一騎出圍城。民兵殺盡州官走,又下民間點壯丁。
海上腥擅不可聞,東郊殺氣日氤氳。使君自有金湯固,忍使吾民餌賊軍!
避難家家盡買舟,欲留團聚保鄉州。淮陰市井輕韓信,舉手揶揄笑未休。
大盜睢盱滿國中,伊川久已化為戎。生民膏血供豺虎,莫怪夷兵燒海紅。
文武衣冠盛府中,輕身殺賊有任公。誰人不是黃金注,獨控青騧滬瀆東。
任公血戰一生馀,蓮碧花橋村塢虛。義士劉平能代死,吳門今不數專諸。
上海倉皇便棄軍,白龍魚服走紛紛。昆山城上爭相問,舉首呈身稱使君。
半遭鋒鏑半逃生,一處烽煙處處驚。聽得民間猶笑語,催科且喜一時停。
新城斗絕枕東危,甲士千人足指麾。壁外波濤空日月,城頭忽豎海王旗。
海島蠻夷亦愛琛,使君何苦遁逃深。逢倭自有全身策,消得床頭一萬金。
海潮新染血流霞,白日啾啾萬鬼嗟。官司卻恐君王怒,勘報瘡痍四十家。
海水茫茫到日東,倭來恍惚去無蹤。寶山新見天兵下,百萬貔貅屬總戎。
江南今日召倭奴,從此吳民未得蘇。君王自是真堯、舜,莫說山東盜已無。
日暮鳥雀瞑,
空庭風雨悲。
方知古今夢,
同寄老槐枝。
黃絹誰征幼婦辭,
素縑還寫美人姿。
湖山佳話流傳遍,
為唱西昆萬首詩。
何處難忘酒,霜庭老病翁。
闇聲啼蟋蟀,乾葉落梧桐。
鬢為愁先白,顏因醉暫紅。
此時無一盞,何計奈秋風。
頻年藥石覓參苓,
瘦骨誰憐鏡里形。
卻幸歸田汝無恙,
眼看兒子擢明經。
玉幾山前,凌霄峰下。
熱血嗔拳,做人話把。
犀牛扇飏向他方,捋虎須攔胸便打。
一炷兜婁怨結成,貴買賤賣。
屈指吳江死別時,孤情此日已全癡。
子山漫著傷心賦,孫楚休傳除服詩!
海外無香回玉樹,帳中何術召蛾眉!
故園小閣經年鎖,花落花開見阿誰!
六鰲雙鳳頌聲興,火樹銀花麗句稱。爭意元宵有生面,雪山坳里上春燈。
填城簫鼓縱奇觀,客邸行沽亦盡歡。試聽連天喧爆竹,投荒更破一春寒。
竹箭隨流幾曲奔,誰探星海瀉高原。
六鰲排浪回嵩岳,三峽轟雷下禹門。
城角檣帆秋雨霽,渡頭沙跡暮云屯。
河清共祝安瀾慶,況復金堤次第論。
楊花撩亂幾時休,看取明朝水上浮。
凝綠滿池渾不動,微波忽綻見魚游。
慈親望子至,行役敢蹉跎。
曉色千家樹,秋聲七里河。
亂螢隨月度,高雁傍星過。
幾處丹山里,如聞白石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