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未閏四月即事 其五
種槿已五載,入門幽逕深。
拒霜偶然植,亦解成清陰。
晚涼新浴罷,松風披我襟。
終日岸巾坐,閴無人見尋。
浩然媚幽獨,發興付瑤琴。
種槿已五載,入門幽逕深。
拒霜偶然植,亦解成清陰。
晚涼新浴罷,松風披我襟。
終日岸巾坐,閴無人見尋。
浩然媚幽獨,發興付瑤琴。
種植木槿已經五年了,一進院門幽深的小路就映入眼簾。偶然種下的木芙蓉,也懂得形成清涼的樹蔭。傍晚涼爽,剛洗完澡,松間的風輕輕吹拂著我的衣襟。整日戴著頭巾閑坐,寂靜得沒有人來尋訪。我悠然自得地享受這份清幽孤獨,興致來了就彈奏瑤琴。
槿:木槿,一種落葉灌木。
拒霜:木芙蓉的別稱。
岸巾:推起頭巾,露出前額,形容態度瀟灑。
閴(qù):寂靜。
浩然:形容悠然自得。
發興:激發興致。
瑤琴:琴的美稱。
辛未年為公元1151年。當時社會處于一定的動蕩之中,詩人可能為了避開塵世紛擾,選擇過著隱居生活。這首詩便是在其隱居期間,記錄自己日常閑適生活和心境而創作的。
這首詩主旨是展現詩人隱居生活的清幽閑適。其特點是自然質樸,以平淡的生活場景描繪出寧靜的心境。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體現了詩人對生活的獨特感悟和追求。
重城獨隱居,世人寡相識。 回塘路寂寥,深徑花狼籍。 西風思忽生,南泉語還憶。 遙山去意長,大江歸夢直。 日暮立荒原,迢迢望空碧。
雅操端如金同,歲度凌霜傲雪。 風前略露煙梢,示許人窺全節。
蟄鱗伺新春,望極融融歸。 驚禽別舊巢,念遠遲遲飛。 吁君腹至業,歲故志獨違。 心弦世寡聽,意鑒古亦稀。 出關自荷篋,入秦扣誰扉。 埃目若忽失,風雨遠漸微。 將看吐虹章,冷射仙掌輝。
獨留正氣動乾坤,雖死猶生節義存。漫說彈冠非貢禹,青衿一領亦君恩。
共和創自楚江邊,殉節沙洲有隱賢。殷士裸將孤竹死,傷心絕食首陽巔。
拂水搖煙積翠深,闔閭城外晝陰陰。 花飛便作浮萍草,恰似儂家蕩子心。
百尺臺磯瞰碧流,紫陽仙子幾經秋。 游魚何事偏深逝,不道人間有直鉤。
山青云白斗爭高,石路縈紆接野橋。 幾個長松高出屋,門前楊柳未成條。
脫布褲,陰雨漫漫雨將暮。 千聲萬聲喚歸婦,婦歸忽生怒。 婦去有歸處。 明日雨聲干,匆匆還逐去。
池南夜觀天,斗柄長籬離。 其間第四星,此點光猶癡。 流空萬螢火。照我雙鬢絲。 相待滄海月,坐到三更時。 須臾眾色盡,造化一事奇。 手中公瑾扇,皎然相發揮。 風翻頭上巾,舞過池影西。 惟有雞冠兩樹花,一笑如受纏頭歸。
玉宇風清,金莖露爽,五日新秋。正好小軒,相逢初度,七十邊頭。 滿前白發悠悠。有抱得曾孫弄否。從此長看,星明南極,人醉西樓。
溪橋三日雨輕過,歸影蒼涼雨奈何。 詩落邙山松柏后,相看有愧少陵多。
孔子生東魯,斯文實在茲。 六經垂訓法,萬世共宗師。
奉水微微灑,恭提帚與箕。 室堂須凈掃,幾案亦輕麾。
紫陌金車。綠浦蘭槎。共追尋、大地芳華。三分春色,分與誰家。有一分山,一分水,一分花。 雨打檐牙。月落窗紗。恨韶光、轉盼天涯。小庭寂寞,底事爭嘩。是一聲鶯,一聲燕,一聲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