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居雜詠七十四首,自洪武十一年平原還家作也 其二十二
依山茅屋小于舟,吟對風光憶舊游。平地白云秋萬頃,五湖煙水似揚州。
依山茅屋小于舟,吟對風光憶舊游。平地白云秋萬頃,五湖煙水似揚州。
我昔初機學道迷,萬水千山覓見知。
明今辨古終難會,直說無心轉更疑。
蒙師點出秦時鏡,照見父母未生時。
如今覺了何所得,夜放烏雞帶雪飛。
巨石何年琢,為盆勢莫裁。
圓疑通澤國,深可并天臺。
法水長時滿,青蓮向日開。
無人知此喻,寂寞首空回。
宿草江邊閣,臨流發嘯歌。
所觀得病少,豈在蓄書多。
生子能無貴,居身不可過。
茍圖銷旦夕,青鬢長如何。
秋色入簷楹,閑門開復扃。
愁人欲長醉,薄酒又還醒。
攪照頭將白,逢誰眼暫青。
祇應南與北,唯此念飄零。
暮春慘慘黃昏雨,零落櫻桃斜掩戶。未張燈火簾幕深,樓閣巢寒聞燕語。
昔時常說長安好,而今厭走長安道。蘇秦辨說長卿才,自笑功名胡不早。
人悄悄,倚柱時,情脈脈,無人知。憐春惜遠情不盡,斜雨兼花暗濕衣。
廣陵秋節半,旗鼓迓靈濤。
?沈云海遠,風激雪山高。
壯哉水濱人,游為水中豪。
弄濤若平地,輕命如鴻毛。
古稱公無渡,弱渡堪悲號。
憑深良足畏,知險可先逃。
甘言毒人藥,巧笑刳腸刀。
狎玩終罹禍,險甚于滔滔。
昭然圣誡,勉旃于爾曹。
慎言渾不畏,忍事又何妨。
國法須遵守,人非莫舉揚。
無私仍克己,直道更和光。
此個如端的,天應降吉祥。
性之生情,為夢為想。
性之生緣,如影如響。
不有古圣,愚將安仰。
不有妙道,愚將安倣。
爰得智刃,決開疑綱。
人不同心,超然獨往。
明融日新,率由天獎。
帝里來朝謁,林泉卻憶歸。
得詩從史閣,掃石向巖扉。
云伴離丹闕,猿窺換紫衣。
天臺壽昌寺,山水有光輝。
年來流水壞平田,客徑窮愁自可憐。
汀葦亂搖寒夜雨,沙鷗閑弄夕陽天。
狂嫌濁酒難成醉,冷笑清詩不直錢。
碧落故人知我否,幾回相憶上漁船。
從來迂僻寡朋儔,今日優恩豈自酬。
抱病也容居粉署,好吟仍使在蓬丘。
利名場里心尤拙,少俊叢中鬢獨秋。
早晚東山拂衣去,愿攜鳩杖從公游。
什句無騷雅口難開,豈稱明公唱和才。
多病正憐拈筆懶,相思還喜送詩來。
讀臨危坐拋青史,吟遶幽庭躡綠苔。
欲琢一聯聊報謝,志疏詞拙自先咍。
少得方為貴,根莖豈異蓮。
高低全頼水,舒卷自知天。
已任群芳妒,難妨后笑偏。
向明終有待,呈艷不爭先。
愛重頻移席,征求苦費錢。
蘭蓀饒酷烈,桃杏愧奢妍。
應瑞花中絕,標名世上傳。
須栽禁池內,用表太平年。
賢良知足辱,為爾戒貪名。
一酌不能惑,千年依舊清。
深涵秋漢色,冷浸古松聲。
珍重荒碑在,何人曾淚傾。
名場欲獨立,一念一心寒。
白日升天易,明時取仕難。
家園半牢落,須發漸衰殘。
試把平生業,來投作者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