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二首 其一
臘月初,歲云徂。
黃河凍已合,深處有嘉魚。
活鱍鱍,跳不脫,又不能相煦以濕相濡以沫。
慚愧菩薩摩訶薩,春風幾時來。
解此黃河凍,令魚化作龍,直透桃花浪。
會即便會,癡人面前且莫說夢。
臘月初,歲云徂。
黃河凍已合,深處有嘉魚。
活鱍鱍,跳不脫,又不能相煦以濕相濡以沫。
慚愧菩薩摩訶薩,春風幾時來。
解此黃河凍,令魚化作龍,直透桃花浪。
會即便會,癡人面前且莫說夢。
臘月初,一年將盡。黃河已冰封,深處藏著好魚。魚兒活蹦亂跳,卻無法逃脫困境,也不能像在困境中相互用濕氣濕潤、用唾沫相互沾濕那樣生存。真慚愧啊菩薩摩訶薩,春風何時能來,化解這黃河的冰凍,讓魚化為龍,徑直穿過桃花浪。能領悟就領悟,別在愚癡的人面前說這些玄虛的話。
臘月初:農歷十二月初。
歲云徂(cú):一年將要過去。徂,往、去。
活鱍鱍(bō):形容魚跳動的樣子。
相煦以濕,相濡以沫:出自《莊子·大宗師》,原指泉水干涸,魚靠在一起以唾沫相互濕潤,后比喻同處困境,相互救助。
菩薩摩訶薩:指大菩薩。
桃花浪:指桃花汛,也比喻科舉中試。
偈通常是佛教僧人的悟道之語。此偈創作背景可能是作者在臘月初,看到自然景象黃河冰封,聯想到眾生在世間的困境,以魚自喻或喻眾生,表達對解脫、覺悟的思考,在佛教修行的感悟中創作此偈。
這首偈以形象的比喻闡述佛理,主旨是表達對眾生困境的關注和對解脫的期盼。其特點是將自然景象與佛理結合,語言通俗易解。在佛教偈語文學中,它以獨特的意象和直白的表達展現了對修行和解脫的思考。
前祭京師奉祝詞,
尊嚴不比百神祠。
臺家今歲籌邊急,
黃帕封香已過時。
巖石多意氣,
松樹留高齡。
倚仗眇云濤,
天風吹泠泠。
剪冰裁雪藐姑仙,綽約還同未嫁年。誰信探珠須赤水,只知生玉是藍田。明明可愛人如月,漠漠難尋路隔煙。惟有細吟還暗想,日將心眼待嫣然。
隨意梳頭與著衣,橫看側視總相宜?,庘O巧賽三年葉,黛筆重翻十樣眉。通國針神俱受譜,閑窗繡佛自挑絲。姍姍弱骨驚鴻影,最想回身答拜時。
憶昔騎羊弄玉年,曳娘衣袂繞娘肩。當時語笑渾閑事,向后思量盡可憐。石竹怯寒秋已瘦,瓊花依月晚尤妍。忍教悵望重簾外,不報監門不敢前。
此生幽愿可能酬,不敢將情訴蹇修。半刻沉吟曾露齒,一年消受幾回眸。微茫意緒心相印,細膩風光夢借游。妄想自知端罪過,泥犁甘墮未甘休。
回首香風淚一泓,斷腸消息命堪輕。燒燈院落更衣影,聽曲簾櫳向屧聲。聞課侍兒抄樂府,定知名十悅傾城。求分半摺羅襟帶,欲嗅余香度一生。
閨房林下譽難兼,色韻如娘兩占先。間氣不鐘男子去,才情偏與內家傳。曾陪曲宴吟風絮,忍便長齋讀妙蓮。龍女自然成佛早,未妨權領散花天。
憶昔飽帆出臺灣,一瞥已過澎湖間。千里、萬里海色盡,又看山色入閩山。
山山重疊虎門關,束縛波濤鎖煙鬟。茫茫一海枕群巒,入港豁露青山顏。
高臺峻壘槍炮環,戰場已過馀瘡瘢。城郭險距青天半,制船巨廠成市阛。
我時停泊泛小艇,登山四顧天地寬。風雨獨憑酒樓望,煙波忽送千舟還。
一夕乘流向閩郭,釣龍臺古壁巑岏。泉亭茶榭聞歌管,楚些越歈雜悲歡。
出闈夜上烏石岡,中秋城月大于盤。望月興闌長太息,何時獲遍五岳看!
浙、吳咫尺不能到,秦、蜀微茫更無端。是時人物樂升平,未料滄桑有翻瀾。
胸中私愿冀一遂,要當騎鶴上長安。豈知此景猶眼前,閩城不到十馀年。
瀛海已變千桑田,埋頭頓似藏九淵。一望江山色如赭,每聞花鳥淚猶泉。
莽莽市朝落殘局,沈沈人世隨逝川。投河已愧申屠狄,蹈海尤慚魯仲連!
亦欲化鶴歸遼天,遼東華表迷荒阡。當時猶自悲落拓,只今何處傷淪漣!
盛衰興廢真一瞬,回頭萬事云霄懸。往跡舊游何可問?海上日日揚塵煙。
《伐木》廢千載,勞者方載歌。
卬須良有系,觀善匪在他。
大道無隱晦,斯文流江河。
先民重邁征,所戒惟蹉跎。
春風回歲律,芳色滋庭柯。
喟然慚所欽,去日何其多。
何事獨愁緒,年高猶未閒。坡懸筋力少,人病藥囊慳。薄曙先鐘起,深宵后月還。不如聞見遠,甘學二乘頑。
何事獨愁緒,勞勞空自知。勢窮那可已,心苦欲誰為。學道翻成累,投閒已恨遲。坐看山月上,遮莫夜猿悲。
西湖西畔路,死魅復游魂。
早作千年調,能容一尺渾。
國刑修己怨,王爵報私恩。
縱許留遺孽,終無令子孫。
胡床明月坐高秋,碧瓦朱甍大海頭。十二危闌賓從滿,一時傳作庾公樓。
畫檻雕闌瞰越城,平湖十里最分明。公馀半捲珠簾坐,四百樓臺弄晚晴。
嬋娟一片起檐牙,影落臨安十萬家。絲竹管弦清夜滿,何如遷客在長沙。
不道青衫客異邦,錢塘江外是潯陽。扁舟若趁滕王宴,一夜南風到豫章。
峽口回波繞塞流,黃河利獨擅邊州。
千屯得水成膏壤,兩壩分渠據上游。
雞犬人家紅稻岸,魚鹽賈舶白蘋洲。
那知澤國堤防急,百萬金錢擲浪頭。
未能游屐遍人寰,
歸隱何妨且閉關。
奇絕南臺五指石,
不妨圖寫好家山。
三層崮,
路險不堪攀。
峰仰天門如列障,
澗窮上苑一探源。
紅葉蔚奇觀。
渺渺荒陂古埭東,
柳姑小廟柳陰中。
放翁老憊扶藜杖,
也逐鄉人禱歲豐。
既無潤筆又無詩,
替寫冰容三兩枝。
何日通靈能結實,
庶乎止渴慰相思。
青山含霽色,聯騎入都城。
梵閣云中出,林鐘雨后鳴。
風煙分勝地,歲月老塵纓。
共抱登臨癖,重來不負盟。
殘冬又得買舟回,曉駕肩輿撥霧開。
山背雪馀猶我送,林端云起望人來。
寒雞三唱清茅屋,春水微生響曲隈。
贏得征途無限趣,一壺新釀一盆梅。
不道新春同我回,千門爆竹聽如雷。
搖搖旅思眠難穩,隱隱城頭鑰未開。
月落半江帆影澹,潮平五夜角聲催。
推窗遲見東方白,安得戈揮海日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