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詩六首 其四
相如貧立壁,淵明老經邱。
文字照千祀,何人與之儔。
我生造化間,一萍寄洪流。
收心短檠底,要陪古人游。
相如貧立壁,淵明老經邱。
文字照千祀,何人與之儔。
我生造化間,一萍寄洪流。
收心短檠底,要陪古人游。
司馬相如曾經貧窮得家徒四壁,陶淵明年老時歷經山丘田園。他們的文字照耀千古,有誰能和他們相比呢?我生在天地造化之間,如同一顆浮萍寄身于浩蕩洪流。我收束心神在短燈檠下苦讀,想要陪伴古人一起遨游。
相如:指司馬相如,西漢辭賦家,早年家貧。立壁:即家徒四壁,形容十分貧窮。
淵明:指陶淵明,東晉田園詩人。經邱:經歷山丘,指陶淵明晚年隱居田園的生活。
千祀:千年。
儔:同類、匹敵。
造化:指天地、自然界。
萍:浮萍。
短檠:矮燈架,借指燈。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詩人可能身處動蕩或平凡的生活中,看到古人的成就,聯想到自身的境遇,從而有感而發,表達對古人的仰慕和自我奮進的決心。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古代賢才的崇敬和自我進取的志向。以古人的成就激勵自己,語言平實卻情感真摯。在文學史上雖不具有重大影響力,但體現了詩人對文學和精神追求的重視。
講院初開日,如云弟子從。宮墻依坐虎,文字轉雕龍。問禮存經曲,陳詩間鼓鐘。百年勤學道,猶自愧儒宗。
燕燕羽差池,雙飛復雙止。朝從舊主歸,暮將舊巢理。巢完乳我雛,寧辭污泥滓。雄飛去不返,雛長各他徙。孤鳴芹塘中,獨宿杏梁里。蒲柳風凄凄,蒹葭露泥泥。紅縷系將離,孌彼玉京氏。別來隔黃壚,飛投墓門死。禽鳥尚有知,人胡不循禮。
滿目無山水,全身已在林。不因人自昔,那得我從今。香暖流云幕,鐘寒怯曙襟。當時誰坐斷,塔影尚沉沉。
檻外西風一夜侵,飄飄那忍更相尋。感逢絕處詩誰勝,愁到濃時酒自斟。鶯逐斷煙啼北郭,蝶拖殘月過東林。因君檢點興亡事,不覺躊躇費朗吟。
掛劍臺前事已非,絆戈山下草離離。城門日沒烏棲早,野渡風高客過遲。十萬牛羊新部落,五千貔虎舊旌麾。泗河東接沂河去,曾與行舟記下邳。
游吳復適越,漫宿贊公房。小隱薜蘿密,大觀江海長。缽龍蟠夜壑,云篴語秋堂。稍覺菩提長,森森松橛涼。
淮甸為寮日,私錢奉令時。同拚愞弱罷,爭忍碎煩為。報國存忠赤,逢人惜鬢絲。相從又相別,勛業迫男兒。
益部烽煙告警初,連城星火夜飛書。橫征百姓無遺漏,惡弊諸公幾破除。已報戰亡人尚在,貪支軍餉額先虛。盡多奏牘陳忠義,畢竟高眠在里閭。
又復移舟踐舊盟,喜隨師友挹湖光。一番雨勢生秋意,幾處蟬聲送夕陽。亭榭家家增藻飾,星河歲歲曜文章。斷橋向午蟾方出,載月乘風更舉觴。
萬事忘懷付酒樽,長閒不厭客登門。但存心地平如砥,勝買黃牛教子孫。
大陸沉淪,河山慘淡,英雄氣短心寒。西風夜緊,陣陣送狂瀾。追想舊時往事,滄桑后,漸凋殘。甚凄涼,天昏地暗,不忍回頭看。世無干凈土,涉身世際,坐臥難安。雖抱滿腔熱血,又向誰彈。腸斷鵑聲啼破,傷心淚,灑遍西南。莫思量,舞刀直進沙場死亦甘。
仙人白玉掌,半出五云間。好去尋芝草,移栽王屋山。
網路通多斷亦多,秋光能耐幾蹉跎。登樓縱目穿千里,錯聽鄰童喚阿哥。
喜及前茅笑語新,終成離別轉傷神。莫疑肝膽非男子,祗為人間少此人。
龍盤虎踞王金陵,杰出天人致太平。千載精神真會聚,一朝文物益彰明。扶持直使乾坤正,指顧能令海岱清。二紀同□□□□,□□□□□肥民。農家鼓舞總安田,億兆欣逢大有年。道路漁樵爭擊壤,江鄉薪米不論錢。含淳詠德聲盈耳,易俗移風事格天。守郡深漸無報稱,但陪民社感陶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