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二首 其一
風動邪,幡動邪,風鳴邪,鈴鳴邪。
非風鈴鳴,非風幡動。
此土與西天,一隊黑漆桶。
誑惑世間人,請看滅胡種。
山僧不奈何,趁后也打哄。
瓠子曲彎彎,冬瓜直儱侗。
風動邪,幡動邪,風鳴邪,鈴鳴邪。
非風鈴鳴,非風幡動。
此土與西天,一隊黑漆桶。
誑惑世間人,請看滅胡種。
山僧不奈何,趁后也打哄。
瓠子曲彎彎,冬瓜直儱侗。
是風在動嗎,是幡在動嗎,是風在鳴響嗎,是鈴在鳴響嗎。并非是風讓鈴鳴響,也不是風讓幡飄動。這本土和西天的一些人,就像一群黑漆桶。他們誑騙迷惑世間人,大家請看那禍亂之種。我這山僧也沒辦法,只能跟著后面湊熱鬧。就像那彎曲的瓠子,直愣愣的冬瓜。
偈:梵語“偈佗”的簡稱,即佛經中的唱頌詞。
幡:一種垂直懸掛的窄長旗子。
西天:指佛教發源地印度。
黑漆桶:比喻糊涂、不明事理的人。
滅胡種:這里可能指那些以錯誤佛法誤導眾生的人。
打哄:湊熱鬧。
儱侗:形容物體粗大、直而長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當時佛教發展過程中可能存在一些人對佛法理解偏差、以錯誤教義誤導世人的現象,詩人作為一名僧人,對此有所感觸而創作此詩。
這首偈語詩主旨在于批判當時佛教界一些不良現象,以通俗的語言和獨特的意象表達深刻的思考。它在佛教文學中有一定價值,反映了當時佛教發展中的問題和部分僧人清醒的認識。
三千水驛堯封,百二山河禹甸。誰云帝子仙游,萬古重華如見。幾陣清風送暑,一輪明月涵秋。吹篴關山何處,龍江人在孤舟。紫簫聲咽夜江,白練影斜秋漢。清吟心緒悠悠,一月獨行無伴。萬里緘書隔歲,百年綣鬢微霜。滾滾綠江東去,懷人清恨偏長。綠樹丹花峻壁,淡云疏雨穹崖。大幅天然圖畫,更著扁舟勉齋。十年見獵狂心,半夜聞雞起舞。葫蘆纏縛何時,慧劍封塵獨苦。孤燈夜照西巖,畫舫秋風涼雨。詩成弄石灘頭,吏報寒更三鼓。和風和日秋天,碧水碧山洞府。桃源定在前頭,試問西灣漁父。
吳趨盛豪華,閶門最繁劇。每苦炎夏蒸,煙火萬家窄。曰余在戊辰,曾此設講席。咿唔阛阓間,名利共物役。本性愛蕭疏,時欲蠟幽屐。賴有羽人家,相望在咫尺。地古卻炎暉,仙居世氛隔。幡高引遠飔,下有對弈客。予心已欣然,藉草坐壇石。日色川上媚,煙光草際重。橫塘夾修竹,十里蟬聲中。我來古渡頭,歲月多行蹤。行蹤一何多,言瞻墓上松。墓在塘之西,家住塘之東。時節須祭掃,悠悠一水通。秋林靜虛白,春山靄空濛。氣候良自佳,泛舟每從容。炎夏少經過,安知野趣濃。野趣濃如此,欣賞情何窮。
清吹要碧玉,朝霞喻洛妃。華容溢藻幄,冰宇澹清暉。芳草生未積,梁塵將欲飛。思君隨歲晚,清露下羅衣。
生無骨筋,食槁飲泉,于陵與同。向韭畦收采,搗泥治鯁,藥奩珍弆,出土為龍。玉砌光陰,瓊州鄉貫,朐?名傳漢志中。軒轅后,更有誰曾見,汝大如虹。藏身喜傍幽叢。莫暗嚙香根寸寸空。笑似蝸少角,免尋爭戰,如蠶無繭,不受牢籠。溽草陰墻,乾苔淺土,朝暮長吟一笛風。生何幸,看后身仍化,百合花紅。
東風庭院夕陽斜,靜對疏篁玩物華。忽見夭桃笑相向,始知春色到寒家。
訴盡中情為兩詩,可憐誰識漢文姬。歸來已覺秋風晚,標格猶應似舊時。
松柏何須附女蘿,思將白日醉中過。天教武子為情死,人是文通賦恨多。
剎那滅卻阿鼻業,閻羅共我休分別。洋銅鐵汁即醍醐,火輪便是禪心月。
夢中亦何云,問我何不懌。人只百年身,能消幾兩屐。萬物道為尊,朝聞死可夕。試觀今傳者,總非蟬冕客。人理坦易憑,神機紛難釋。塞馬不終亡,蕉鹿豈真獲。再拜領教言,塵慮春水釋。冥心與天游,歸讀羲皇易。
蝶怨鶯愁最惱人,曲中金縷可憐春。恨予已被桃源誤,莫共漁郎更問津。不斷晴波漾綠萍,陌頭柳眼為誰青。從今妄作封侯想,學得長生種樹經。
何人鑿山腹,高堂跨崔嵬。悠悠百年事,滾滾隨塵埃。棄置君莫問,且復共此杯。
憶妾嫁君日,云發未成鬟。飄搖紅羅帶,窈窕秦珠環。董香閉綺閣,對坐春風閒。許妾心不移,長指門前山。詎意青樓女,巧笑矜朱顏。春風忽飄轉,一往不可還。君如云間月,舉手杳莫攀。妾如歸海水,日夜空潺湲。
田家三伏時,農務方未已。日中毛發焦,苦身事耘耔。豈不愿休息,維草起宅矣。格澤古所無,力作猶難恃。民生實在勤,艱難有如此。
淡蕩云容出岫,參差樹影臨江。黃犢晚歸呼子,白鷗晴浴成雙。水色溶溶薄霧,山光淡淡明沙。試倩漁郎尋去,隔江疑有仙家。徑來羊仲求仲,菊有黃花白花。昨日南山書到,折腰郎向誰家。太極圖書易簡,濂溪風月尋常。如何人去千載,高蹤誰嗣遺芳。
司馬江山已屬劉,區區五斗肯淹留。莫嗔貧到瓶無粟,尚有黃花對酒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