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錢申伯游東山韻二首 其一
東麓坡陀盡梵宮,我來泉上照衰容。
解衣又作茶瓜客,倚檻同看煙雨峰。
何用苦吟凌鮑謝,要須高節配喬松。
海冰永閟錐沙畫,絕嘆故人遺墨濃。
東麓坡陀盡梵宮,我來泉上照衰容。
解衣又作茶瓜客,倚檻同看煙雨峰。
何用苦吟凌鮑謝,要須高節配喬松。
海冰永閟錐沙畫,絕嘆故人遺墨濃。
東山北麓起伏處全是佛寺,我來到泉邊映照自己衰老的面容。解開衣衫又成了品茶吃瓜的客人,靠著欄桿一同觀賞煙雨籠罩的山峰。何必苦苦吟詩超越鮑照和謝靈運,重要的是要有高尚的節操與喬松相配。海上堅冰長久封存著錐沙般的書法,我深深感嘆故人留下的墨寶韻味濃厚。
東麓:東山的北麓。坡陀:地勢起伏不平。梵宮:佛寺。
衰容:衰老的容顏。
茶瓜客:品茶吃瓜的人。
鮑謝:指南朝宋詩人鮑照和謝靈運,二人以詩才著稱。
喬松:高大的松樹,常用來比喻高尚的品德。
海冰:可能指寒冷環境或某種特定情境。錐沙畫:形容書法筆力剛勁。
遺墨:故人留下的書法作品。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可能是詩人游覽東山時,看到佛寺、山峰等景色,聯想到自己的人生經歷和故人,從而有感而發創作此詩。當時或許心境平和又夾雜著對時光流逝和故人不在的感慨。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對高尚品德的追求和對故人的懷念。其特點是借景抒情、用典自然,語言質樸。在文學上展現了詩人的情感世界和文學素養。
須知天地共同根,萬物從來元一體。未審南泉庭下花,幾人看了夢相似。
桐葉涼生夜,藕花香滿時。幾多離思有誰知。遙望盈盈一水、抵天涯。雨灑征衣淚,月顰分鏡眉。相逢又是隔年期。不似畫橋歸燕、解于飛。
駕飆舞神霄,披霞帶九日。高皇齊龍輪,遂造九華室。神虎洞瓊林,風云合成一。開闔幽門戶,靈變玄跡滅。
翠華香重玉爐添,雙鳳樓頭曉日暹。扇掩紅鸞金殿悄,一聲清蹕捲珠簾。
擾擾紛紛滿眼塵,可憐光景逐時新。數聲啼鳥亂云暮,竹外一枝梅小春。
綠野堂開松菊陰,中書再入主恩深。綸扉十載憂時淚,劍履三朝捧日心。世事兵戈期洗雨,蒼生霄漢望為霖。可知沖圣勞宵旰,鷗鳥幽盟未許尋。
風露薄秋光暖。柔翠枝頭花軟。細蕊嬌香凝笑眼。分得金波色淺。木樨開落閑庭院。香風扇。未許西風卷。向露草還舒展。
結交若如初,何必重雷陳。學道若如初,釋尊滿界塵。大法本無多,久長難得人。
五十九年蘧伯玉,家無擔石居無屋。喜君馬上風前詩,似我南坡月中竹。寒窗有意過我無,雍容車騎子甚都。更當為作子虛賦,王郎文彩今相如。烏衣諸郎美如玉,笑我秋風卷茅屋。才高渠是判花人,頭白吾羞汗青竹。此君那可一日無,桃花不復怨玄都。得公明月千斛珠,我羞魚目真不如。無方可試藍田玉,空想云庵臥玉屋。賴有人間百尺樓,下臨此地千尋竹。衰翁久已一故無,聊睇逸驥方過都。公是風流小摩詰,我為無用長僑如。鉛刀不可切堅玉,敝筐豈能持大屋。強驅跛鱉當前鋒,看公詩成如破竹。君房言語舉世無,射策未許蒙帝都。巴人下里不足數,云韶九奏方純如。蘊石知公似荊玉,誰作玙璠薦王屋。白髯應笑虎頭癡,青衫謾把魚須竹。老此安能為有無,曹會豈可當大都。彈丸脫手盤走珠,句然如此今誰如。平世欲獻初無玉,何嘗生存夢華屋。苦遭田父亦與飲,不問主人時看竹。十事如意八九無,暮年猶喜見子都。那能從公得三絕,但可一身觀六如。鱸魚憶鲙松江玉,船作浮家當漁屋。寒窗夢著雨中蓑,長釣復垂波上竹。平生僅識之與無,敢攻詩城跨二都。歸舟欲上知可呼,念舍公去何所如。公哦新詩戛鳴玉,欲辦陟釐須滿屋。誰遣藍田丘壑人,來吹緱嶺參差竹。心知游路豈復無,頗如六鹢飛宋都。小巫羞澀見大巫,神氣比公真蔑如。
寥落蓮須閣里詩,云淙別館亦凌夷。十年舊憶南園會,留與傷心后輩知。
已見寒梅發,復聞啼鳥聲。心心視春草,畏向階前生。
九日無會雨。三兩朋儔,小作城南聚。秋氣澄天宇。湖光麗,倒映垂楊千縷。孰伴菊英黃,看滿砌,雞冠如炬。憶當年,淤塘敗葦,只今何許。今朝亭畔徘徊,往跡千端,都付東流去。經幢誰記取。文宴杳,難覓墻頭題句。黑暗劇濃時,地下火,此間曾郁。卻贏得西廳芳趾,遙山同綠。
曲澗泉孤溜,高山云四垂。逢人承問訊,長者是為誰。
載酒問山寺,尋幽過遠林。殘霞依水凈,新月隱杯深。坐久頻移石,歌長得賞心。青春元自好,歸棹有高吟。
言在酒中言豈虛,藏山約待十年馀。算來都是清狂種,脫落形骸鶴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