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和招鶴 其四
蓬萊云近綺疏明,鶴砌分茶午夢晴。何似林間看不足,并呼鷗鷺狎齊盟。
蓬萊云近綺疏明,鶴砌分茶午夢晴。何似林間看不足,并呼鷗鷺狎齊盟。
君不見西漢文翁為蜀守,蜀學不居齊魯后。諸生競欲保翁名,石室鐫磨貴難朽。
東漢高公又幾時,為作石室還如茲。至今二室堅且久,文公高公名不衰。
世間可傳唯鐵石,石終可泐鐵終蝕。古人好事留其名,石室存亡竟何益。
漢水沉碑知在不,叔子名存空峴首。安得眼看石室銷,要知二子名終有。
寶殿開寧德,
彌文更日新。
儉勤垂壸則,
慈惠配皇仁。
脫屣堯何圣,
補天媧亦神。
傷心東越路,
畫翣暗龍輴。
天高靄靄云昏,江闊霏霏雪繁。
渚下鴨方遠泛,枝間雀不聞喧。
鄙夫此志相依,生涯稊稗同微。
欲具沙邊短艇,波濤歲晚人稀。
窗間遠岫謝玄暉,
人物煌煌三秀芝。
黃耳來時得佳句,
碧云合處起幽思。
深閨復見解圍手,
勝日應多贈婦辭。
念我龐婆最癡絕,
只能舉案解支頤。
歲事潛占雪,
風光暗著梅。
有書招隱去,
無地避愁來。
廝役聯裘馬,
英豪困草萊。
誰能知許事,
得酒鼾如靁。
玉骨巑岏雪作頂,清溪下舞蛟龍影。忽驚發地扶屋極,誰向天公乞刀尺。
道人逸氣天云高,韋偃畢宏皆坐超。奔崕斷壑皆睥睨,悲風激激星勞勞。
胡為乎掛卿高堂之素壁,許侯筆興萬牛敵。坐來一氣回霜秋,四顧滿堂皆古色。老夫卜筑寄云松,屢揖伯鸞攜敬通。忽見婆娑眼中物,使我嚼句生天風。
千章奇材臥澗底,公獨區區悅其偽。我知金石貫冰霜,便與髯卿同一味。君不見丹霞大士燒木佛,此老胸中果何物。
舊聞飲中有八仙,日多鐺杓相周旋。
今之十八豈其裔,何為復效枕曲眠。
癡人但作從事呼,妄起清濁分圣賢。
那知風味古無有,名字真從天上傳。
留侯舊與赤松游,余韻到今千百年。
看君風骨頗似祖,日酌九醞追天全。
我嗟譜系漫難考,流落恐緣濡髪顛。
窮愁政在禁酒國,未免口角生饞涎。
出門欲作一斗計,誰乞三百青銅錢。
淵明苦長饑,
中年求一官。
歸來蒔松菊,
頗覺生理難。
我恐須出仕,
未出心已寒。
好謝山巨源,
作吏廢游觀。
有子登嚴密,
人高孟母慈。
珍羞五鼎養,
象服小君宜。
未厭斑衣樂,
俄嗟泫露悲。
百年無少憾,
千古令名垂。
貍奴戴頭來,本是籜龍種。
長镵借愿力,攙汝入珍供。
晨庖辱分甘,輒應食指動。
令人懷舊游,春服粲群從。
竹間留名字,小刻妙南董。
西城春色靜年芳,
靈沼文禽暖在梁。
岸艤輕舟泛鹢首,
路尋飛棧轉羊腸。
杯心襯錦花留影,
波面镕銀月迸光。
曾倚披霄高閣望,
清都自有水云鄉。
羽書劇紛綸,將士愧庸懦。
誰扶中興舉,康濟須十亂。
周郎人中杰,表表蒼柏干。
向來圍城厄,夢想音信斷。
瞻敬會有時,神明恍還觀。
他年銓衡手,抗論清月旦。
勿為俗人言,鐘鼓驚斥鷃。
少文閱世老不出,自畫云山滿墻壁。澄懷觀道追所歷,坐覺琴聲隱金石。我亦七年湖外客,夢中猶泛湘江碧。浯溪之圖喜新得,身臥嶺南心嶺北。憶嘗留語溪邊僧,異時人讀唐中興。說與此乃秦典刑,三句入韻之罘銘。今欲復作誰可令,似有元結無真卿。風煙慘淡萬古情,不如且尋畫隱成。
門外溪光倒碧山,憐君終不厭身閑。
直須掃跡利名里,卻要策勲文字間。
洗耳時傾高士論,轉喉莫犯貴人顏。
百年總是一抔土,且乞余生隱市關。
廢詩不復匠蘇州
蠹簡于人風馬牛
喜有丘明能撰次
極知水部愈風流
句分競病應難敵
家有封胡可解憂
共嘆宣城游岱早
剩招去干不能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