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禪人出丐求頌
萬指生涯一缽歸,叢林宗尚默無機。
道耕自信我寒槁,妙用相煩君發揮。
薜荔藩籬秋蔓衍,女蘿窗戶月依稀。
時時處處通消息,物象都盧入范圍。
萬指生涯一缽歸,叢林宗尚默無機。
道耕自信我寒槁,妙用相煩君發揮。
薜荔藩籬秋蔓衍,女蘿窗戶月依稀。
時時處處通消息,物象都盧入范圍。
眾多人的生計都歸于一個缽盂,叢林中崇尚默默無言、不顯露機鋒。我自信如貧瘠的土地般堅守道的耕耘,還得麻煩你去發揮佛法的妙用。薜荔爬滿藩籬在秋意中蔓延,女蘿掛在窗邊月色隱隱約約。無論何時何地都能互通消息,世間萬物都納入了佛法的范圍。
萬指:眾多的人。一缽:指僧人乞食的缽盂。
叢林:指寺院。宗尚:尊崇、崇尚。默無機:默默無言,不顯露機鋒。
道耕:對修行求道的比喻。寒槁:貧瘠、荒涼,這里指自己修行的狀態。
薜荔:一種常綠藤本植物。藩籬:籬笆。蔓衍:蔓延。
女蘿:一種植物,常攀援在樹木或巖石上。依?。弘[約、不清晰。
都盧:全部、統統。
此詩創作于佛教寺院修行的環境中。當時佛教叢林盛行,僧人以修行和弘法為主要活動。詩人可能在與宗禪人交流過程中,有感于修行生活和佛法的廣大,于是創作此詩,鼓勵宗禪人發揮佛法的妙用去度化眾生。
這首詩主旨圍繞佛教修行和佛法弘揚,突出了修行的清苦和佛法的包容萬物。其特點是將禪理融入自然景象和日常修行描述中。在佛教文學中,它體現了當時寺院修行者的思想和追求,有一定的宗教文化價值。
茜窗閑煞丹青筆,畫稿嫞臨。薄怯羅襟。秋入屏帷問淺深。漸深秋似春猶淺,最是而今。孤負春心。殘夢都隨斷續砧。
低田傍海仰依山,雨即橫流旱即乾。時決時潴能自力,轉成沃壤不為難。
苦苦相纏寄寓身,風刀雨矢共霜辰。而今立穩枝頭日,反奪枝頭一脈春。
秋波綠兮秋草黃,幽禽無數來寒塘。爭鳴爭逐相趨蹌,高低遐邇時回翔。團荷已老蒹葭蒼,輕飔紫蓼低復昂。殷殷紅葉微沾霜,柔枝裊裊猶垂楊。追炎物性原尋常,晴柯可棲百尺強。爾獨何為不向陽,嚶嚶愛此金風涼。
覆地蒼云濕,垂天綠沈濃。窗開生翠疊,箔卷膩煙重。妥尾千梢鳳,拿空萬部龍。入風旗纛亂,敲月佩環從。嶰谷追遺律,筼筜墨舊蹤。高寒排雨氣,瀟颯冷云胸。漾壁頹藍水,遮門浩碧峰。湘娥斑瀲滟,莊叟籟于喁。銅干平欺柏,霜髯欲傲松。橫分清偃蹇,側亸醉龍鐘。鐵畫唐鉤鎖,粗村杜刃鋒。帚書豪蔡格,箭栝美吳儂。碎影琉璃榻,鮮香琥珀鐘。他時裁筍籜,規制取芙蓉。
剪剪西風,為人吹冷心頭血。舊驩難掇,休對窺簾月。俯仰生平,一夜腸千結。愁時節。便成芳夢,夢里仍嗚咽。
柴門重客醉中歸,尚憶揮毫索紙時。何物與儂供不朽,西征卷首石湖詩。錦囊隨上越王臺,天海風濤亦壯哉。書到嶺頭梅恰動,一枝應伴一篇來。
七年之間三別子,兩在山中一城里。休論心跡未能并,可惜頭顱只如此。風塵拓落何所為,東溪片月當茅茨。老兄能歌弟能和,松花酒熟清堪攜。北方苦旱南征伐,無事區區一吳越。高天且隕不自憂,杞國狂夫空白發。
片語豐干偶覺違,一年風雨幾柴扉。可知老子黃山月,也送巴江萬里歸。
停驂獨上月潭游,千仞岡頭振弊裘。翠色忽從懷抱起,谷音常應水聲流。云巖瑰磊歸仙境,石髓清甘瀉玉甌。愛此不知行路遠,豪吟消盡古今愁。
廣莫風中小歲春,百昌未吐蘭芽新。柔蕓都荔元同節,園柳宮梅且后塵。南國美人東家子,若英華彩苕榮比。蕙樓菌閣起江邊,綠葉紫甚羅戶里。崇佩朝充翡翠囊,溫湯夜浴鴛央水。博山爐中百和香,虎蒲龍棗及都梁。流雪回風縈洛藹,橫煙斜一裊秦芳。曾聞有酒布蘭生,復有雅曲猗蘭名。愿分明燭徐吾影,耒媚國香燕姞情。
荏苒征途,馬首外、黃埃飛滅。漸初夏、麥寒西隴,草熏南陌。平楚澹煙迷云鶩,亂山落照聞啼鴂。只玉驄、飄泊未歸來,心慵怯。名與利,多生劫。勞和恨,他生業。怕鏡中不似、去家時節。殘月一鞭鄉夢斷,暮云千里音書歇。想故園、莫道不曾愁,愁今絕。
一點照今古,胸中殊了然。不妨為漫吏,可但號臞仙。丹荔盟猶在,凝香句未傳。秋風稍涼冷,速辦下灘船。
業從師授巧無師,孟子何曾負子思。華月不從修處缺,景星還自望中垂。偽從所惡生成黨,判自持方不中規。欲扣兩端今已矣,忘言獨與故吾期。
摛云搖碧露繁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