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廬山折桂旛竿原下望彭蠡湖握杖過前山僧舍說偈
木落山骨瘦,水退沙痕隆。
漁舟弄江日,一葉浮軟紅。
眼底事不俗,道人心若沖。
旛竿頭進步,云水展家風。
木落山骨瘦,水退沙痕隆。
漁舟弄江日,一葉浮軟紅。
眼底事不俗,道人心若沖。
旛竿頭進步,云水展家風。
樹葉凋零,山巒顯得骨瘦嶙峋;江水退去,沙灘上留下高高的痕跡。漁舟在江上迎著日光行駛,如一片樹葉漂浮在柔和的光影里。眼前所見之事并不俗氣,修道之人內心淡泊虛靜。要在旛竿的頂端更進一步,在云水中展現出修行者的風范。
山骨瘦:形容樹葉落盡后,山巒顯得光禿禿的。
沙痕隆:指江水退去后,沙灘上留下較高的痕跡。
軟紅:指柔和的光影。
若沖:虛靜淡泊。
旛竿頭進步:比喻在修行或事業上更進一步。
家風:這里指修行者的風范、傳統。
此詩創作背景可能是詩人在廬山游玩,從折桂旛竿原下眺望彭蠡湖,經過前山僧舍時有感而發。當時詩人或許處于一種對修行有所感悟的心境,在自然景色中尋找精神寄托和修行的啟示。
這首詩主旨是借景抒情,表達修行者的心境和追求。其突出特點是將自然景色與修行感悟巧妙融合。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古代文人在自然中尋求精神升華的創作風格。
輕蠟細凝蜂蜜,薄羅深壓鵝黃。
玉容縱不似何郎。也在百花頭上。
試看眉間一點,全如瓶里孤芳。
明年此日趁鹓行。記取今朝勝賞。
湖上秋來蓮蕩空。年華都付與,木芙蓉。
采菱舟子兩相逢。雙媚靨,一笑與誰濃。
斜日落溟蒙。鴛鴦飛起處,水無蹤。
望湖樓上兩三峰。人不見,林外數聲鐘。
見晚情如舊,交疏分已深。舞時歌處動人心。煙水數年魂夢,無處可追尋。
昨夜燈前見,重題漢上襟。便愁云雨又難尋。曉也星稀,曉也月西沈。曉也雁行低度,不會寄芳音。
冷香浮動。望處欲聲胡蝶夢。
曉日曈昽。愁見凝酥暖漸融。
鼓催歌送。芳酒一尊誰與共。
寂寞墻東。門掩黃昏滿院風。
勸子一杯酒,清淚不須流。人間千古,俯仰如夢說揚州。
何況楚王臺畔,為雨為云無限,人事付輕漚。聚散隨來去,天地有虛舟。
謫仙人,解金龜,換美酒。載與君游,流水曲觴且賡酬。
麾蓋飛迎過靄,江濱響振歌喉,拚醉又何求。三萬六千日,日日此優游。
行人欲上來時路。破曉霧、輕寒去。隔葉子規聲暗度。十分酒滿,舞裀歌袖,沾夜無尋處。
故人近送旌旗暮。但聽陽關第三句。欲斷離腸馀幾許。滿天星月,看人憔悴,燭淚垂如雨。
瑤田銀海。浩色難為對。琪樹照人間,曉然是、華巖境界。
萬年松徑,一帶舊峰巒,深掩覆,密遮藏,三昧興無礙。
金毛獅子,打就休驚怪。片片上紅爐,且不可、將情作解。
有無不道,泯絕去來今,明即暗,暗還明,只個長不昧。
瘐領香前親寫得。子細看,粉勻無跡。月殿休尋覓。姑射人來,知是曾相識。
不要青春閑用力。也曾寄、江南信息。著意應難摘。留與梨花,比并真顏色。
味過華林芳蒂,色兼陽井沈朱。輕勻絳蠟裹團酥。不比人間甘露。
神鼎十分火棗,龍盤三寸紅珠。清含冰蜜洗云腴。只恐身輕飛去。
翡翠林梢青黛山。小樓新罨畫,卷珠簾。
碧紗窗外水挪藍。憑欄處,相對玉纖纖。
人散酒闌珊。夜長都睡皺,唾花衫。
一彎殘月下風檐。凌波去,羅襪步蹁躚。
后院短墻臨綠水,春風急管繁弦。問誰親按小嬋娟。玉堂真學士,琳館地行仙。
安得此身來此處,依稀一夢梨園。江南刺使謾垂涎。據鞍腸已斷,何況到尊前。
屋下疏流水,屋上列青山。先生跨鶴何處,窈窕白云間。
采藥當年三徑,只有長松綠竹,霜吹晚蕭然。舉酒高臺上,彷佛揖群仙。
轉銀漢,飛寶鑒,溢清寒。金波萬頃不動,人在玉壺寬。
我唱君須起舞,要把嫦娥留住,相送一杯殘。醉矣拂衣去,一笑渺人寰。
江南一雁橫秋水。嘆咫尺、斷行千里。
回紋機上字縱橫,欲寄遠、憑誰是。
謝客池塘春都未。微微動、短墻桃李。
半陰才暖卻清寒,是瘦損、人天氣。
曉來一陣催花雨。正桃李、橫塘處。
笙歌簾幕燕鶯喧。春在人間不老、谷城仙。
瀟湘圖畫迎千騎。襦褲歡聲起。
功名風虎慶云龍。更看萬釘橫帶、系金狨。
翠柏丹崖,碧云深鎖神仙府。勢盤龍虎。樓觀雄中土。
我欲停時,又恐斜陽暮。黃塵路。客懷良苦。滿目西山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