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奉迎皇太后使沈判官至,因有此作
長樂宮人掃落花,
君王正候五云車。
萬方臣妾同瞻望,
疑在曾城阿母家。
長樂宮人掃落花,
君王正候五云車。
萬方臣妾同瞻望,
疑在曾城阿母家。
長樂宮中的宮女清掃著落花,君王正等候著迎接皇太后的五云車。天下的臣民一同翹首瞻望,仿佛皇太后疑是在仙山曾城的西王母那里。
長樂宮:漢代宮殿名,這里借指唐代宮廷。
五云車:傳說中仙人所乘的五色云車,這里指迎接皇太后的車駕。
萬方臣妾:天下的臣民。
曾城:神話中的仙山,這里借指仙境。阿母:指西王母。
此詩應創作于迎接皇太后的特定時刻。在古代,皇太后地位尊崇,迎接皇太后是宮廷中的重要大事。詩人在聞知迎接皇太后的使者到來時,有感而發創作此詩,展現了當時宮廷迎接皇太后的莊重場面。
這首詩主旨在于描繪迎接皇太后的莊重場景,突出臣民對皇太后的尊崇。其特點是營造出神秘莊重的氛圍,用詞典雅。在文學史上雖不具有重大影響,但反映了當時的宮廷文化和禮儀。
輕飆自何來,破我池面綠。龍牙可方床,清夢繞修竹??嘣怿B將雛,咿喔丈人屋。兩家餉濁醪,誰能問斗斛。妙意不可名,杯深睡初足。
秋水木蘭橈,雙旌出渭橋。飛云行上黨,積雪過中條。謁帝朱衣近,寧親繡服遙。向來龍劍影,輝赫電光搖。
非干寵辱不能驚,一付之天莫我攖。舉世忙時贏得懶,是人愛處放教輕。生為柱國身何在,死象祁連冢亦平。千古在前兒戲耳,且容高枕聽秋聲。
嵩州昔有蕭將軍,讀書學劍天下聞。南隨龍馬渡江去,尚有孤琴傳子孫。孤琴云是唐人斲,昔日軍中自行樂。至今猶存殺伐聲,一鼓哀風振寥廓。將軍之孫才且良,文能作賦武蹶張。秦皇城下飲白馬,祁連山中射白狼。時平好文不好武,抱琴卻嘆儒衣誤。昭王臺上看青春,彭郎磯頭夢歸路。日長史館幽且閒,正冠拂琴為我彈。京城六月日如火,霜鐘半夜鳴空山。南風自有虞廷操,可惜同心不同調。捐琴決眼望青天,今日天門有新詔。
芙蓉雜金菊,枝葉長闌干。遙憐退朝人,糕酒出大官。豈知江海上,落英亦可餐。典衣作重陽,徂歲慘將寒。無衣粟我膚,無酒嚬我顏。貧居真可嘆,二事長相關。
百里妖氛一戰清,萬峰雷雨洗回兵。未能千羽苗頑格,深愧壺漿父老迎。莫倚謀攻為上策,還須內治是先聲。功微不愿封侯賞,但乞蠲輸絕橫征。
回中烽火入,塞上追兵起。此時邊朔寒,登隴思君子。東顧望漢京,南山云霧里。
平攀天面一彎月,下視山腹三重茅。更欲移居入霄漢,卻憎棲鳥占林梢。
來日當殘臘,歸期及暮春。眼看今夜月,心切故鄉人。浪息煩風伯,舟安托水神。馮唐何用嘆,未誤百年身。
廿年燕市客,爾外更誰存。逆旅推耆舊,他鄉見子孫。花香分玉殿,藜火直金門。笑我青衫敝,西風曳帝閽。
老詹亦白發,相對垂霜蓬。賦詩殊有味,涉世非所工。杖藜山谷間,狀類渤海龔。半道要我飲,意與王弘同。有酒我自至,不須遣龐通。門生與兒子,杖屨聊相從。
手綰銀章主秘祠,翩然歸去忽如遺。麈湖龍井云間上,鳳曲鸞歌月下吹。香逐蘅薇深更入,氣交梨棗靜偏宜。南屏風雨平坡雪,爭似山中夢覺時。
甲馬新從鳥道回,覽奇還更陟崔嵬??芷綕u喜流移復,春暖兼欣農務開。兩竇高明行日月,九關深黑閉風雷。投簪最好支茅地,戀土猶懷舊釣臺。
宣室不令容董偃,卻容皋朔與相如。當時有意清君側,雞鞠詼諧總合誅。
秋深猶帶秋初熱。未放秋香發。愛他樓下木芙蓉。妝罷三千美女、出唐宮。西湖雖小風光勝。分得錢塘景。這些林木這些山。恰似三賢堂后、憑闌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