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 其三四八
絕待而靈,無得而名。
就位難辨,借功證成。
合伴應時節,隨事放光明。
神歌社舞閑心適,塊雨條風樂太平。
絕待而靈,無得而名。
就位難辨,借功證成。
合伴應時節,隨事放光明。
神歌社舞閑心適,塊雨條風樂太平。
獨立無待而靈動,無可獲得而命名。處于本位難以分辨,借助事功來證悟成就。與眾人相伴順應時節,隨順事物散發光明。在神歌社舞中閑適心意,在和風細雨里樂享太平。
絕待:獨立無待,不依賴其他事物。
靈:靈動。
無得而名:無法用言語去命名、定義。
就位:處于本位。
借功證成:借助事功來證悟、成就。
合伴:與眾人相伴。
塊雨條風:即和風細雨,比喻好的兆頭、條件等。
此詩為禪詩,作者可能是一位僧人。創作背景或許是在相對和平、安定的時期,作者在禪修過程中感悟到禪理,同時對世間的太平景象有所感觸,于是寫下此詩來表達內心的感悟和對太平生活的贊美。
這首詩主旨在于傳達禪理,同時表達對太平生活的喜愛。其特點是將禪理與生活場景相結合,以生動的畫面展現禪意。在禪詩文學中,豐富了禪意表達的形式,為后人理解禪理和當時的社會風貌提供了參考。
往年曾訪天隨子,煙樹微茫過太湖。雪色寒鱸臨水買,翠毛春鳥隔林呼。只今圖畫渾相似,如此家山住得無。皎皎白駒空谷里,令人搔首憶潛夫。
壺傾酒盡棹歌催,日影平西送騎回。最是秋風憐客別,沙頭緩送布帆開。
塵世神仙事渺茫,綠蓑誰識老佯狂。華夷日月尋常語,掉首當年動帝王。
海內公然尊一夫,公卿畢竟是家奴。從今天下真無馬,麋鹿優游滿帝都。
我欲到斯境,歲月良已深。今晨為茲游,酬我夙昔心。悠悠岡坂長,慘慘風云陰。微雨迫短日,飄然灑衣襟。婁欲還吾駕,去意復難任。逍遙得所止,林竹自蕭森。素琴不須彈,山水有清音。邈在樊籠外,塵想何由侵。況懷冥絕理,去此將焉尋。他山豈不好,聊爾非所欽。
翩翩貴公子,佳譽本能文。大第辭京輦,高旌擁塞云。勸農唐刺史,養士漢將軍。莫刻和戎誓,朝廷立功勛。寄語文州守,謀邊想甚勞。封疆通鳥鼠,種落雜猿猱。甲馬廉頗少,詩書郤縠高。當須辦乃事,不用恥弓刀。
漢庭辭卻大夫官,七里灘頭一釣竿。千古富春巖畔月,清光常映客星寒。
開尊霜月坐更深,憶向昆明寄短吟。綠野初歸有琴鶴,青門將隱得山林。憂時尚問諸蠻戍,破虜遙傳六詔音。白首誰憐趙充國,留屯終見老臣心。
聞君筑圃多奇植,紅蕊黃花落又開。惟有庭前歲寒竹,時時雙鳳下飛來。
投謁初心負可兒,絳云猶似誤腰肢。業根如是復如是,人世風流有盡時。
淮甸今焚掠,紛紛日異聞。遠侵三楚地,近隔九江云。鄰省圍邊將,親王進衛軍。由來王國內,不在策奇勛。
姚家兄弟無與儔,前后突兀成高樓。棣華春日自相照,燕子東風還獨留。八窗云氣連玉笥,四壁圖畫看瀛洲。若非仙骨寧好此,祝君小住三千秋。
一尊風雨散詞林,幾度懷君動楚吟。錦被漫勞青翰舫,新題先到紫鸞音。情深并抱英雄淚,賦就俱懸絕代心。咄咄斯人真獨往,千秋吾黨見雙金。
一種奇葩絕眾芳,朅來當戶見鋤傷。猶看紉作幽人佩,獨步修門擅國香。
涼夜始多夢,升沈頃相尋。蟋蟀入床下,蕭序已載陰。褰裳出庭戶,河漢清且深。華月掛林杪,高鴻送哀音。百歲豈不多,半為風雨侵。嗟彼蝸角名,煩此孤鶴心。流水激古洲,高山出遠岑。子期果難逢,獨臥枕素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