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知殿化佛殿僧堂中燈油求頌
佛燈誰我續光明,果若蓮開大夢醒。
香草有心持潔白,蘭膏無腳湛寒青。
默耕化外那知夜,真照壺中不覺冥。
家世兒孫傳底事,從教輝耀顯門庭。
佛燈誰我續光明,果若蓮開大夢醒。
香草有心持潔白,蘭膏無腳湛寒青。
默耕化外那知夜,真照壺中不覺冥。
家世兒孫傳底事,從教輝耀顯門庭。
是誰為我接續佛燈的光明呢,倘若真能如蓮花盛開,那便是大夢初醒。香草懷著保持潔白的心意,蘭膏雖無腳卻能閃耀著寒青色的光。默默地在教化之外耕耘,哪里還知道夜晚的存在,真正的光明映照在壺中,也感覺不到黑暗。家族世代兒孫傳承的是什么呢,就讓這光輝榮耀顯耀門庭吧。
蓮開大夢醒:蓮花盛開象征著覺悟,大夢醒表示從迷茫中覺醒。
香草:可能象征著有高潔品質的人。
蘭膏:古代用蘭草煉成的油脂,可點燈。
化外:指不受教化的地方,這里可理解為超脫世俗之處。
壺中:有仙境之意,也可表示內心的境界。
此詩可能創作于寺廟之中,當時佛教文化盛行,詩人可能是僧人或對佛教有深刻感悟之人。在寺廟日常修行中,看到佛殿中燈油,由此引發對覺悟、傳承等問題的思考,從而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圍繞佛教的覺悟與傳承,以象征手法展現精神追求。其特點是意境超脫,語言典雅。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體現了當時佛教文化對文學創作的影響。
口除飲啖合長緘,人物當前評品難。世胄紳衿多系械,里兒屠博盡彈冠。輕猱底用教升木,猘犬由來憎佩蘭。為語人間箕與接,佯狂未必獲身安。
癡想歸來老逸民,鄉邦變亂孰曾經。狂童當面能為盜,儒者修身轉近刑。且廢詩書習椎魯,便拋田宅耐飄零。等閑失馬家無恙,一任呼牛身得寧。
維新方頒均田制,去古誰敦同井情。犬吠雞鳴非樂土,鼠牙雀角盡愚氓。頭銜一例寵無賴,腹誹居然罪老生。沮溺猶應無處隱,往年動輒說歸耕。
由來饑飽各安天,益寡裒多孰浪傳。北陌南阡難割肉,東鄰西舍動揮拳。千鈞銖兩非吾擇,九折康莊只自前。卻悔早為歸隱計,人間丘壑老無權。
在昔登舟日,鬢發如黑絲。解纜西塘側,繁霜入鏡垂。
豈其苦奔波,有懷空自知。川谷遠無梁,虎豹踞路歧。
驚魂怵難定,夢里返江涯。心折飽憂畏,駭浪復無時。
回首頓三秋,電光閱弈棋。朝來驅羸馬,春風面上吹。
履穿厭冰雪,又看芳樹枝。寧不思遠道,遠道力已疲。
既老休徵逐,往事安可追。曉日鳴乳鳩,燕語影差池。
大化本無停,物理遂所私。古有赤松游,高蹤慕茹芝。
湖邊竹木隱層巒,
好是湖光向晚看。
回首一行南去雁,
月明天遠不勝寒。
風雨落花天。綠漲平川。長堤一帶柳含煙。九十春光容易老,哭煞啼鵑。
孤冢倍堪憐。蔓草荒田。古來豪杰盡長眠。身后不知誰吊我,掩卷凄然。
夫子由來岳降生,盛稱官長是神明。
四郊雨足亭徵喜,五載冰心水比清。
菊逸芳流秋節晚,棠甘芾逐歲華榮。
海東士女金思鑄,萬古千秋不朽名。
去年此日,桂花影里,好句坐秋陰。
今年此日,桂花何在,欹枕一秋心。
卷簾還起,何來明月,窺夢到孤衾。
半秋勻染,已深深、潮長鎮難禁。
萬里晴沙夕照西,
此心唯有斷云知。
年年數盡秋風字,
想見江南搖落時。
重陽啼別妾悲秋,迢遞秋心寄遠愁。天際紙鳶吹斷線,回頭空憶此風流。
隔紙屏風畫紫驪,與卿得見實難期。一劑黃蘗兼紅豆,苦殺相思只為伊。
千山渾一氣,撥著即淋漓。
靜到極深處,閒來行汲時。
僧嘗猶待濾,猿掛始能窺。
別有真香意,崖邊花自垂。
三生炙手權門者,
此日趨炎態未除。
汝自燃臍何所恨,
可憐遺臭入詩書。
九州何地最銷魂,一夢揚州恨曉云。
六代江山謝車騎,千秋詞賦鮑參軍。
城經蕪后青天古,樓自迷藏白日曛。
贏得朝朝喚愁處,酒波如海污紅裙。
落葉飄飄,秋江清淺。
烈士相逢,干戈不展。
言多去,道轉遠。
若將湖比鏡,湖光鏡不如。
若比醉中人,脫身墮太虛。
禹圖無人私半畝,糧供國用尚難敷。九原墾辟髑髏碎,五夜耕耘手足痡。大稔偏多農茹草,偕亡安得后來蘇。老夫貪作刺時句,且趁饑腸轉轆轤。
浣盡緇塵西笑無,老依畎畝送居諸。農忙應為饋壺簞,儒腐猶堪飽糲粗。草市江居原不有,桐棺墨葬且無須。家抄身戮眼中夥,一例豪奢禍所都。
一匝人間夕又朝,晚來依舊滿間寮。
疏分霜葉秋容淡,細點征帆別思遙。
澹澹欲隨城角盡,明明還帶酒旗飄。
迷藏慣匿西樓影,不似春愁不肯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