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傳道者且游落星院
風立沙根膚粟頑,冷涵星石水灣灣。
登舟欲濟軒窗底,扶檻政疑圖畫間。
云拭山容蒼玉障,日浮江面紫金環。
回頭五老相招我,林友無嫌夜扣關。
風立沙根膚粟頑,冷涵星石水灣灣。
登舟欲濟軒窗底,扶檻政疑圖畫間。
云拭山容蒼玉障,日浮江面紫金環。
回頭五老相招我,林友無嫌夜扣關。
風在沙灘邊勁吹,讓人皮膚起粟,寒冷包裹著星石,江水彎彎流淌。登上船想要渡河,仿佛置身軒窗之下,扶著欄桿真懷疑自己在圖畫之中。云朵擦拭著山的容顏,像青色玉石屏障,太陽浮在江面,如紫金環閃耀。回頭看五老峰在召喚我,山林中的朋友不要嫌棄我夜里來叩門。
次韻:按照別人詩的韻和用韻的次序來和詩。傳道者:人名。落星院:在今江西星子縣南。膚粟頑:皮膚因寒冷而起粟。政:通“正”。五老:指廬山五老峰。林友:山林中的朋友。扣關:敲門。
具體創作時間不詳,推測是詩人與傳道者同游落星院時,按照傳道者的詩韻和用韻次序創作此詩。當時詩人可能被落星院周邊的山水景色所震撼,有感而發。
這首詩主旨是描繪落星院周邊的山水風光,突出特點是景色描寫生動形象,富有畫面感。在文學史上雖不算有重大影響,但展現了詩人的寫景才華和對自然的熱愛。
寒垣提劍欲從誰,邊草年年只早衰。
烏鳥私情愁日短,雁門書札嘆秋遲。
新為夫婿逢秦女,自寫佳人入楚詞。
旦夕彩衣還侍養,一雙飛作鳳來儀。
朱明啟律草初齊,翠甸尋芳酒并攜。鞭影入林金鐙側,香塵滿道紫騮嘶。芹芽綠轉溶溶水,蕙葉晴披曲曲堤。佛日已隨春日去,慈云長傍野云低。樂游剩有濠間想,往事應悲李下蹊。寂寞名園惟蔀屋,諠囂岐路閱輪蹄。居人共說施行馬,野燐曾驚照鼓鼙。荒沼久虛蛙一部,空梁猶有燕雙棲。未聞華表丁為鶴,祇見桑顛午報雞。飐飐麥秋飛蛺蝶,垂垂槐露噪螗?。明霞忽散天邊綺,綵筆誰書葉上題。象緯上千璇極北,軒車長騖玉溝西。但能身健尊常滿,莫問花遲鳥不啼。晝喜文明辰在璧,名兼吏隱客聯奎。螭頭雄視文中虎,麟角光搖紙尾鹥。度曲笑翻紅芍藥,分枰爭賭墨狻猊。且將歲月隨萍梗,肯信圭璋雜甑窐。白墮止堪澆磊磈,黃封休倩洗污泥。積薪且莫嗟疲戟,媚灶寧知學病畦。滿座盡投青玉案,攔街遙唱白銅鞮。生憎變響鸮爭椹,怪底移封蟻上梨。塵世總憐身是夢,豪華何用氣如霓。看山正喜同拄笏,把臂還須再杖藜。千載風流原我輩,一時公事付癡兒。
拋卻功名后。莽生涯、惟憑詩酒。懶把文章傳后世,只喜尋花問柳。又何論、金章紫綬。醉里年華狂態在,看諸公、觸熱人間走。杯在手,眉休皺。
消盡英雄豪氣否。想當時、長辭簪笏,大開笑口。小謫須知蓬島客,偶向紅塵羈逗。應自笑、煙霞痼久。只嘆江淹才若此,抱云和、未向王門奏。剩仙館,桃如舊。
跳梁小丑竟何為,志士倉皇殉節奇。
此日花溪陳俎豆,他年麟閣看須眉。
曾隨父老迎褒詔,又殿枌榆賦挽詞。
自古英雄酬一劍,承先況復有佳兒。
送我歸舟水一篙,
更攜佳語贐吾曹。
暮云真作江東去,
不復沅湘誦楚騷。
舟繞蒼崖轉碧津,
層層云樹畫屏新。
分明便是桃源路,
底事無花不見人。
圯橋進履氣恬然,
胯下王孫事亦傳。
一作神仙一功狗,
論人須到蓋棺年。
九日不能飲,呦呦覺胃寒。
妻孥勸把盞,萸菊正堆槃。
懶極久成病,年高終鮮歡。
道人嫌服藥,心息自相安。
半生云水恣遨游,覽勝重登百尺樓。
疊嶂遠排晴漢出,寒潮遙帶夕陽流。
鐘聲隱約聞吳越,簾影依稀拂斗牛。
喚起悲秋懷古恨,斷鴻嘹嚦滿滄洲。
又見枝頭紅雨飛,近來事事與心違。
椿萱老去悲何極,手足離多信亦稀。
異地情懷人悵悵,故園花柳夢依依。
那堪回憶當年境,一覺黃粱是也非。
竟到陰陽各一天,
草心堆里獨長眠。
憑棺稱謂聲聲咽,
再與兒孫半面緣。
古貌宛休公,談真說苦空。
應傳六祖后,遠化島夷中。
去歲朝秦闕,今春赴海東。
威儀易舊體,文字冠儒宗。
留學幽微旨,云關護法崇。
凌波無際礙,振錫路何窮。
水宿鳴金磬,云行侍玉童。
承恩見明主,偏沐僧家風。
萬事年來即罷休,心縈云水尚追求。草堂早晚投君宿,紙帳蒲團不用收。
菊叢稍稍敷金蕊,蕎麥芃芃放雪花。榆柳繚墻蒼靄密,誰知中有隱人家。
白頭幕府尚崎嶇,南畝歸休盍早圖。滍上山川要佳句,安排風月待相如。
舍南舍北盡云山,此處躬耕有底難。社飲雞豚好鄰里,一杯相屬百憂寬。
馬蹄逐逐走埃塵,官府寧容自在身。夜宿南溪孔居士,青燈相對話悲辛。
愛君檐外蕭蕭竹,翠干扶疏一樣齊。莫道此君無俯仰,驚風墜雪亦須低。
端居終日少逢迎,佳客時來一座傾。不見諸郎事弦管,幽窗唯有讀書聲。
肝膽未應分楚越,高曾元共水云鄉。愛君善作離騷語,清警殊非俗肺腸。
仲尼道德高千古,老子微言冠百家。馀澤風流俱擅美,那云玉樹倚兼葭。
吾黨從來跡易親,只緣同是個中人。滍川魚鳥渾相識,來往沙頭肯厭頻。
擘麝添香,分泉試茗,窗外竹聲敲晚。薄暝簾櫳,猶有細蟬輕燕。池塘畔、幾日西風,早瘦了、藕花一半。更禁他、素綆銀床,蕭蕭落葉暗蛩滿。
悲秋誰似宋玉,聊借筒杯送酒,綺懷同遣。試讀新詞,可要素箏低按。憶桐花、小閣燈涼,無奈是、吟秋人遠。剩今宵、譜入琴絲,曼音和漏轉。
一代頭銜署逸民,
千秋事業未沈淪。
山川尚足供吟詠,
大隱何妨在海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