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通講師五偈 其四
一昨書來約見過,遲留行李未成那。
梨黃棗赤秋如許,發白眉龐老奈何。
相伴采薇云膩襪,不嫌伐木雨濡蓑。
對床默默香搖篆,霽月夜窗懸女蘿。
一昨書來約見過,遲留行李未成那。
梨黃棗赤秋如許,發白眉龐老奈何。
相伴采薇云膩襪,不嫌伐木雨濡蓑。
對床默默香搖篆,霽月夜窗懸女蘿。
前幾天你來信約我前去相見,我因行裝耽擱未能成行。如今梨子黃了、棗子紅了,秋天已然這般模樣,我頭發變白、眉毛稀疏,年老力衰又能如何。我愿與你相伴,在云霧繚繞中采薇,即便伐木時被雨打濕蓑衣也不在意。我們相對而坐默默無言,只有香篆的煙縷搖曳,雨停月出,女蘿懸掛在夜窗之上。
一昨:前些日子。
遲留:停留、耽擱。
成那:成奈何,即成行。
龐:雜亂。發白眉龐指頭發變白、眉毛稀疏,形容年老。
采薇:相傳周武王滅商后,伯夷、叔齊不食周粟,隱于首陽山采薇而食。后以“采薇”比喻隱居不仕。
膩襪:形容云霧繚繞如沾濕襪子。
濡蓑:打濕蓑衣。
篆:香篆,一種盤香。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中可推測,當時應是秋季,詩人收到友人通講師的邀約,但因行裝之事未能前往。詩人可能處于一種感慨時光流逝、向往閑適隱居生活的心境中,故而寫下此詩。
這首詩主旨圍繞未能赴約、感慨年老以及向往隱居展開。其特點是意象豐富、意境清幽,情感表達真摯。在文學上體現了詩人對生活的感悟和對友情、隱居生活的追求。
秦家女,吳家婦。東風吹折連理樹,霜摧樹枯凜如故。吳氏子,秦氏兒。東風吹長寄生枝,但令枝盛何足悲。兒能成名孫復顯,吳家鼓吹迎旌典。五十馀年影語身,青燈白發不知春。九泉下見夫君面,猶是當時執手人。
久作雙林客,仍參五葉禪。愿深能化俗,行苦更隨緣。坐處苔生石,行時杖出泉。但持心印在,莫問幾燈傳。
鏡中已失舊時容,懶問春來白與紅。君為花愁成獨醉,馀醅何惜命鄰翁。未許酴醾浪得香,殿春時出一枝芳。從他百卉隨風舞,獨立晴天試艷妝。黃云看即變成秋,春事馀寒得少留。此去浣花猶遠在,誰人能為作遨頭。
大姑與小姑,認郎已如故。若道夢隨郎,儂亦曾知路。
湖上雪,銀礫散奩華。黃竹歌殘山夜月,瓊林玉墜鏡臺花。沙雁泣悲笳。梅竹畔,粉蕊落輕紗。柳葉不分張黛巧,絮團還繞謝簾斜。白屋萬人家。
金鳳花開紅落砌。簾卷斜陽,雨后涼風細。最是人間佳景致。小樓可惜人孤倚。蛺蝶飛來花上戲。對對飛來,對對還飛去。到眼物情都觸意。如何制得相思淚。
故廬今茂草,新構羨茅茨。久慕泉石約,空令猿鶴悲。一廛端可共,三徑復誰期。會結忘年友,歸云茹紫芝。
來自青松翠竹關,秋風吹帽醉醒間。紛紛遮眼塵如海,拈起毫端又說山。
清流城外讀書莊,舊隱詩書歲月長。玉署歸來春正永,松門溪水落花香。
翻階蛺蝶戀花情,容華飛燕相逢迎。誰家總角歧路陰,裁紅點翠愁人心。天窗綺井曖徘徊,珠簾玉篋明鏡臺??蓱z年幾十三四,工歌巧舞入人意。白日西落楊柳垂,含情弄態兩相知。
腐儒安得識天顏,咫尺丹門曙色寒。貔虎摩肩趨甲仗,要荒搏顙奉衣冠。詔頒書籍勤中使,樂侑珍羞進大官。似汝才華知不忝,早陪鶴駕侍金鑾。
元勛袞袞畫云臺,開國侯王半草萊。周覬新亭名士淚,孔融北海故人杯。連兵吳楚東南震,傳檄幽燕鼓角哀。記取陳橋推戴日,安然須仗出群才。
滇池波平鷗群飛,翩翩猶帶萬里饑。羨爾城市為洲渚,心憂網羅枝何依。金馬玉堂如棄瓦,投食狎鷗雕欄下。回首海上本無機,古來敵國舟中者。紅嘴剝啄白羽輕,公子鬢斑雪衣明。巴山巫水那得見,鑒人唯有滇池平。
謫居何處好逍遙,仁里深深遠市囂。夜色滿簾湖上月,秋聲到枕海門潮。上林鹓侶空相憶,南浦鷗群苦見招。覆載無私天地德,暫容閒散在漁樵。
東風吹水綠粼粼,小漱清寒入齒齦。萬里流邊濯雙足,恐行五嶺涴晴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