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 其三一八
野云半肩,寒雪一顛。
海樹珊瑚月,巖松琥珀年。
眼合覓不見祖,心空初不留禪。
森羅萬像縱橫說,相與證明輸我然。
野云半肩,寒雪一顛。
海樹珊瑚月,巖松琥珀年。
眼合覓不見祖,心空初不留禪。
森羅萬像縱橫說,相與證明輸我然。
肩上似扛著半片野云,頭頂好像覆蓋著一層寒雪。海邊的樹在月光下如珊瑚般美麗,山巖上的松樹歷經歲月如同琥珀般珍貴。閉上眼睛尋覓卻不見祖師的蹤跡,內心空明最初也不留下禪的痕跡。森羅萬象都在縱橫訴說著禪理,相互印證起來倒不如我這般自然。
半肩:形容野云好像搭在肩上的樣子。
一顛:指頭頂,這里說寒雪好像覆蓋在頭頂。
珊瑚月:月光下的樹如同珊瑚般美麗。
琥珀年:松樹歷經歲月,如同琥珀般珍貴,寓意時間長久。
祖:祖師,禪宗的前輩高僧。
禪:禪宗的教義、理念。
森羅萬象:指宇宙間的各種事物和現象。
此詩為宋代僧人正覺所作。正覺倡導默照禪,這首詩應是他在弘揚禪法過程中,為禪人及化主寫真時所作。當時禪宗發展興盛,不同流派相互交流碰撞,正覺通過詩歌表達自己對禪的獨特見解和修行感悟。
這首詩主旨在于闡述禪的境界和感悟,強調內心的空明與自然。其突出特點是運用自然意象來表達禪理,意境深遠。在文學史上,它是禪宗詩歌的代表作品之一,對于研究宋代禪宗思想和文學創作有一定的價值。
蘭橈縵轉傍汀沙,應接云峰到若耶。
舊浦滿來移渡口,
君見漁船時借問,前洲幾路入煙花。
柴門草舍絕風塵,空谷耕田學子真。
泉咽恐勞經隴底,
唯有胡麻當雞黍,白云來往未嫌貧。
縉云詎比長沙遠,出牧猶承明主恩。
城對寒山開畫戟,蕭索庭槐空閉合,
舊人誰到翟公門。
詔書征拜脫荷裳,身去東山閉草堂。
閶闔九天通奏籍,
今日卻回垂釣處,海鷗相見已高翔。
長江極目帶楓林,匹馬孤云不可尋。
遷播共知臣道枉,北闕九重誰許屈,獨看湘水淚沾襟。
藩籬小鳥何甚微,翩翩日夕空此飛。
只緣六翮不自致,獨立雖輕燕雀群,孤飛還懼鷹鹯搏。
自憐天上青云路,歲月蹉跎飛不進,羽毛憔悴何人問。
繞樹空隨烏鵲驚,少年挾彈遙相猜,遂使驚飛往復回。
不辭奮翼向君去
秋風落葉正堪悲,黃菊殘花欲待誰。
水近偏逢寒氣早,
自笑不如湘浦雁,飛來即是北歸時。
千秋萬古葬平原,素業清風及子孫。
旅櫬歸程傷道路,儒行公才竟何在,獨憐棠樹一枝存。
露冕新承明主恩,
山城別是武陵源。
花間五馬時行縣,
知到應真飛錫處,
因君一想已忘言。
東山訪道成開士,南渡隋陽作本師。
了義惠心能善誘,
多謝清言異玄度,懸河高論有誰持。
孤石自何處,對之疑舊游。
氛氳峴首夕,蒼翠剡中秋。
迥出群峰當殿前,雪山靈鷲慚貞堅。
一片孤云長不去
淮南搖落客心悲,涢水悠悠怨別離。
早雁初辭舊關塞,惆悵恨君先我去,漢陽耆老憶旌麾。
傳聞闕下降絲綸,為報關東滅虜塵。
壯志已憐成白首,持法不須張密網,恩波自解惜枯鱗。
山鴝鵒,長在此山吟古木。
嘲哳相呼響空谷,巴人峽里自聞猿,燕客水頭空擊筑。
山鴝鵒,鳴相逐,啄殘粟,食不足。
青云杳杳無力飛
迢迢此恨杳無涯,楚澤嵩丘千里賒。
歧路別時驚一葉,
他日山中逢勝事,桃源洞里幾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