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鏡二首 其二
明明非淺亦非深,何事癡人泥影尋。照見大千真法體,不關形相不關心。
明明非淺亦非深,何事癡人泥影尋。照見大千真法體,不關形相不關心。
愛山無術住家貧,晚曳長裾傍主人。
七十老親拋菽水,二千長路逐風塵。
瞻云望月懷三徑,種藥移花嗟一春。
援筆謾題形語影,及時收取自由身。
史氏循良傳,儒家果藝科。
土荒耕老少,海近販人多。
古有寧馨語,今無于??歌。
縣知新令尹,琴調得民和。
煙云莽莽對窮秋,六代雄豪見古丘。
萬里長波東赴海,千年閑客獨登樓。
山川冥漠天難問,運數推移地莫留。
終信東南多王氣,浙中今是帝王州。
懿德遐齡世所尊,濃薰班馬到諸孫。
疏榮花誥加宏邑,賜第蘭階侈異恩。
了了三乘言外趣,如如一性定中存。
魚軒應向西方去,知在蓮花第幾根。
伶俐不如癡,從來我亦知。
才吟詩好日,便是命窮時。
鼠笑瓶無粟,蝸嫌壁有碑。
五行修得否,髭鬢已絲絲。
滿面瘡痍瘢,胸中一泓雪。
醒吟鶴背風,醉臥鷗邊月。
不賣嚇鬼符,不試{熝/匕}金訣。
笑問舊蓑衣,秋來添幾結。
占得文房一丈強,地幽雖夏亦清涼。
瓶花誤倒水侵案,書葉亂掀風滿床。
薜長密藤遮半壁,桐分疏影出低墻。
客來莫道無祗待,只啜茶甌卻味長。
道在穹壤間,如日照萬國。淳干再中天,斯文荷申錫。
惟時朱夫子,一柱擎天力。勉齋妙心傳,月印寒潭碧。
東野正始音,絕唱未易續。昕庭萬言對,珠璣燦盈掬。
一麾壓南州,寒谷回春燠。煌煌漳水珠,照燿昆山玉。
美哉巽齋守,杰構捐金錢。橫經踞臯比,冠劍來三千。
賢侯揭新扁,偉觀還當年。孰能踵公武,名蓋東南天。
經畬望有秋,譬彼田舍翁。學道猶學醫,百脈期疏通。
立身尚名節,峻峙千仞峰。勉哉蹈前修,毋與流俗同。
時賢多以刻為明,撫字催科鮮并行。
聞舊吏民皆向化,喜新令尹不求贏。
察簾外事非中道,立路傍碑亦近名。
莫比尋常貴公子,長官清若一書生。
誰向南園剪膩云,膽瓶微浸兩枝春。
一家姊妹紅裝束,千種精神粉淡勻。
只有低昂分大小,更無妍巧可儔倫。
綺窗書僻渾無耐,喚取渠儂作上賓。
莊周一妄誕,丘明一浮夸。
兩都繡春英,三京組朝霞。
楚騷哀靈均,??賦凄長沙。
律以素王經,春蛙與寒鴉。
當年梁武造佛寺,子云飛帛書蕭字。
李君得字煨燼中,建立小室有深意。
如今靜室傍花巖,此室比心為一致。
峰巒底里著軒窗,明月清風為誰至。
三千世界闊如許,雜遝喧囂鼎方沸。
銅爐添穗坐結趺,更倩白云鎖蒼翠。
審問方知道,冥行易失岐。
每因貪徑捷,多致落嵚巇。
浪謂途言惑,先由己意移。
知津要端的,直造始無疑。
大哉易畫包犧生,鳥跡科斗相繼永。
六體中間亦湮昧,次仲楷到鐘王精。
獻捷之表最近古,莊正如持干戚舞。
黃庭字字能通神,強弓千挽筋力均。
寶書遙遙名不朽,正法歐虞遠能守。
后生不作諸老亡,睹君筆法得仙手。
況君變格睨逸少,秋霽憑高森晚照。
須知伯英到極工,中存楷則方入妙。
我初不識君,見君石上文。
從今便著青眼視,王謝庭前佳子弟。
才能素所喜,喜極為君歌。
君今弱冠不可那,更后十年當君何。
拂石坐秋綠,寓目山之陽。
有白類積雪,誰放前村羊。
冗蹄求一飽,寒草嚼峁藏。
日晚山下路,西風吹稻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