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陳景明尚書赴召四首 其二
鼎軸今虛席,憂勤軫我皇。蒼生思起謝,丹詔急徵黃。風欲回三代,恩難私一方。愿公攄遠業,吾道倍輝光。
鼎軸今虛席,憂勤軫我皇。蒼生思起謝,丹詔急徵黃。風欲回三代,恩難私一方。愿公攄遠業,吾道倍輝光。
天馬曾聞獅子名,
戲揮金粉落房精。
今朝笑得逢良父,
半幅鵝溪自解鳴。
芙蓉巷里木犀門,
霞佩香風縞袂溫。
何事欲攀塵外契,
也容河鼓過天孫。
侵晨盥櫛起,爽氣隨涼飆。
曳杖踏露草,不覺路已遙。
水清出沙嘴,煙白橫山腰。
致爽列群岫,不待西山招。
山路沿陂陀,晚云指霮?。
夕陽下平野,影在飛鳥背。
近郭見村墟,歸人紛負戴。
遠聞呼牛聲,雜出煙林外。
茅屋三五椽,低與樹影配。
樸俗樂晨桑,小市足鮭菜。
即此亦羲皇,何分古今代。
行行就人煙,不警村犬吠。
讀書乃一癖,我亦不自知。
坐書窮至老,更欲傳吾兒。
吾兒復當傳,百世以為期。
君看北山公,太行尚可移。
立朝無幾去安之,信是先生素不羈。
自謂何妨行我法,誰能稍勸合時宜。
蠻中子舍歸偏早,海上神山約未遲。
從此祥刑成往事,岱云徠竹費相思。
山風飄白云,油然滿庭戶。
呼童下筠簾,白云飛不去。
山頭涼雨過,一夜溪聲急。
向曉下藤床,開門飛泉入。
數間茅屋。荒原悄、紆回樵徑幽獨。半竿斜照亂鴉啼,早隴頭歸牧。
點幾樹、丹楓似簇。空林墮葉聲聲續。喜野老忘機,共領略、清泉白石,閑伴麋鹿。
入畫范緩倪迂,柴門雙掩,靜對千尺飛瀑。繩床高臥聽秋風,問何榮何辱。
漫料理牛衣。凝寒未到深溪谷。倩濁醪、消長夜,醉里生涯,悠然良足。
薄宦悽悽歲屢遷,可堪時跡漫多邅。
天涯浪說人為日,眼底其如夜似年。
塞馬由來忘失得,海鷗應許共流連。
云山珠水知何處,不斷飛來到枕邊。
撫序屬蕭森,緘情慕婉變。
迢迢谷水陽,嘯侶愜微眷。
塔院跡未湮,書臺勝堪玩。
永懷南國紀,似愧東曹掾。
成都誤因依,壯武枉論薦。
遂蒙酪奴譏,終軫鶴唳嘆。
朅來奠莼羹,蘭植信幽贊。
徘徊吊古余,畢景下叢灌。
從知才患多,庶幾性能繕。
圍燈蟲語秋,斷籟集虛聽。缺月掛檐牙,開門雨初定。
荒陂蹄跡亂,落葉埋行徑。默念云中僧,敲冰炊破甑。
茅庵無寸土,系在蘆圌柄。日月如博投,晨昏唯一枰。
霜空倦鶻還,澹澹數峰暝。我夢墮泬寥,林寒一聲磬。
倦客羈游日。荒城魯殿渾非昔。不遠御橋,西畔去,是老臣遣宅。見無限、殘陽衰草凝秋色。有亂馀、野老猶能識。道頹垣廢井,多是舊時遺跡。
我祖多奇績。十年佐理聲名溢。日墮星沉,天地暗,指微軀何惜。想當日、孤臣壯志堅如石。到而今、遺血猶凝碧。向霜晨月夜,時有忠魂出沒。
祭鼓鼕鼕野廟,茅茨小小人家。
水際數株榆柳,籬邊幾陸桑麻。
草徑別通村墅,柴門祇對河塍。
老婦自安雞柵,小兒解守魚罾。
石禪寒到骨,
松雪照清眸。
此道如山重,
難將一臂酬。
花信東風第幾回,
蕭條門巷老蒼苔。
漢宮盡有新鉆火,
無分傳將一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