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庵樂事
人間最美安心睡,睡起從容盥漱終。七卷蓮經爇沈水,一杯湯餅潑油蔥。因循默坐規禪老,取次拈詩教小童。炕煖窗明有書冊,不知何者是窮通。
人間最美安心睡,睡起從容盥漱終。七卷蓮經爇沈水,一杯湯餅潑油蔥。因循默坐規禪老,取次拈詩教小童。炕煖窗明有書冊,不知何者是窮通。
孔孟宗師心中的,回由評品手持衡。
至剛大勇本來有,由義居仁熟處行。
說到孤忠推自孝,輒拚一死肯偷生。
此篇此語令人醒,夜半青燈看到明。
金泥滑滑濺雕鞍,虔走禋祠謁宰官。
積雨水添湖面闊,久陰云護嶺頭寒。
妨收是處田家苦,開霽何時后土干。
現出日光須佛力,少令憂國寸心寬。
自囘山中來,泉石足幽弄。
茶經猶掛壁,庭草積已眾。
拜先俄食新,香凝云乳動。
心開神宇泰,境豁謝幽夢。
至味延冥遐,靈爽脫塵控。
靜語生云雷,逸想超鸞鳳。
飽此巖壑真,清風愿遐送。
族老今為海內憐,清名多是布衣傳。
一封表乞從師郡,千里神寒覓句年。
水鏡照人前日政,雨絲吹旐別時船。
離家憶值梅初白,梅未成陰失此賢。
殼堅于石,色白于雪。仁在其中,香味清絕。
況之松子,格韻度越。庭前柏樹,視此亦劣。
松柏著土,其子乃結。此仁無根,更何所著。
松柏有種,有枯有活。此仁無種,生生不滅。
天不能災,人不能伐。吾欲令此仁普徧廣博,吾欲令此仁取之不竭。
家家具足,可采可擷。人人圓成,可咀可嚼。
初無奧旨,亦無秘訣。不假思量,何勞論說。
個中渾全,了無分別。仰見高山兮,石洞之穴。俯此清泉兮,萬古不涸。
柳南矯矯蛟龍騫,古詩古文高入天。奉試詞場三十年,柳度夜夜魁星躔。
集英殿下聽臚傳,唱在第十眾所冤。天豈恨汝月蝕篇,罰使獨吟瘴海邊。
中州近年栽木綿,春寒秋熱氣已偏。我心憂國身甚便,編排失手安足言。
敵窺淮漢蹂兩川,君相不得高枕眠。古人度嶺悲南遷,今人度嶺如登仙。
端溪溪闊山無煙,長腰米白鯽鯇鮮。山媼采蕉蜑采??,羽檄不警徭賦蠲。
黨碑諸賢昔往還,人士盡識洛水源。廣文下馬春風前,升堂講書鼓鼘鼘。
遠方朋來笈在肩,再拜愿預弟子賢。中庸大學玄又玄,商盤周誥非雕鐫。
燈花兩簷陳俎籩,一一口說手注篇。霜毫之筆云濤牋,墨香瓦滑不受研。
下巖古坑石柿填,千夫秉炬入戽泉。镵出一片紫玉磚,色如馬肝鵒眼圓。
得之酬直不論錢,乍是對客寒無氈。
六十四卦,惟謙純吉。
九四大臣,居位以德。
滿則易敧,盈兮斯食。
惟謙下人,不違天則。
此則伊何,元無損益。
澄然太空,秉心惟一。
明哲保身,神所輔翊。
持此?謙,與宋無極。
日之出矣,其光融融。
鳳之鳴矣,其聲雝雝。
鳴于何所,于彼梧桐。
鳳兮鳳兮,和樂沖沖。
匪鳳匪桐,在君子之躬。
敬而遠,親而疎。
明鑒靈腑,善定鎖銖。
凌霄高而眾峰拱,海嶠聳而蟾影孤。
子歸就父,吾不識渠。
松間石上聽流泉,看盡云歸宿鳥還。
夕殿焚香春院閉,暮鐘沈響月階閑。
非干獨往輕遺世,自合離群靜掩關。
林境翠深煙樹合,正堪高臥縱疎頑。
甘得眠云復飲冰,此翁不獨擅詩名。
山深難避蒲輪召,陛遠聽扶藜杖行。
老去報君心轉切,年來守局夢頻驚。
有時湖上看垂釣,只憶磻溪溪水清。
世間萬事盡筌蹄,塵外工夫好者希。
大道精通元自在,旁門淺陋謾多岐。
六年鐵冶勞經畫,九轉金丹默受持。
歸去小溪溪上坐,要求消息在嬰兒。
沉沉漢殿曉煙迷,燕雀輸他取次飛。
爰把丹衷吐骨鯁,且甘白飯與魚肥。
意循天理可無忤,豈料人心各有機。
日薄西山予未死,當留此語待公歸。
非德不尊,非道不明。爰取斯義,以名吾亭。
亭在山巔,氣象巍然。山從何來,蜿蜿蜒蜒。
我坐亭上,極目一望。群峰畢朝,尊無與抗。
我撫亭下,萬狀難寫。一一分明,入我盞斝。
有時攜筇,偕二三朋。莫知我心,獨撫孤松。
一壑蕭然萬里間,此身落得似云閑。
蹁躚野鶴身同逸,來往樵人語不關。
瑤草茂時春淡蕩,亂溪交處水潺湲。
偶懷知己攜琴去,十里松風未出山。